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者教育观念的转换

时间:2022-08-21 11:46:31

高校教育者教育观念的转换

一、教育观念的定位———“主体”为非“客体”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是主体间对话的活动,而非仅仅是“主体”对“客体”的教导,有的研究者把这种观念归纳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平等自主”理念,并进而指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交互性,……彻底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灌输的定式,……体现了受教育者的高度自主性,体现了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存在”。因此树立主体性教育观念,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即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要运用主体性教育观念,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创造性和自主选择性,把青年大学生看作完整的具有自主意识的个体,让大学生逐渐学会“自我负责、自我监督”,正确地发挥和运用自己的自我意识,使大学生在网络世界里以及日常生活中,形成思想政治素养上的自觉意识,在正确的方法和习惯的基础上学会调控自我,在积极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主动改造主观世界,为走进社会,参与社会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育者的角色定位———“伙伴”而非“权威”

网络时代,让教育者不再是信息的主导和价值观念的权威,当前的大学生可以在网络中从不同的角度对信息的真相进行甄别和了解,并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感受作出价值判断。这对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靠正面宣传和观念引导来形成价值观的主导和塑造形成了一种挑战。如果高校教育者依然以一副“权威”的姿态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的引导和塑造,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甚至有可能激发大学生的逆反心理,从而强化其对负面信息的掌握。高校教育者与大学生建立一种“伙伴”关系就是教育者以一种平等的心态走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去,从学生的角度去体会他们的思想变化,而不是仅仅从自己的学习背景和生活阅历对大学生的行为随意评价和判断。网络世界的兴起,大大促进了青年主体意识成长(主要体现为自我意识的增强、民族意识的深化、成长意识的发展等方面),推动了青年个性人格的丰富,引发了青年思维方式的创新。网络对大学生的这些影响促使教育者在教育观念上必须转变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伙伴”,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教导者”。从一个“伙伴”的角度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不能怎么做,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三、教育者教育方式的改变———“对话”而非“灌输”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非常重视“灌输”方式的应用,从实践的效果看,这种方式对于社会思想舆论和价值导向的引导起到了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从现实层面来看,其存在地位依然不能被动摇,“改革开放与现代化进程的实践证明,培育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仍然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灌输。”这里谈教育者的教育方式由“灌输”向“对话”转变,并非是否认“灌输”的作用,相反,是在坚持“灌输”的原理下,对这一理论的灵活运用。高校教育者与大学生的“对话”指的是教育者尊重大学生应有的话语权,在与大学生平等对话的基础上共同达成价值取向上的共识的一种教育方式。当然教育者与大学生在知识背景和人生阅历上的差异使这种对话只有在共同的语境中才能得到实现。“这就要求教育者主动构建与受教育者知识背景和生活背景相适切的思想政治教育场景,使得双方有可能相互理解对方的解释并对此发表自己的见解,才有可能通过对话最终达成‘协商的共识’。”网络为这种对话提供了可能,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平等对话,大学生思想上的波动就可以得到及时的发现,并在“协商”中达成一致。

四、教育者对教育内容的认识———“生活”而非“知化”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主要通过大学生识记和掌握一些相关的理论知识来实现,但这只是一些知识化的知识,即所谓的“知化”。尽管这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片面强化这种培育模式,很容易导致学生思想和行为上的不一致。要达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解决的办法只有靠教育者转变传统的以知识习得为主的教育观念,转为面向生活进行教育,用生活来进行教育,这也正是当前生活育德教育思想的核心所在。本质上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是以生活世界为背景的,生活世界的冲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和源泉。大学生网络生活的虚拟性和开放性使其思想上所受到的冲击和波动是前所未有的,会通过网络与社会进行广泛的接触,社会生活中的许多冲突和矛盾会对大学生的思想造成极大的冲击,这是在书本上所学习的知识无法全面解释这些冲突和现象,也进一步的激发大学生对理论的怀疑和叛逆心理,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明显的主要原因。教育者只有主动适应和接纳网络世界的一些交流方式(如Email、QQ、博客、聊天室等),并在这些交流中及时地察觉大学生思想冲突的集中点,才能适时地给予这些交往以思想道德方面的文化支撑,做好隐性规范的传递与正面价值的引导。由于网络平台的特性,使大学生在上面暴露出来的思想道德方面的问题更加真实和普遍,这就要求教育者必须积极主动地渗透到大学生的网络生活中,使日常教育更具针对性。

五、教育者教育目标的确立———“育人”而非“授知”

从根本上来说,高校教育的知识传授和育人是一体的,并不是割裂的两面,而且所有教育过程都是为育人服务的,培养真正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但当前高校教育普遍存在注重传授知识,忽视了大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关注。当前部分大学生的厌学情绪或者对社会的不认同感应该来源于此,而网络却为大学生提供了身心舒展的地方,信息的便捷和交流的无障碍使部分大学生往往沉溺于网络世界不能自拔。鉴于此,高校教育者的教育目标只能落实到“育人”上来,要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这也正是新时代教育活动的精神落脚点。大学生的发展方向更多的指向未来,一个国家大学生的发展态势完全可以看到这个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命运。要“成材”必先“成人”这样的理念应该切实地成为所有高校教育者的内心信念,并始终地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这种理念的落实就必须关注大学生的生活世界、心理世界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更应该积极地在网络的渗透中,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和网络平台,把大学生当作拥有自己话语权的平等主体,通过对话增强大学生对主流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认同,这种认同应该是“协商基础上的共识”,而非传统的“控制下的共识”,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理念在网络时代的体现。

作者:陈燕浩单位:重庆文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上一篇:初中生物的提问技巧 下一篇:初中生物有效教学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