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刊博会带来的电子期刊发展契机

时间:2022-08-26 02:15:28

【摘要】时政类文摘报刊凸显出极其鲜明的个性。首先表现在极强的时效性。与传统文摘报刊相比,时政类文摘报刊无论从发稿周期还是从稿件自身的时效性来看,都比传统文摘报限制得更为严格。对...

试论刊博会带来的电子期刊发展契机

摘 要: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以下简称刊博会)永久落户湖北,给湖北省期刊发展带来极大机遇。当前纸媒体日渐式微,数字媒体蒸蒸日上,湖北省可以大力扶持电子期刊,以此为抓手,促进传统媒体向新媒体的转型。时政类文摘报刊在发展过程中打下了坚实基础,其办刊与营销优势与新媒体制作与传播方式异曲同工,用在电子媒体的发展上自然事半功倍。

关键词:刊博会 电子期刊 转型发展

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以下简称刊博会)的落户,带给了湖北省很好的发展机遇。刊博会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湖北省人民政府、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联合指导,是中国唯一一个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期刊交易领域受关注度最高、展示规模最大、现场活动最丰富的顶级盛会。湖北省报刊行业的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拥有期刊408种、报纸130种。其中十大名刊成就奖、十大名刊、百万报刊、精品优秀期刊、优秀期刊等令人瞩目,造就了具有传奇色彩的“湖北现象”。在纸媒体日渐式微,数字媒体蒸蒸日上的新形势下,湖北省大力扶持电子期刊,必能锦上添花,创造又一湖北奇迹。

根据总局规定,电子出版物是指以数字代码方式,将有知识性、思想性内容的信息编辑加工后存储在固定物理形态的磁、光、电等介质上,通过电子阅读、显示、播放设备读取使用的大众传播媒体,以及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的其他媒体形态。全国现有连续型电子期刊265种,内容涵盖了学术、社会生活、教育等传统媒体覆盖的大多数领域。其中,电子期刊出版大户有清华大学,计41种,中华医学会,计26种。一些省出版集团也有多种。比较而言,湖北省电子期刊出版的现状十分薄弱,尚处于起步阶段。面对市场机遇,湖北省发展电子期刊正当其时。

目前,中国传统报刊市场尤其是零售市场仍以时政综合类报刊较为畅销,并两个效益上获得普遍好评。2005年,据北京世纪华文国际传媒咨询有限公司公布的上海报刊零售销量排行榜显示,《环球时报》、《参考消息》、《良友周报》、《大家文摘报》居前四名,单期销量均在10万份以上。自该年上半年起,中国报业市场似乎迅速由热转冷,都市类媒体后继乏力,财经类媒体“雷声大雨点小”,体育类报纸集体遭遇寒冬。业内普遍认为,纸媒体的衰败由此拉开序幕。但是,《环球时报》这类报刊却逆市飘红。人民日报社主办的《环球时报》由周报改为日报,市场效果非常理想,其品牌影响力、广告收益、发行量都处在理想状态。《环球时报》的“逆市而上”,印证了业内部分人士有关时政类文摘报刊在中国尚有较大空间的论断。报摊上和国际时政相关的报纸品种很多,尽管鱼龙混杂,却大都销路较好,此类报纸的实销率都在90%以上”。到2014年,时间过去十年,这类报刊现状如何?一是当前市场上同质化的正规、非正规报纸数量众多,达近百种;二是发行量锐减,只有高峰期的1/10左右,实销量在70%左右;三是广告额锐减,只有高峰期的一半左右。当前刊社的生存尚无问题,但社会一致的观点是,未来肯定不得不转型,电子期刊是其中方向之一。而做电子期刊,时政类纸媒体报刊的办刊力量可以充分得到扬弃。下面进行相关分析。

时政类文摘报刊凸显出极其鲜明的个性。首先表现在极强的时效性。与传统文摘报刊相比,时政类文摘报刊无论从发稿周期还是从稿件自身的时效性来看,都比传统文摘报限制得更为严格。对于文摘报的整体印象,人们所说的“剪刀加浆糊”工作情形,源于对传统文摘报的印象。而对于时政类文摘报刊而言,其实际运作流程较日报也不一定轻松。时政类文摘报刊留给编辑找稿的时间为2.5天。一般流程为当日审核,次日拷盘,实际出版工作日为2天。因为时政类文摘报刊有时效限制,3天之外的稿件一般来说不予选取,故此,编辑能够储备的稿子少之又少。而在这两点上,传统文摘报要宽松得多。时政类文摘报刊的稿件通过率为10%左右,而传统文摘报在80%以上。其次表现在独到的选稿眼光。文摘类报刊靠搏采众长赢得读者,时政类文摘报刊也不例外。同传统文摘报相比,时政类文摘报刊所不同的是更加注意文章整体的厚实与完整。传统文摘报可以摘取一篇文章的某一部分,而时政类文摘报刊则主要以完整的文章取胜。这就要求文章不仅立意要好,而且写得要好,结构要完整,可读性要强,同时还要适合读者不同阅读层次的需要,真正做到雅俗共赏,老少皆宜。时政类文摘报刊不仅让读者读得懂,读得新鲜,而且努力让读者读得透彻,读得“过瘾”,读得“解气”。要达到单篇文章通篇出彩、版面文章篇篇精彩,时政类文摘报刊选取文章的难度可见一斑。第三表现在“负责任”与前瞻性。读时政类文摘报刊,读者除了觉得事件新颖、立意独到、行文透彻之外,更是觉得该报很有预见性。他们认识到,时政类文摘报刊的读者不仅想了解过去和现在发生的新闻事实及其分析,而且更想了解今后将要发生什么。抓住了这一特点,就抓住了时政文摘报刊的灵魂。时政类文摘报刊一般有一个专门的策划与主创班子,负责进行新闻事件的专题策划与整合。该策划与主创班子无疑已成为时政类文摘报刊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

