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流动儿童区域文化适应及其对城市适应的影响

时间:2022-08-21 08:57:58

北京流动儿童区域文化适应及其对城市适应的影响

摘要 为了探讨流动儿童区域文化适应的特点及对其城市适应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区域文化适应问卷和城市适应问卷,对北京市7所中小学的992名流动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流动儿童人际观念适应困难显著高于生活方式适应困难;(2)流动儿童文化适应、文化认同和城市适应均在家庭经济状况、年级、来京时间、性别、学校类型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3)流动儿童城市适应与文化适应有密切的联系,区域文化适应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城市适应。

关键词 流动儿童 区域文化适应 城市适应

分类号 B844

1 问题提出

跨文化适应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初期的美国,80年代以后,研究方法不断丰富,研究范围、层次、视角不断扩大,产生了很多的理论。文化适应包括跨文化适应和区域文化适应两种,跨文化适应主要指移民或留学引起的,即不同国家文化之间的适应,区域文化适应在我国主要体现在城乡文化之间的适应。

区域心理学是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对不同历史区域、地理区域、文化区域、生态区域人群的社会认知、社会态度、社会性格、民族心理展开系列的文化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心理学分支,而中国城乡区域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则是区域心理学目前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领域,目的在于揭示个体或群体在城乡两种亚文化背景中心理活动的普遍规律,以其获得文化学和心理学两方面的意义。随着人口的流动,流动儿童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不容忽视的群体,2005年人口调查显示,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流动儿童在当地儿童的比例已经接近1/3。他们的城市适应和文化适应的问题也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目前国内一些研究发现流动儿童适应难的现状与城乡文化的差异有密切的关系。

刘杨的研究指出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可以分为心理适应和社会文化适应两部分。冯邦等调查表明,流动儿童进城前期有语言交流的困难,风俗习惯(包括卫生习惯、居住格局、节日差异)的不同也是流动儿童适应困难的一大原因。李红婷等从城乡差异和教育的角度将流动儿童城市适应困难的表现归结为城乡语言文化的差异、城乡生活环境的差异、城乡生活习惯的差异、城乡家庭教育的差异和城乡学校办学条件的差异几个方面。程仙平在对进入公立学校读书的流动儿童进行研究后提出,公立学校的流动儿童因文化的差异造成了融入新环境时的很多困难。王琳娜通过案例分析和调查研究,总结出了以下三种农民工子女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自卑感强烈、缺乏自信、性格孤僻、自我封闭、行为偏激、缺乏自控。

在探索流动儿童文化适应困难的影响因素方面,不同的学者也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刘曙东在研究城乡文化差异时提出城乡文化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差异:外在文化景观和基础设施的差异、文化样式的差异、文化心态的差异。巩在暖等对北京市城乡结合部212名农民工进城子女进行问卷调查和16名农民工进城子女进行半结构访谈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下几个影响因素:户籍制度与身份认同、城市教育对非户籍人口的排斥、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及收入、父母及家庭的社会网络、父母与儿童的交流情况等。

对于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研究者们提出了两个较为突出的观点,一个是过程论,另一个是变量论。过程论指出了流动儿童城市适应会经历兴奋与好奇、震惊与抗拒、探索与顺应、整合与融入四个阶段。变量论指出了流动儿童城市适应标准总体来说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心理适应,二是社会文化适应。

从上述研究可知,城市适应包含区域文化适应是显而易见的,比如上述变量论中包含了社会文化适应的成分,但从文化的角度进行城市适应的心理学研究甚少,大部分研究关注的是歧视、家庭教育、教育安置方式等因素,因此,本研究试图从文化的角度进一步研究其对城市适应影响,重点探索文化适应对城市适应的预测作用。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本研究的被试来自北京市7所中小学,其中,2所公立学校(一所小学、一所中学);5所打工子弟学校。学生来自29个省份,年级分布从1年级到8年级,共有992流动儿童。其中,男生517名,女生475名;未转过学的270人;转过学的722人;出生在北京的181人,出生在外地的811人;独生子女243人,非独生子女749人。

