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区域活动中观察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2-02-25 10:14:17

在幼儿区域活动中观察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 要:本文从观察者的目的性、观察技能的欠缺等方面,对当前教师在区域活动中,实施观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而后从灵活使用多种观察记录方法、实施有效的观察策略两个方面提出了优化区域活动中教师实施观察的对策。

关键词:区域活动;教师观察;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4-015-2

区域活动是幼儿在教师有目的、有意识设置的有限环境中,通过自由选择,以个别或小组的方式自我探索和学习,从而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感受来获得各方面发展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

对于教师而言,通过观察与记录可以促进教师反思意识的增强,“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应该怎样调整才能更符合幼儿发展的需要”诸如此类的一系列活动,可以促使教师努力在儿童的观察中获取有效的信息,进行分析与反思,并在这种不断自我学习与自我提高的过程中,成为一个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乐于研究的实践者,因此,学会观察,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观察者,成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它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活动的优质和高效。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观察缺乏目的性。

绝大多数教师在区域活动的观察中缺乏目的性,主要停留在随意性观察水平上,经常不是带着问题去观察,不知道在区域活动中要观察什么。这是由于教师活动前没有制订周密的观察计划,缺乏明确的观察目的和有效的观察策略,必然造成教师的指导显得比较茫然,不知所措,这样就不能有效地组织注意力,不能完整和清晰地反映观察对象,难以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去分析、了解幼儿行为背后的原因,造成观察的效果不佳。

2.观察与指导的矛盾性。

造成这一矛盾主要是因为教师和幼儿都习惯了教师在活动中扮演指导者的角色。孩子习惯了教师的询问、指导和评价。教师也习惯了这样一个工作流程,活动中指导花的时间多,观察记录的时间少,这种现象尤其在开展区域活动时比较多见。另一个原因是教师介入区域活动中指导的时机难以把握。

3.集体观察与个别观察的矛盾性。

首先目前幼儿园班级内人数偏多,再者有些自主性游戏不论是内容还是活动范围都比较广。教师为了能了解每个孩子的活动情况,就会忙于巡视,被动、琐碎地去观察,无法对某个孩子的发展有深入细致的了解。

4.观察结果与分析脱节。

观察记录为教师反思提供了生动而真实的第一手资料,是成功反思的基础,为教师开展新的游戏活动和因材施教提供重要依据。但在实际分析观察结果时,教师容易带有主观的色彩。例如在观察分析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句子:“某某小朋友今天又打人,具有攻击。教师简单地给幼儿贴上了标签,没有结合观察内容分析幼儿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

二、优化教师实施观察中的对策

(一)灵活使用多种观察记录方法

1.叙事式观察记录:详细周密,以讲故事形式记录人的行为,包括分析背景、动机、结果、反馈。重在现象和人的行为记录,应客观记录幼儿所说的话,保留原始对话的情趣,记录要客观准确。

操作提示:信息较全面,但现场记录比较困难。

2.表格式:用于对一个幼儿长期行为的观察,常采用符号作标志,根据预设的观察任务设计表格进行记录,如观察孩子活动中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等。

操作提示:简洁明了,便于统计,便于现场记录,但缺乏足够的信息。

3.照片式:运用于幼儿寻常时刻,在照片旁边加以说明在干什么,并体现教师的教学思想和对其行为的见解。

操作提示:真实、直观、方便。但捕捉有价值的寻常时刻比较困难,信息不全。

4.作品式:凸现幼儿个性,可以用文字将幼儿口述记录,也可以将幼儿表征作品记录下来,教师再根据幼儿作品进行客观分析。

操作提示:真实、直观、方便,但信息不全。

5.实录式:全面、客观,用摄像机加以记录之后进行客观分析。

操作提示:真实、直观、方便,信息全面。但现场拍摄与指导两者无法兼顾。

以上五种观察记录的呈现方式各有优点和不足,这些记录方式需要根据具体的观察内容、现场的情景进行适宜的选择,如环视扫描法适宜表格式记录,简单、方便;蹲点法适宜采用作品式、实录式,使观察更深入、具体。

(二)实施有效的观察策略

1.观察从材料出发。

观察材料对幼儿兴趣的激发。作为一种新材料的投入前期,最为关注的就是这一材料在与幼儿间的一个兴趣是如何引发,寻找到幼儿与材料两者之间的兴趣碰撞点,观察到材料能与幼儿良好互动,能让大部分幼儿自我参与其中,这就是适宜的材料。

2.观察从幼儿出发。

(1)制定观察要点,明确观察方向。

观察要将全班幼儿与个别幼儿相结合进行综合观察。同时可在某一区域中某一材料进行定点观察。如:观察幼儿行为发生的背景、观察,倾听孩子的兴趣和需要,观察、倾听孩子的情绪情感,观察、倾听孩子的发现……

有了这些观察的方向,能够让教师把握整体,从而有目的地进行观察,从而及时地获得第一手资料,并从中分析产生的原因,及时作出调整。强化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之间的成效,使孩子在一个高效、互动的环境中得到最大化的发展。

(2)落实观察目标,推进观察进程。

教师的观察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思考、分析是否正确。利用观察资料,根据观察内容,对幼儿行为的性质作出正确判断,得出结论,并对幼儿出现的行为原因进行分析,以此能够横向和纵向的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如在区域活动开展中,材料与幼儿的“合作互动”中往往会出现很多教师所没有预料到的情况:材料不合适情况、材料缺失情况等,这时我们可以从幼儿行为表现上进行分析观察。针对幼儿不同的行为表现,分析材料所可能出现的不同状况,寻找对策将其有针对性、合理性的调整,以此来推动区域活动顺利开展。

观察专题的研究,增强了教师的观察意识,提高了教师的观察技能。教师观察时采用的手段丰富了,方法多样化,观察时不再盲目,能根据观察要点有针对性的记录分析,尤其在对观察视角进行了梳理与罗列后,帮助一线教师更容易把握观察的要点,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准确地把握幼儿活动的动态,使教师的视角更多转向了幼儿,转向研究孩子是怎样学,教师凭借观察去发现问题,去积累判断决策的依据,从而提高了教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观察也为教师进一步分析幼儿的发展进程和个性特点积累了大量真实可靠的素材,为制订个别化教育提供依据,满足了不同层次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促进了每一位幼儿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这些都与二期课改的精神相符合的。

由此可见,区域活动中教师实施观察的研究,对教师反省自己的教育行为,改进教育方式,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有一些实际困难:(1)师幼比例较高,给教师的观察带来了难度。(2)区域活动是幼儿的自主性游戏,活动中有许多不确定因素,生成点较多,常使教师的观察顾此失彼。(3)缺乏简便易行的观察工具。虽然班级幼儿人数多是当前的国情,它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善,但是,我们不能因此放弃对幼儿个体发展需求的关注。提高教师的观察力是教师为儿童提供适宜性教育的前提,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周兢,王坚红著.幼儿教育观察方法.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

[2]蔡昱晓.做好观察的几点思考.幼儿教育,2002(12).

[3]邱学青.学前儿童游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04).

上一篇:海勤人员高血红蛋白影响因素及健康干预 下一篇:新疆乌奎高速公路路面施工测量方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