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时间:2022-08-21 08:59:50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高效的数学课堂,应该是学生畅所欲言的课堂、自由活动的课堂、自主探究的课堂。为实现高效课堂,数学教师应该寻找数学活动的最佳途径和方法,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乐于探索研究的学习品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给不同的学生都带来成功的愉悦,以获得学生的个性发展。

一、激发兴趣是创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能否对数学产生兴趣并且能自觉去钻研,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建和谐、生动、自然的学习情境,千方百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教师应有意识地将现实生活中数学素材渗透于教学中,学生学习起来才会避免枯燥无味,才会产生亲切感和浓厚的兴趣。直观趣味和知识实用不仅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兴奋的状态下进入学习的佳境,放下包袱,学有所得,而且能激励他们养成勤于观察的良好习惯。例如:在学习“角的认识”这一课时,“角是一个端点引出的两条射线”,这个概念的描述不易理解,非常抽象。在教学时可做如下描述:“盛夏,酷暑炎热,人们都习惯在树下纳凉,孩子们在树下荡秋千。(出示荡秋千图)瞧,老师来了。”(师摆臂作走路状,并挂出示意图:手臂与身体成一个角。)这时老师立即一转话锋,进入主题:“手臂这一摆,秋千这一荡,就是一个数学概念。”这时,学生兴趣正浓,一定会想:摆臂、荡秋千怎么会同数学概念连在一起呢?此时此刻,思维的火花不点自燃。

二、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是高效课堂教学的保证

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现行教学中传统色彩仍然较浓,课堂上教师往往居高而下,采取“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学生看”,“教师写,学生抄”的做法,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在师生关系中,老师一直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学生的个性难以得到张扬。在课堂上,教师不能摆着师尊的架子,语言应该友善亲切,态度应该和蔼可亲,一改自上而下的传授方式,无论是讲授知识还是与学生交谈,辅导学生时,都应充分尊重和热爱学生的一切需要,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教师要善于用放大镜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表扬和鼓励为主。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允许学生向老师提问质疑,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心情舒畅,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使之个性得到释放,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三、高效的教学行为是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关键

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是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数学是有生命的数学,数学课堂也应是有智慧的课堂。实践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行为,需要教师追求生成与预设的和谐统一。教学具有预设性与生成性双重特性,教学预设指教学主体的筹划和设计活动,它是整个教学活动的起点和指南。

例如我在教《解直角三角形》的第一节起始课《锐角的正弦》中进行了如下设计,主要环节如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在升国旗仪式上,张三站在离旗杆底部10米远处,目测旗杆的顶部,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34°,并已知目高为1米.然后他很快就算出旗杆的高度了。你想知道张三是怎样算出的吗?

通过这个问题的设置,引导同学们发现身边的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尝试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去解决。从而产生认知冲突,对所学新知识产生好奇。

(二)观察实验,探究新知。

探究一:在RtABC中,∠C=90°.∠A、∠B、∠C的对边分别用a、b、c来表示. 分别解答下列问题.并通解答,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和你的小组同学交流一下。

1.若∠A=30°,a = 2, 求 c=___,=___;

2.若∠A=45°,a = 2, 求 c=____, =___;

3.若∠A=60°, a = 2, 求c=――, = ____。

探究二:在探究一中我们发现∠A的度数均为特殊角,若将其改为一般的锐角,刚才我们的发现还成立吗?

探究三:通过几何画板的帮助,我们得到结论:当∠A的度数固定不变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也保持不变,你能否运用已经学过的几何知识加以解释?

(三)总结提升,获取新知。

启发:我们曾经学过函数的概念,哪位同学能够描述一下什么叫函数?然后让同学们对照函数的定义判断在刚才的发现中是否有函数关系存在?如果存在,请指出自变量和因变量。

总结:这种函数关系是我们以前没有遇到的,它是一种三角函数关系,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研究的是锐角三角函数中的一个――锐角的正弦(板书课题)。

(四)实际演练,运用新知。

1、已知:在RtABC中,∠C=90°,AC=4,BC=3,则sinA= ________, sinB= ________;

2、已知,在ABC中,CD是AB边上的高, CD=12, AD=9,BD=5,sinA=______,sinB=______ , sin∠BCD= _______;

习题的设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引导了学生发现一些求锐角三角函数的方法,帮助学生发现一些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这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也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四、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是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途径

练习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形成熟练的技能和技巧,而且对学生智力发展和能力提高起着重要作用。巩固练习要遵循以下几点:

(1)练习要有目的性,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

(2)练习要及时,使学生对当堂所获得信息反复循环,实现记忆层次的转化(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3)练习要有层次性。设计做到由易到难,既有坡度又有跨度;设计既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又要有拓展性的问题设计,要提供优秀学生的发展空间。

(4)练习要多样化,注重基础变式题;精心设计判断、选择题;实现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等等。及时反馈,现场纠错,实时评价,实施激励。

总之,高效课堂教学的本质在于高效,主阵地在课堂,要真正实现高效课堂,教师必须科学理解高效课堂教学的真谛和内涵,应该积极的探索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积累经验,形成新的理念,踏踏实实做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追求每一节课的高效,才能帮助学生更轻松地学好数学。

上一篇:小学数学课堂改革之策略 下一篇:新课改下高中政治教学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