2.2 研究工具

2.2.1 文化适应问卷

本研究采用的文化适应问卷根据Ward和Kennedv的社会文化适应量表自主修订,主要参考的文献有Colleen Ward和Aml Rana-Deuba、Colleen Ward和Antony Kennedy、袁晓娇和方晓义等发表的论文。通过对SAS(Socioculmral Adaptation Scale简称SAS)因素分析得出20个题目,通过修订,文化适应问卷包括生活方式适应困难和人际观念适应困难两个维度,包括在城市文化中生活所需要的行为,如“习惯北京的食物”、“和北京当地的儿童交流”等,要求被试从“容易”到“困难”进行3点评定,得分越高则适应越困难。两维度α值分别为0.804和0.677,信度在可接受范围。量表经探索性因子分析发现,生活方式适应困难各题目的因子载荷在0.371-0.728之间,人际观念适应困难各题目的因子载荷在0.360-0.657之间,两因子的累积解释率为33.74%,可见,量表的结构效度在可接受的范围。

2.2.2 城市适应问卷

本研究还采用了城市适应问卷,该问卷是由方晓义教授等根据流动儿童城市适应发展阶段理论,编制了流动儿童城市适应量表,该量表是针对流动儿童编制的,由四个维度组成:兴奋与好奇、震惊与抗拒、探索与顺应、整合与融入,由48道题目组成。四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16、0.738、0.801、0.822。为了验证城市适应量表的结构效度,本研究用结构方程建模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得到了四因子有相关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表明,数据与模型拟合良好:X2/df=2.16,NNFI=0.92,CFI=0.915,GFI=0.91,AGFI=0.90,RMSEA=0.05。

3 研究结果

3.1 流动儿童文化适应特点

3.1.1 文化适应量表两维度均值比较

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流动儿童的文化适应在人际观念适应困难上显著高于生活方式适应困难(均值差0.24425,t=22.804,p

3.1.2 文化适应在年级上的差异

将1~3年级分为第一组,4~6年级分为第二组,7~8年级分为第三组。F检验发现,文化适应各维度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均值的多重比较结果显示:在生活方式适应困难方面,第一组均值显著大于第二组、第三组;在人际观念适应困难维度和文化适应总分上,第一组显著大于第二组和第三组,第二组显著大于第三组。该结果可以说明,随着年级的升高,流动儿童越来越能够适应北京的文化。

3.1.3 文化适应在来京时间上的差异

将来京时间0.5~16年分为三组:0.5~5年为第一组,6~10年为第二组,11~16年为第三组。F检验发现,文化适应在来京时间上也存在显著差异。两维度及总分均值的多重比较结果为:第一组大于第二组,第二组大于第三组,并达到显著水平。可见,随着来京时间的增长,流动儿童文化适应及其两维度上的适应越来越好。

3.1.4 文化适应在家庭经济状况上的差异

将家庭收入500~10001元以上分为三组:500~3000元为第一组,3001~6000元为第二组,6001~10000元及以上为第三组。F检验发现,文化适应在家庭经济情况上也存在着显著差异。均值的多重比较结果显示:生活适应困难方面,低收入组比中、高收入者有更多的困难,后两组没有显著差异,而在人际观念适应和总的文化适应方面,随着家庭收入的提高,流动儿童越能够适应。

3.1.5 文化适应在性别上的差异

文化适应在性别上的差异检验表明,生活方式适应维度上存在0.05水平的显著差异,男生在生活方式适应上较女生更困难,在人际观念适应维度和总体适应上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

3.1.6 文化适应在学校类型上的差异

经独立样本t检验,文化适应在公私立学校上存在显著差异。由上表结果可见,公立学校的流动儿童较打工子弟学校的流动儿童在两个子维度和总分上都更好,更容易适应北京的生活。

3.2 流动儿童文化适应与城市适应的关系

3.2.1 文化适应与城市适应的相关分析

经相关分析检测,城市适应各维度与文化适应各维度均有显著相关(见表6)。

3.2.2 流动儿童个人、家庭、社会等因素及文化适应对城市适应影响的回归分析

分别以兴奋与好奇、震惊与抗拒、探索与顺应、整合与融入、城市适应总分为因变量,以年级、收入、学校、性别、年龄、来京时间、转学次数、父亲教育程度、母亲教育程度为预测变量进行回归分析(见表7):

第一层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级越高、私立学校、来京时间越长,兴奋与好奇越少;女生、来京时间越长、转学次数越少,震惊与抗拒越少;年级越高、私立学校、母亲教育程度越高,探索与顺应越少;年级越高、收入越低、私立学校、来京时间越短、转学次数越多、父亲教育程度越低,整合与融入越少;收入越高、公立学校、来京时间越长、转学次数越少,城市适应总体更好。

