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之对策

时间:2022-08-21 06:12:57

谈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之对策

摘 要: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梦想,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希望,有了高效的课堂,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同时也减轻了教师的工作压力。追求高效课堂要了解学生,了解学生个性,了解学生原有认知基础,了解学生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做到因人而教;追求高效n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自学能力;教学策略;挖掘潜能

一、追求高效课堂要了解学生,做到因人而教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工作的实践使我们深信,每个学生的个性都是不同的,而要培养一代新人的任务,首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这种差异性。”

1.了解学生个性

大多学生的个性是在学习中他们最爱得到老师的夸奖,因此,经常开展一些小型竞赛活动,可激发其学习兴趣,增强其竞争意识。

2.了解学生原有认知基础

任何人在学习新知识时,旧知识总是要参与其中的,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知,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科技含量,也消除了课堂上的无效空间,减少了学生的学习障碍。比如,在讲解新的数学概念时,教师应尽可能地从实际中引出理由,使学生了解这些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应用于生活实际,从而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同时,教师也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自己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中提炼出数学理由,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实际理由。

3.了解学生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和有针对性的进行团体学习辅导和个别学习辅导,搞好提优补差工作。

二、良好的自学能力是高效课堂的坚强后盾

对于小学生来讲,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深思、学会发现、学会创造,掌握一套适应自己的学习策略,做到在任何时候学习任何一种知识时都能“处处无师胜有师”。为此,教师有必要更新观念,研究数学的智慧,分析数学的策略,努力使学生像数学家那样去学习、去深思、去发现、去应用、去创造数学知识。

在教学中,教师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预习时教师要有预习的提纲,让学生带着理由去预习,特别是低中年级的学生,这样学生在预习可以有的放矢,还可以把自己不懂的地方记录下来,上课时带着这些理由听讲,而对于在预习中已弄懂的可以比较一下自己的理解与教师讲解之间的差距,还可以想一想自己看理由的角度与老师是否相同,如有不同,哪种好些;课后复习――学生可先合上书本用自己的思路把课堂内容在脑子里像放电影一样“过”一遍,然后自己归纳出几个“条条”来。同时,教师还应加强对书本例题的剖析和推敲,因为课堂内老师讲的例题尽管数量不多,但都有一定的代表性。教师要研究每个例题所反映出的原理,分析解剖每个例题的关键所在,深思这类例题还可以从什么角度来提问,把已知条件和求解目标稍作变化又有什么结果,解题中每一步运算的依据又是什么,用到了哪些已有的知识,这类题还可以用什么策略求解等。

数学教学的关键不在转变数学知识本身,而是要转变学生的学习观,教给他们学习的策略,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与自觉钻研数学的习惯,学生将终生受益。教师要不断地将学习数学策略化纳入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让学生明白“授人以渔”的道理。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是高效课堂的保证

我们知道,学生是正在发展中的人,学习新知时所具有的能力就是学生的潜在能力。因此,在所有智力正常的学生中,没有潜能的学生是不存在的。课堂教学的关键就是要拓展学生的心理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思维,充分发挥其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是就个体学习的内在的质而言的,关键是看自我在学习活动和学习行为中的角色地位与表现。与之相对的是“被动学习”“他主学习”或“机械学习”。

心理学研究表明,好问和好奇心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求知欲的表现。而随着岁月的延续,往往有许多的儿童的这一方面的天性都被我们教育者扼杀了,那就是把许多有理由的小嘴教成了没有理由的哑巴才是最可怕的事,因此我们教师要善于利用儿童这份天性,想方设法让学生学会把学习过程中有价值的疑难理由提出来。由于学生间存在着个别差异,在发问时,学生往往不能说到关键之处。这时,教师应以激励为主,消除学生的惧怕心理,激发他们发问的热情。如果遇到学生没有理由或提不出有价值的理由时,教师应有意识地与学生互换角色,提出关键理由,同时发挥小组合作精神,让学生自由言论,尝试解答。久而久之,学生能够养成一种善于深思、勇于提出自己想法的习惯,这对学生学习新内容、研究新理由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如果不给学生提供独立深思的机会,只是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走,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说出正确的解题策略,虽然这样可以比较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但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养成惰性。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深思机会,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努力发展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学生在认识所学的知识、理解所学知识的同时,智力水平也不断提高。

四、构建媒体型学习模式,追求高效课堂

使用多媒体与数学教学相结合,对教师来讲,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要完成比原先更多的教学任务和目的。利用信息资源,可以节省教师的备课实践;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加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等。对学生来讲,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要学到比原先更多的东西。利用网络资源,学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取大量的教学信息,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学生多种感官并用,加快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随着教育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在一些难点理由的突破上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课堂教学实践证明,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种高层次、高效率的现代教育手段,把它运用到数学教学中,不仅能有效的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数学计算能力和拓展数学思维策略等智力素质,同时像情感因素、心理素质和精神品格等智力因素也得到相应的发展,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以全面的发展和提高。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为学生的空间想象创造了。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理念下,有效的数学教学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教师必须具备有为学生一切发展的思想,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乐学、学会、会学,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通俗地来说:有效数学教学策略就是教师如何优选确保在单位时间内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途径和教学措施。

上一篇: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下一篇:提高年轻体育教师课堂教学组织的方法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