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豌豆中的微量元素

时间:2022-08-25 11:57:35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豌豆中的微量元素

摘要:豌豆(Pisum sativum)是一种应用广泛的中药材。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豌豆中Cu、Zn、Mn、Fe等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豌豆中Zn含量最高,达到5 907.11±0.97 mg/kg,Fe、Cu、Mn元素含量也较丰富,该结果将为阐明豌豆的药用和保健功能提供参考。

关键词:豌豆(Pisum sativum);微量元素;原子吸收光谱法

中图分类号:R2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8-4492-02

豌豆(Pisum sativum)别名胡豆、戎菽、回鹘豆、毕豆等。因其苗柔弱,弯弯曲曲,故名豌豆。豌豆嫩时呈青绿色,老时则是麻斑花色。豆苗柔弱,枝攀援缠绕,有须。叶像蒺藜叶,两片对生。三四月间开花,花呈淡紫色,豆荚长3.3 cm,果实圆润。豌豆具止下泄痢疾,除呕吐,治消渴功效,可调眼养身,益中平气,催乳汁。其汤可祛除邪毒心病,解除乳石毒发作,去除痈肿痘疮[1]。通过对豌豆中微量元素的测定,将为研究其药用价值提供借鉴和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豌豆样品购于江西省宜春市凤凰菜市场。

分析纯盐酸,购于国药试剂有限公司。Cu、Zn、Mn、Fe标准溶液,购于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去离子水自制。

1.2 仪器

TAS-99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FS1604型电子分析天平(上海精科公司生产);箱式电阻炉(天津华北实验仪器有限公司);AKRY-UP-1824型艾柯超纯水机(成都康宁实验专用纯水设备厂)。

1.3 方法

1.3.1 标准溶液的配制 按表1配制各标准溶液。

1.3.2 前处理 样品用自来水洗净泥沙等杂质后,用去离子水冲洗3~5次,常温下晾干,于105 ℃烘干至恒重,装入洁净容器中备用。准确称取一定量豌豆样品于洁净蒸发皿中,在电炉低温灼烧后,于400~550 ℃的箱式电炉中灰化,至无黑色碳粒,取灰化产物冷却至室温,加2 mol/L盐酸溶液溶解,洗净蒸发皿,合并溶解液和洗涤液,去离子水定容至100 mL,待测。

1.3.3 测定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各元素,仪器条件见表2。按该条件分别测定空白、标准工作溶液和样品溶液。以吸光度A对浓度C(μg/mL)作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扣除空白值后,求出样品中各元素含量。以D=C×3δ/A求出检出限,其中D为相对检出限,单位mg/L;C为待测溶液的浓度,单位mg/L,δ为空白溶液测量的标准偏差,A为测试溶液的吸光度值。

2 结果与讨论

2.1 前处理方法

采用2 mol/L盐酸溶液处理样品,得到无悬浮物和沉浊物的无色澄清溶液,样品处理效果较好。

2.2 测定方法评价

按1.3.3同时测定各元素的吸光度值,回归方程、相关系数、检出限及线性范围,结果见表3。

该方法准确度,回收率结果见表4。

2.3 豌豆中微量元素的测定结果

测试条件(表2)将标准溶液和处理好的待测样品溶液,分别在对应的工作条件下测定吸光度。对样品重复测定3次,计算各元素的含量,豌豆中微量元素的测定结果见表5。

3 小结

Cu为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为血浆铜蓝蛋白、超氧化歧化酶,细胞色素C氧化酶等的构成要素,对造血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对骨骼及结缔组织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2,3]。Zn能维持机体的正常发育,可提高白细胞功能,使血小板凝集功能降低,还可促进DNA、蛋白质的合成,有促进生长发育,促进伤口愈合等各种功能[4]。Mn主要存在于垂体、肝胰脏和骨的粒线体中,为多种酶的组成部分;Mn还参与体内的造血过程,促进细胞内脂肪的氧化作用[5]。Fe是生物体内含量最丰富的微量元素之一,同时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血液中输送氧气和交换氧气的重要元素[3]。

豌豆是我国常用蔬菜,对其含有的微量元素的种类和含量有必要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比较可知,豌豆中有益元素Cu、Zn、Mn、Fe含量较高,特别是Zn含量达到5 907.11 mg/kg,从元素含量上看,豌豆具有药用和保健的双重功效,该结果可作为豌豆的临床应用量化依据,并可为深入研究其确切的药理作用提供一定参考。

参考文献:

[1] 张 浩,崔述生.本草纲目通俗读本[M]. 呼伦贝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5.

[2] 刘 临.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金花葵中微量元素[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8,25(4):27-29.

[3] 李万立,罗海吉.微量元素铜与人类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8,25(1):62-65.

[4] 陈 凡.锌对心身病的诊断和治疗[J].新药与临床,1992(2):117-118.

[5] 邹桂欣.微量元素锰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1997,4(9):10-12.

[6] 袁晓玲,应惠芳,梅光泉.微量元素铁及铁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模拟化学[J].微量元素与元素健康研究,2005,22(6):59-61.

上一篇:北京流动儿童区域文化适应及其对城市适应的影... 下一篇:音频检测西瓜成熟度的噪声消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