为了进一步了解文化适应对城市适应的预测作用,在流动儿童个体、家庭、社会等因素对城市适应的预测作用基础上,再分别以文化适应及其各维度作为预测变量,以城市适应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

从第二层回归分析结果可见,在控制流动儿童个人、家庭、社会等因素的情况下,加入文化适应两维度后,解释率为0.324,即它们共能预测城市适应32.4%的变异量,R2在四个维度和城市适应总体均有提高,城市适应总体的解释率提高了0.185,兴奋与好奇维度的解释率提高了0.14,震惊与抗拒的解释率提高了0.132,探索与顺应维度的解释率提高了0.07,整合与融入的解释率提高了0.141(见表中R2),说明文化适应对城市适应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尤其在震惊与抗拒、整合与融入两维度。由表7可见,生活适应越困难,兴奋与好奇越多;生活适应困难的流动儿童震惊与抗拒越多;人际观念适应容易的流动儿童探索与顺应越多;生活适应容易、人际观念适应容易的流动儿童整合与融入越多;生活适应容易的流动儿童城市适应更好。

4 讨论

4.1 流动儿童文化适应特点

本研究表明,北京流动儿童的文化适应在人际观念适应上较生活方式适应更难,但来京时间对文化适应困难总分和人际维度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因此随着来京时间增长、年级的提升、对北京的熟悉、生活经验的累积,流动儿童表现出适应状况转好的倾向。

流动儿童的文化适应呈现出性别差异,性别对生活适应困难维度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即女生文化适应更容易,男生更困难,究其原因,可能是源于男女生本身的差别,女生一般较灵活,更能接受新事物,因此可能更容易适应北京的生活。

流动儿童的文化适应还受到学校类型的影响,学校类型(公立1、私立2)对文化适应困难及其两维度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即就读公立学校的流动儿童文化适应更容易,公立学校的流动儿童各方面的文化适应明显好于就读打工子弟学校的流动儿童,这与孙晓莉的研究结果相符合,原因可能在于公立学校的流动儿童更容易接触北京当地的儿童或成人,有更多的机会与他们交流。

流动儿童的文化适应还受到家庭收入情况的影响,家庭收入、父亲教育程度对文化适应困难及其两维度都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收入高的家庭流动儿童文化适应得更好,这也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原因可能在于收入高的家庭生活、消费、娱乐各方面更接近北京当地的儿童,也可能因此减少自卑感,更乐于与当地人交流,从而更好得适应北京的生活。

此外,研究还发现,父母的教育程度对流动儿童的文化适应也有影响。父亲教育程度对文化适应困难及其两维度都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即父亲教育程度越高,文化适应越容易;母亲教育程度对文化适应困难总体和人际维度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即母亲教育程度越高,文化适应和人际观念的适应更容易。原因可能是教育程度高的父母,对流动儿童的文化适应有更多正确的指导,使他们正确地理解北京与老家的文化差异。

4.2 流动儿童城市适应及与区域文化适应的关系

本研究结果显示,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状况受家庭经济情况、学校类型、性别、年级、来京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结果发现,年级越高、私立学校、来京时间越长,兴奋与好奇越少;女生、来京时间越长、转学次数越少,震惊与抗拒越少;年级越高、私立学校、母亲教育程度越高,探索与顺应越少;年级越高、收入越低、私立学校、来京时间越短、转学次数越多、父亲教育程度越低,整合与融入越少;收入越高、公立学校、来京时间越长、转学次数越少,城市适应总体更好。

本研究还发现,流动儿童文化适应可以预测城市适应的状况,符合前人提出的文化适应是城市适应一方面的理论,符合研究的假设。在流动儿童个体、家庭、社会等因素对城市适应的预测作用基础上,再分别以文化适应及其各维度作为预测变量,以城市适应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可见,在控制流动儿童个人、家庭、社会等因素的情况下,加入文化适应两维度和文化认同后,R2在四个维度和城市适应总体均有提高,说明文化适应对城市适应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5 结论

(1)流动儿童人际观念适应困难显著高于生活方式适应困难。

(2)流动儿童文化适应在家庭经济情况、年级、来京时间、性别、学校类型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3)流动儿童城市适应与文化适应有密切的联系,区域文化适应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城市适应。

(责任编校:刘在花)

上一篇:江西省可持续发展状况的生态足迹分析 下一篇: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豌豆中的微量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