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阅读教学问题研究

时间:2022-08-21 10:47:29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问题研究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阅读课堂教学,要求教师能够以开放的姿态有创造性地使用阅读素材,易于接纳学生的新思想,不断地对教学进行思考。同时,教师会利用新的信息,重新思考既定教学决策的结论与判断;激活课堂的动态生成,提升阅读的生命价值,从而使阅读课堂教学更有效率、更富生命力。

关键词:反思;反思性教学;阅读课堂

一、教学前的反思,是进行有效阅读教学的前提

1.教学前对教学目标的反思:通常包含认知、情感和技能目标等。有效的英语阅读课堂,其目标设置也是多元化的。

2.教学前对教学内容的反思。教学内容不等同于教材内容,教师不能过于依赖教材,应对教材及时进行调整或加以艺术处理,以此来优化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是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是否善于寻找新知识的“生长点”也是我们反思的地方。

3.教学前对教学过程的反思。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教材和学生实际,考虑选择和运用各种合适的课堂教学模式,并选择最优化的教学策略,还要重视导入和结尾。

二、教学中的反思,激活阅读课堂的生命力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进行及时、自主地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课中反思表现为教师自我检查、自我校正和自我强化。而这一过程又是通过“问题―尝试―反思―新问题―调整―反思”得以展开和实现的,贯穿始终的是教师的“反思”。

1.反思文本素材的内涵,梳理阅读教学的脉络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特别要注意的是,这一环节的板书应精心设计。教师应通过板书绘出文章的脉络,同时也应考虑到利用巧妙的板书设计为下文的总结和复述作好准备。

2.反思学生思维的火花,挖掘阅读文本的潜质

教师应积极营造亲切和谐的气氛,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他们掌握阅读的方法。把点拨、启发、引导、激励留给自己,把阅读、领会、体味、品位、感悟还给学生,努力做到“书”让学生自己读,“问”让学生自己提,“情”让学生自己抒,“话”让学生自己说,“写”让学生自己评。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大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创造性,同时还应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情感体验,作好分层引导和分层对话。

3.反思阅读环境的营造,提升阅读教学的生命

阅读环境是指物化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层面。在教学过程中,物化环境的营造可以借助与文本相关的图片、必要的body language、激励性的评价等,引发了学生的兴致。如在学习Hosting a charity show一文时,恰逢我校一位学生因家庭经济贫困而面临辍学的困境。于是我率先在班里组织了一次a charity show。活动由学生策划运作,一切的准备工作忙碌而充实。这一节课学习的知识也许很快就被忘掉了,可是这份感动一定会永远留在每一位同学的生命记忆中。

三、教学后的反思,促进有效阅读教学的升华

1.反思一节课中最得意的细节

可以将教学实践中自己感受深刻的、达到预期效果最好的细节记录下来。如:别开生面的导入新课、由浅入深的提问、承上启下的过渡、画龙点睛的小结、举一反三的练习设计、别出心裁的电教手段,标新立异的板书等,这些都是教师在教学中的“得意之作”或被称之为“闪光镜头”,是教学研究的宝贵资料。

2.反思一节课中有失误的细节

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影响课堂教学动态变化的因素很多,教师往往难以完全把握好每一个细节,教学实践中难免有疏漏之处。如教学内容安排不妥,重点和难点不够突出,教法选用不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练习手段缺乏趣味性,偶发事件临场处理不当等等。教师应当客观地面对,并进行理性思考,从主观上寻找原因,起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作用。

3.反思一节课中意料之外的、有创意的细节

课堂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之间思维的发展以及情感的深入交流,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种“灵感”,需要及时去捕捉记录下来,在经过“精雕细琢”的加工整理后就会不断改进,发展和完善自己的教学。

4.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真正实现了学习目标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情景的创设是否有效果?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否合理、科学?问题的提出是否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是否有价值?有没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才能是否得以发掘?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

5.反思教育教学是否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因为不断的反思,让我敢于怀疑自己,突破自我,学习研究别人的长处,在理念上找差距,在教法上找差异;也正因为教学反思,激发了我的教学智慧,使我能不断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表达方式,体会创造的喜悦。更重要的是,通过反思让我不断优化教学,不断地在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王蔷.《英语教师行动研究》[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上一篇:论初中英语情感教学法的应用 下一篇: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指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