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预防医学的教学方法思索

时间:2022-08-20 10:55:00

有关预防医学的教学方法思索

预防医学以人为主要对象,以预防为主要思想进行指导,根据现代的医学知识对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进行研究,制定出能够预防人类疾病发生的措施。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预防医学在医学科学中地位越来越高。

一、预防医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预防医学教学不利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政策开发与制度建设是预防医学学科服务社会的核心功能之一。政策开发与制度建设有利于为预防医学工作者营造和拓展工作空间,有利于为公众创造良好的卫生秩序和社会环境,有利于卫生监督及管理工作的强化,从而使得卫生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合理利用得以确保。此时就要求医学从业人员必须懂得政治、历史、社会、文化、经济、管理学、生态、心理等基本知识,这样才能培养医学从业人员的全局观、预防观、环境观、服务观、群体观。

2.缺乏创新机制,不利于预防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

我国素质教育工作已经进行了很多年,也获得了很多的成果,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直都处于被动地位,很多教师还是以灌输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始终被动地理解和吸收。由此,学生的发散思维不但没有开发出来,而且还受到了阻碍,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以知识型为主,创造型人才很稀少。预防医学教学也步入了这个俗套。

3.实验课开展较少

从预防医学专业的教材来看,以验证性试验为主,设计性试验和综合性试验较少。实验基地缺乏也是阻碍预防医学教学发展的一大因素,因此,试验课基本变成了教师示范为主,学生只是依葫芦画瓢,没有主动参与试验设计的机会,不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二、加强预防医学教学具体措施

1.调整预防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

对目前预防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减少课程之间的重复,加强课程之间的联系。此外应加强预防医学课程、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的联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辟学生新的思维视角,树立起三级预防的观念。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经验,在预防医学教学中灌输相关的人文知识。在社会医学、行为医学和环境医学等的教学中,应把社会学、伦理学、行为学和法学等人文学科基本理论贯穿于预防医学教学的始终,让学生找到预防医学与人文学科的融合点。

2.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新病种的产生也是不间断的。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随着生物基因工程技术以及集约型动物饲养业的发展而变得更加紧密,在人与动物中不断广泛应用抗菌药物,从而使得致病因子变异,人们也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因此,在预防医学教学时不仅仅只是对学生知识的拓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即创新能力、紧急情况下的应变能力、对新疾病的认识能力,这也正是在以后的预防医学教学中必须重点研究的。新课程下的教学,都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对于预防医学而言,也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对课本知识进行拓展,课堂内容进行丰富,课堂气氛活跃,不断地将教学方式方法得以改进,从而使得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并且使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进一步增强。在预防医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将教材中的章节进行重新排列,总之,能够使学生的积极性被激发出来,能够提高预防医学教学质量。教师要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地体现出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讨论,在学生的广泛参与下完成预防医学课堂教学。

3.加强预防医学实习基地建设针对目前预防医学现场实习基地建设滞后的状况,应通过合理的机制和体制建立起学校和当地卫生部门的密切联系,建立长期稳定的预防医学实习基地。通过访问城乡基层卫生机构,包括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预防保健机构、乡卫生院、村卫生室等,了解我国卫生服务体制的运转情况。听取当地卫生部门领导介绍当地卫生工作现状与发展,参加具体的防疫与保健工作和传染病或非传染病的流行病调查,树立起预防医学战略思想,掌握公共卫生疾病预防及健康教育等领域的思维方法及有关学科知和技能。另外,预防医学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要不断地使自己的科研水平和综合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的能力进行提高,树立创新观念,探索出适合学生发展的、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总而言之,无论是采用哪些措施来加强预防医学教学,其目的都是为了从注重知识型人才的培养到能力型人才转变、从单一型人才向复合型人才培养转变。确保培养出来的医学人才能够符合社会的实际需要。

上一篇:中医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医治中的用途 下一篇:加强中医内科学的课堂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