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节的CT诊断研究

时间:2022-08-21 03:49:21

肺结节的CT诊断研究

摘要:肺结节的医学定义为在胸片和CT诊断图像上、肺野内直径

关键词:肺结节;CT诊断;新进展

1 肺结节的形态学特征

结节的大小结节以及其直径与肺结节的恶性概率有着比较大的相关性。国内有相关研究发现直径≤5mm的肺结节恶性发生率非常低,大约在1%左右,而直径在5~10mm的肺结节直径的恶性率大约在6~28%,而直径>20mm的肺结节直径的恶性率就相对较高,达到64~82%,可见肺结节的直径越大,其恶性率就越高[1]。空泡征主要是以瘤直径

细支气管充气的征象通常是与肿瘤的生长方式相关,在CT诊断上比较典型的征象主要为病灶内管状气体影,长短各不相同,有分支的想象。细支气管充气被认为与细支气管肺泡癌相关。细支气管充气征具有特征性,但是并不是完全的肺癌特异性的表现[4]。小结节征在CT诊断主要显示为聚集成堆或者是互相融合的颗粒型病灶,其主要的病理基础为肿瘤组织堆积式生长或伴有病灶内肺小叶阻塞性不长以及炎症,被充气肺组织所衬托。分叶征其病理基础为肿瘤不同部位的不均匀生长或受支气管、血管阻挡所导致。分叶处于肿瘤生长活跃的部分,分叶越深就越具备恶性征象[5]。国内有相关研究将根据分叶的形态学表现分为4型,并且认为结节边缘光滑或者接近光滑,没有明显分叶的I型对于良性病变的特异性比较高。胸膜凹陷征系肿瘤对于胸膜的直接浸润及播散或者脏层胸膜随增厚回缩的小叶间隔被牵向肿瘤所导致。研究表明周围型肺癌胸膜凹陷征的内容物为水,但是胸膜没有增厚粘连[6,7]。国内相关研究认为采用MSCT、HRCT检查,结合三维重建图像并且进行多方位成像观察能够完整的显示出征象[8]。

2 肺结节的血流动力学特征

肺结节的动态CT增强扫描在近些年来被很多相关研究者通过CT增强扫描来评价肺结节的良恶性,并且也被证实是一种比较有效的鉴别诊断方法[9]。大部分研究者认为强化

3 肺结节的生长

代谢特征成倍增长的时候,也就是结节体积增长1倍所需要的时间是作为判断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根据目前的医学公认的大于2年没有明显生长的结节就可以认为良心结节,恶性结节的倍增时间大约在20~400d。国外有相关研究表明,恶性结节的中位倍增时间大约为117d,并且将500d作为恶性倍增时间的上限。但是也会出现例外的情况,国内有学者研究结果发现,细致气管肺泡癌的倍增时间可能1700d[13,14]。

4 新技术在肺结节的诊断和应用

计算机辅助诊断技术系统的普遍使用能够利用其计算机软件系统,对图像进行分析和处理,并且通过自动测量、分析和诊断。有相关研究表明采用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对于肺结节的恢复、形态、纹理以及空间等方面的特征进行提取,并且根据提取到的特征使得肺结节的检测率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15]。Marten等以螺旋CT上的135个结节作为研究对象,得出了结果为计算机辅助诊断明显提高了结节的检出率,并且还能够有效降低假阳性率,并且还能够有效弥补不同诊断者在小病变和无血管附着的结节检测上的能力差异,CT三位体积测量是一种计算机辅助诊断技术,现在已经广泛运用到了临床诊断上,这种技术能够有效的将实性结节以及周围的肺组织进行有效的分离,并且自动计算结节的体积以及三维的最大直径,这样就能够计算出结节的倍增时间以及体积的增长率[16]。PET-CT在肺结节诊断上的应用PET-CT利用肿瘤细胞对于葡萄糖的社区明显增加的特点,采用氟代脱氧葡萄糖作为显像剂对肺结节进行代谢显像,在临床上通常使用半定量分析方法,也就是依据标准摄取值来描述以及比较组织的FDG摄取程度。有相关研究对肺癌和良性病例进行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更有意义,如果出现延迟显像SUV不变或者下降的现象就支持良性病变。采用延迟显像的方法显著降低了假阳性率[17, 18]。

总而言之,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临床CT设备都有了相应的不断改进,检测的准确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近年来新研制出来并且投入临床使用的双源CT,其临床的运用的安全性和准确性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文玉,黄勇,申洪明,等. 肺癌患者肺内小结节良恶性的CT诊断价值[J].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1, 30(11): 1604-1608.

[2]Shenjiang Li, Changcheng,et al. The optimal slice thickness of CT in revealing Iobulation of malignant 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J]. 中德临床肿瘤学杂志:英文版,2011, 1(10): 559-562.

[3]李树增. 肺内孤立结节的CT诊断[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 5(24): 98-99.

[4]鄂林宁,马大庆. 肺内小结节的影像诊断和处理[J]. 中华放射学杂志,2009, 43(3): 332-334.

[5]梁鹏,杜凡,赵美燕,等. 螺旋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对肺孤立性结节病变的诊断价值[J]. 中国实用医刊,2010(17).

[6]崔军胜. 分叶征在孤立性肺结节CT诊断中的价值[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 6(19): 37-38.

[7]陈虞梅,童林军,施一平,等. 孤立性肺结节18FDG PET/CT诊断的数学模型建立[J].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2, 18(3): 269-272.

[8]Bai, Rong-Jie, Cheng, et al. 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 comparison of 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 perfusion study with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nd microvessel density[J].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 2009, 122(5): 541-547.

[9]陈高红,胡春峰,程广军,等. 孤立性肺结节CT灌注的血流特征及应用研究[J]. 中国CT和MRI杂志,2008, 6(4): 19-22.

[10]李麦福. 孤立性肺结节病变的多层螺旋CT诊断[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4): 147.

[11]邹萍. 孤立性肺结节病灶CT诊断价值[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28): 210-211.

[12]李唯,杨州,杨欣,等. 孤立性肺结节的CT诊断[J].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1,12(3): 156-159.

[13]何敬,杨连发,雷亿成,等. 孤立性肺结节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 20(13): 1647-1648.

[14]钟秋媛,林胜芬,陈媛,等. 孤立性肺结节的CT诊断价值[J]. 健康研究,2009, 29(4): 309-312.

[15]常娜,李云,陈清亮,等. 孤立性肺结节的CT诊断研究进展[J]. 罕少疾病杂志,2011, 18(1):52-55.

[16]邓守共. 孤立性肺结节的多层螺旋CT诊断[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 14(20): 241.

[17]林惠岚(综述),李玉民(审校). 孤立性肺结节的CT诊断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 2010, 16(11): 1725-1727.

[18]徐峰,徐德祥,林晓燕. 青岛地区646例肺团块或肺结节患者影像学特征的分析[J].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2013(1): 53-57.

上一篇:财务报告内容的缺陷及改进 下一篇:我区近5年征兵体检实验室检验结果的回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