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

时间:2022-08-20 05:36:11

浅谈职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

摘 要:由于我们的学生来自不同地方的初级中学,教学氛围差异性大,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兴趣上就表现为参差不齐,在教学中往往就发现有些职高学生读书的时间越久,语文学习的热情越低,进而表现出种种消极心理。结合语文教学实践,我认为其根源在于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兴趣从何而来?兴趣从学生成功的体验中来,从教师的有效激发中来。

关键词:职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激发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4-079-1

一、爱生如子,细心观察,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好奇心

由于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面的原因,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各不相同,走向职业成功的“起跑点”也各不相同。语文教学的目的就在于要使学生爱学、乐学、善学。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任何爱好如果不能触动思维、内心、灵魂就不会带来益处,教师应把每个学生引向兴趣的发源地”。 语文教师在营造宽松的课堂环境时,要从居高临下的权威走向平等中的首席,用心观察每位学生,使学生得到多一些思考的情境,多一些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自我表现的机会,从而借助学生的好奇心来提高教学效果。

二、合作学习,扬长补短,提高学习效果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实践证明,小组式合作学习明显优于个人学习,因为拥有不同智慧水平、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的小组成员各有自己的特长和优势,他们通过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交流自己的见解,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往往能够拓宽思维,激发思维的火花,从而更进一步深化对所学知识的认识。

三、调动各种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

(一)渲染气氛,创设有声有色的视听情境

视听情景令学生沉醉其中,与课文中的人物亲密接触,同喜同悲。这种方法能使学生深入课文情境,从而激起学习的兴趣。如学习《滕王阁序》时,以优美典雅的古筝曲《渔舟唱晚》导入课文,让学生在筝曲中去想象这如诗如画的江南胜境,从而体会其人在景中,景中有人的韵致。鉴赏《林黛玉进贾府》时,不妨先听几句越剧唱词:“天上掉下个林妹妹……”通过特殊情境所形成的情感辐射力来使学生关注课文,自然而然地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与他们同呼吸,共命运。

(二)创设激疑导思的问题情境

正如特级教师钱梦龙所讲:“先问一些比较易懂有趣的问题,让学生尝到解决问题的乐趣,然后逐步加大难度。这样,同学们就好似登山一样,过了一个高峰,又有另一个高峰在自己的面前了,于是他们登高的兴趣会越来越浓,课堂气氛也就越来越活泼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最大限度地发扬民主,创设一个激疑导思的问题情境,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在此过程中使他们养成好问的习惯,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探究精神。

如学习《雷雨》,可以提出“人性的复杂和多变”这一问题让学生思考;教《祝福》,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读了《祝福》,我认为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大家能否在对课文的研读中证实老师的观点呢?

学贵有疑。“疑是思之端”。 教师在教学中应允许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对那些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提出的问题,应多鼓励、多启发、多帮助,决不能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使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得以保护,提问的兴趣得以激发,成功的动机得以增强,最终使教学获得成功。

(三)融多彩的活动于教学之中,创设表演,体验情境

活动是施展才能的舞台、谋求发展的阵地,是脱颖而出的契机。教师可根据教学及学生需要,在不同阶段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活动,用它的鲜活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在激发学生兴趣、展现个性特长的同时,也使学生的语文素质得到提高。如5 分钟演讲、表演课本剧、成语接龙、辩论会、语文知识竞赛等等。总之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力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例如针对职高学生学生在思想上与父母产生代沟这一问题,以课本《我与地坛》为主线,渗透母爱教育,课后开展“妈妈,我想对您说”的即兴演讲赛,使学生心灵受到震撼,更加懂得母爱的伟大。在学习《不自由,毋宁死》时,可开展演讲比赛,模拟演讲现场,使学生从中理解演讲稿的特点,感受到亨利的激情,进而掌握演讲的技巧。

在职高学生阶段适合改编成课本剧演出的有《祝福》、《罗密欧与朱丽叶》等等。无论是剑拔弩张的《鸿门宴》、缠绵悱恻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情仇恩怨的《雷雨》》,学生表演都会兴趣盎然。

(四)表扬和欣赏学生,挖掘闪光点

这种方法能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对于那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每取得一点进步都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他们尤其需要老师温暖的关怀和及时的勉励,而表扬和欣赏是激励的有效方法。例如每次学校组织征文、演讲、书法等竞赛,我总鼓励动员学生踊跃参与,积极参评,争取获奖。学生每次获奖,我都要模仿电视台举行“隆重的颁奖典礼”,郑重致以颁奖词,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着眼长远,激发学习内因,引导学生将兴趣发展成为爱好

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教学中只有充分激发学习的内因,学生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这就是说,浓厚的学习兴趣可激起强大的学习动力,使学生奋发向上。“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兴趣发展成为爱好时,就成为一个人较长久而相对稳定的行为倾向,影响着人们终身能力的发挥。培养兴趣并将它发展成为爱好,是我们为孩子的终身发展着想的具体体现。

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必须吃透教材,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及智能水平,创设适合教学的各种情境,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近距离地感知知识,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引导他们进行观察和思考,在情理交融之中掌握知识、领悟道理,完成由情入理的深化,最终提高学习效率。

上一篇:贴近学生学习实际创新词语教学方法 下一篇:谈班主任人格魅力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