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水墨与平面设计的融合

时间:2022-08-20 02:52:23

论传统水墨与平面设计的融合

摘要:中国传统水墨与现代平面设计的相互借鉴与融合不仅扩展了水墨的使用空间,形成了中国独特的设计风格;同时也给传统水墨注入了新的生机,丰富了中国传统水墨的表达。

关键词:传统水墨;平面设计;融合

中图分类号:J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1-0197-01

一、水墨需要新的表现形式和使用空间

绘画作为文化的载体,本身就是在符合美学标准的前提下对文化精髓的一种张扬与肯定。被世人喻为三大“国粹”之一的中国画与中国传统文化、传统哲学、传统美学有着不解的渊源。中国画的艺术风格有着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域性。无论儒家的伦理道德,亦或道家“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又或佛家的“空灵”、“无我”等思想,都是中国画独有的创作思维与艺术风格生成与发展的土壤。而中国画的“逸笔草草,不求形似”的理念,也使得中国绘画更加内心化、情感化。

当今,越来越多的画家、美术理论家苦苦求索传统水墨的发展与创新问题,中国画已经“穷途末路”、“笔墨等于零”、“守住中国画的底线”、“水墨失落了时代”等等各种议论不绝于耳,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画会随着中国文化的发展而延续发展是不可否认的,因为文化是不会被割断的。面对如何实现中国画传统与现代的交融、如何把新的时代内涵注入传统水墨等问题,我们的态度应该是积极的。无论是“用新技术在自己家老房子的后院挖掘深井”也好,还是“四海漂泊拓宽新的艺术疆域”也罢,我们已经看到越来越多的探索和尝试。而从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平面设计的许多理念也早已跃然画上,丰富了水墨的表达。其实传统水墨与现代设计的融合本身就是传统与现代对接的一种尝试。

二、平面设计需要有自己个性的表现语言

平面设计的任务无非是吸引眼球,推销产品。在产品并不丰富的年代,这种投资似乎是不被需要的,而今天,无数的同质化商品摆上货架,平面设计就成了不可或缺的宣传方式。试想面对两种完全陌生的同类商品,你会选择哪种?越来越多的产品让人应接不暇,即便我们常常购买的方便面,在一家中小超市也会有七八种口味,上十种品牌,而要在品质、价位相差不多的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外包装设计的亲和力就尤为重要。

中国的平面设计起步较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较落后。因此许多设计师的床头便摆满了高高矮矮的国外设计图典、配色手册,乃至国外期刊、报纸,这种学习无疑是有效的。但是,面对世界这个大市场,我们更需要有中国自己特殊的设计语言,有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艺术特性。中国的苏州园林、安徽古村落这些人为景观格外吸引各国游人眼球,就是因为它们有着中国独特的印记,而透过建筑的背后,体会到的更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文化。与建筑同出一辙,好的设计不仅是产品自身的代言,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的传播者。平面设计是产品的外观设计,能否激活消费者的购买欲,主要在于它是否有鲜明的个性。面对着“水墨要与大众文化联姻”“以新的方式进入社会与公众交流”的呼声,水墨理所当然地出现在了平面设计中,这不仅加强了设计作品的审美功能,同时也强化了“艺术介入现实的功能”。传统水墨不仅为设计提供了更丰富的图象,更给现代平面设计注入了更多的文化内涵,同时平面设计也给传统水墨一个新的与公众交流的平台。

三、水墨与设计的有机融合

中国的平面设计与传统水墨的巧妙结合,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设计语言与含蓄、典雅、浑厚之风格,相信糅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水墨笔意的设计会越来越多地受到世人的关注与认同。因为这类设计作品不仅突显了自身的民族特色,同时也赋予产品以更多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设计作品的本土性不仅可以满足国人自己的审美需要,符合国人自身的审美习惯,更以浓厚的地域特色使中国的产品有了自己独特的视觉符号和属性,让众人为之瞩目,将水墨的意蕴很好地与其设计作品相融合,使产品有着鲜明的地域性,既让本土人感觉亲切,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同时也让世人感觉独特,形成了鲜明的民族个性。这样的设计不论是出现在现实生活中,还是现身于艺术展台,都会让人心动不已。在设计更强调自身个性的今天,我们更该在自己的传统美学理论中寻找、发现、学习、借鉴、转化,使中国的平面设计不仅跨越自身的设计瓶颈,更以全新的面貌面对世界的大市场。而传统水墨的介入正满足了这种需要。

绘画是追求一种有意味的形式,中国绘画更以其精练的笔墨、奇巧的构思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而设计思维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启示也是不可小视的。这种启示不单纯地表现在绘画形式上,一点一线,一色一面,都需要专心经营。更体现在绘画的构思中。与其在技法里翻来覆去,不如在那些颇具智慧的广告创意作品中汲取些许养分来丰富作品的表达方式。

总之,传统水墨与平面设计的相互融合,不仅使中国的平面设计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同时也拓展了水墨的使用空间;而水墨也吸纳设计中的有益元素,丰富了其表现力。无论画家、亦或平面设计师都应该在两个领域中相互借鉴,共同学习、共同创新、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范瑞华著.中国画向何处去[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5.

上一篇: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融和关系的建立:一个探索性研... 下一篇:浅谈信用档案与社会信用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