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我对高效课堂的理解

时间:2022-08-20 05:22:54

教学中我对高效课堂的理解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无动于衷。尤其,我们在教学中实施的高效课堂,更要做好相应的准备。现在,就如何营造新课程标准下的“高效课堂”,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肤浅的体会。

“高效课堂”,我的理解就是:“教师在单位时间、空间里,将教学目标最大化和最优化。”也就是将新课程标准中的“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最大化,最优化。最大化则达到最理想的期望值。

“营造高效课堂”, 我认为:教师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

第一点:教师要有充分的课前准备

因为这是营造“高效课堂”的前提基础。上课就好比打仗,备课就好比战前的备战。没有充分准备的课,肯定是低效或无效的。备课之关键在于备知识、备方法、备学生,三者缺一不可。教师备课时:不能仅限于将课本上已有的知识备好,还应该阅读大量的相关资料,将本节课的知识背景掌握充分,将局部的知识放到整体的知识大背景来研究,只有这样,学生才对知识产生兴趣与渴望、才对知识进行了解与把握、才对知识达到理解与应运。对一节课的知识,绝不是一个个孤立的点,或者单纯的线,从而建立起知识的网络,突出主体,洞察重难点。备方法:孔子曰:因材而施教,所以方法应是灵活多样的,它是根据知识的难易度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来确定的。备学生:应与学生的个体情况结合起来。比如:学优班与普通班,聪明伶俐与踏实努力,认真好学与懒惰厌学……都要区别对待。“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课堂十分钟左右的精彩,就要做这样充分的准备。

第二点:教师要有很强的课堂驾驭能力

因为这是课堂高效运行的必要条件。我认为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基本功:1、幽默风趣的语言。2、一手漂亮的板书。3、严密的逻辑思维。4、真挚的情感。5、快速的反馈

课堂是师生互动的场所,教师怎样才能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住?怎么吸引学生的听觉?靠教师抑扬顿挫,幽默风趣的语言。又怎能吸引学生的视觉?靠教师一手漂亮的板书、适当肢体语言、娴熟的实验操作。又怎能给学生以智慧的光芒,给学生以心智的启迪?靠教师对知识严密的逻辑分析。又怎样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靠教师真挚的情感。学生是有血、有肉、有情的人,教师的课要感动自己,之后方能感动学生,教师要真心关爱学生,构建和谐校园、和谐师生关系。教师有了这样的基本功,学生才会欣赏你,佩服你,才会对你的课产生浓厚兴趣,学生的能力也会逐渐培养起来。又怎样了解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靠教师及时多样的反馈。

古人云:身正方能为范。教师要用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当他们向你求知时,你要用更大的耐心与细心去帮助他们,要用更大的爱心与关心去呵护他们。比如:在课堂进行知识反馈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明知这部分学生认识能力有限,就不要用深难的问题去为难他,这样会让他难堪、自尊心也会受到伤害。用一些浅易的问题去鼓励这类同学回答,激发他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再比如:当他们在课堂违反纪律时,你一定要严厉地批评他,但绝不能批评之后,与他反目为仇,流露出讨厌他的情绪,而是要继续关心他,找出他一些细微的闪光点,鼓励他进步,是他们产生敬畏感。等等,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认为,你是真心对自己,而把你当真朋友,愿意与你相处。信任你、依赖你。如果我们能与学生建立起这样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那我们就一定能将我们的课堂营造成“高效课堂”。

上一篇: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下一篇:试论刊博会带来的电子期刊发展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