为确保报纸质量,优秀时政类文摘报刊的编辑队伍建设可以用“严酷”来形容,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他们摸索并确立了一套严格的“编辑标准”。他们认为,在一份走市场的报纸编、印、发环节中,编辑环节是根本。读者在报摊上看到并选择一份报纸,看中的是它的内容;吸引读者持续购买的力量也是它的内容。从科学发展观来看,编辑是报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因素、根本因素,是重中之重。因此,他们将人才看作资本而非成本,看作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构成部分。一般来说,时政类文摘报刊培养一名熟练编辑的周期为1~2年,培养一名能够进行策划与整合的编辑周期为3~4年,培养一名能够进行市场开发并具有相应担纲能力的编辑周期为5~6年甚至更长。具体说来,时政类文摘报刊的“编辑标准”包括以下方面:一、具备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作为时政类报刊,时政类文摘报刊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要有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丝毫也不能含糊的。编辑作为把关人,其思想素质与业务素质直接决定了报纸质量。从实际情况来看,1960年代及以前出生的编辑整体素质较强,1970年代出生的次之,1980年代及以后出生的稍弱。而1980年代及以后出生的编辑从发展来看,比重会越来越大。他们整体呈现2个方面的弱点,一是世界观、方法论尚不符合国家的舆论宣传要求;二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较浓。只有通过学习教育等多种措施,才能使之掌握作为报人应该具备的素质。而这种学习与教育活动,对于所有编辑都意义重大。二、具备较强的市场意识。时政类文摘报刊刊自创刊起,就没有任何行政干预发行的手段,而是靠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在报摊点上一份一份地积累起来。虽然目前发行量尚可,但风险也显而易见。如在“非典”时期,报纸的发行量波动很大。因此,如何提高风险意识是所有编辑人员不能不首要考虑的问题。根据市场调整办报理念,根据市场变化调整阶段报道重点,根据市场趋势确定发展目标定位,参与市场调研,思考市场问题,都是编辑必备的意识与素质。三、具备远大的新闻理想。也许到时政类文摘报刊求职首先是为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但是,对于时政类文摘报刊编辑来说,没有新闻理想,要想称职地完成本职工作,可能性不大。不热爱新闻,没有激情,则把握不了时政动态,找不出稿子;没有责任意识、把关意识、大局意识,则把握不了宣传纪律,编不好稿子;不胸怀天下,不忧国忧民,则会使版面失去“精、气、神”。四、具备强烈的敬业精神。作为编辑,本职工作首先是做好编辑工作。时政类文摘报刊相应规则是找稿子海量。文摘报优势在于博采众长,不保证稿源丰富,则无论保证报纸内容的丰富性。在稿子未通过时,变换思路再找,又通不过,再找,直到通过为止。企望一次性通过稿子的可能性极小。在对通过的稿子进行搭配时,对于备用稿,编辑一般都会提出不用,尽管稿子通过了,但又发现了新的好稿,即使清样已出,编辑也会提出换稿。五、具备浓郁的团队精神。时政类文摘报刊必须发挥集体智慧,努力创造宽松的环境,活跃思维,做到以人为本。在实际工作中,互相荐稿,对版面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互帮互助等已成工作常态。集体利益至上,心胸开阔,光明磊落,无私奉献已成为时政类文摘报刊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六、具备不断学习、努力进取的动力。在时政类文摘报刊工作几年后,编辑往往有一种被“掏空”的感觉,因此充电成为持续发展的必须。面对全国各报刊最优秀的稿件,编辑发现与驾驭稿件的能力不能不与时俱进,这就要求编辑通过继续学习来提高自身修养,从而稳步提高报纸质量。应付工作的后果是产生倦怠情绪,只有做到工作,学习,生活良性互补,才能实现个人与集体的有机结合。在出色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有的编辑显示出相应的管理能力,或市场策划能力,或执行能力。在很自然的发展过程中,复合性人才、管理性人才与市场领军人才崭露头角。这些人才的储备,为时政类文摘报刊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而上述优势与新媒体的制作与传播方式异曲同工,嫁接电子媒体的发展上自然是事半功倍。

在发达国家,传媒行业早已成为增长迅速的产业,也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之一,尽管纸媒市场日渐下行,但传媒行业――尤其是新媒体――正处于高速增长期,一个巨大的传媒市场已经形成。湖北省可以制定十三五新媒体产业发展规划,其中对电子期刊予以大力扶持,着力打造2至5个知名电子期刊出版单位及期刊,在产业发展方面重点培育电子期刊,发展壮大新媒体电子期刊产业。从人才角度来看,湖北省专业期刊数量众多,传媒人才较为集中,优势明显。电子期刊可以整合专家及一线人才的观点,使之不断为电子期刊输送充满创意、观点鲜明、思想独到的内容。可以把骨干报刊出版集团单位作为抓手,重点打造社会效益好、经济效益高、为受众喜闻乐见的精品电子期刊,可以借助刊博会的广告、发行、版权交易、人才的平台优势,打通电子期刊的创作、出版、发行、广告等环节、提高其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并延伸其产业链条。在配套政策方面,可以加大财政投入,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提供扶持电子期刊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鼓励引导各类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基金加大对电子期刊产业的投资,鼓励有实力的大型企业通过参股、控股或兼并等方式进入电子期刊产业。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电子期刊产业,参与各类电子期刊产品的研发、创作和生产,参与重大项目实施。

上一篇:教学中我对高效课堂的理解 下一篇:彝族图腾文化的历史演进与当代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