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1-07 17:27:42

论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论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传统文化 ; 德育 ; 技工院校 ;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074-01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新旧经济体制的更替,致使新的社会矛盾日益显现,在大力倡导经济发展的今天,我们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培养有所忽视,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都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直以就业为导向的技工学校教育更是将学生的德育培养放在了次要位置。技工学校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主,将大量的课时以及教育重点放在了技能培养及实训上。

技工院校招生有别于普通高中,没有择优录取的说法,尤其是近些年在技校招生人数下滑的背景下,为了保证学生的数量,学校在招生方面往往是“来者不拒”,这就注定了技工院校生源质量良莠不齐。通常情况下,学习相对较好的学生都考上了普通高中,走上了高考这条路,而技校的学生基本是初中肄业或是没有考上高中的学生,他们文化基础差,缺乏人生目标、自信心较弱但自尊心却极强;还有一部分学生是长期赋闲在家的孩子,父母强迫将其送到技工学校读书,学校基本就成了这些家长的“托儿所”,这类学生的特点是随意散漫、没有责任心,家庭教育相对较为薄弱。技工院校的生源质量决定了德育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加之技工院校德育课内容又出现脱离社会发展,德育工作的任务更是与社会实践相脱节的情况,致使现在技工院校的“问题学生” 越来越多,校园暴力事件、偷窃行为也屡屡发生。

技工院校的教育体系中,一直将技能培养作为重点,但是没有德育的养成,智育的培养只是一句空谈,当今社会需要的是有着健全人格的高技能人才。所以我们应该先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再去教学生如何学习。因此,如何能切实提高技工学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将教学内容真正变成学生能够接受的东西,并潜移默化的融入学生的心理,并成为其以后的自发的、自觉的行为准则,这个方法的探究成为我们现在每个德育教师所亟待发现的。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现在技工院校德育的重要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的张立文教授曾在演讲中说过:“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一个无根的民族,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最终是要灭亡的,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如果没有脊梁骨的一个民族,那么这个民族只能是卑躬屈膝、任人指挥的,所以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主题,是脊梁骨,你才能挺立在世界文化之林。”所以中国现代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要建立有效的德育教育体制,绝对不能脱离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国内许多学者也就传统文化与现代德育教育的关系做了许多研究。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独具特色,曾长期遥遥领先于世界,究其根源,皆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既具有历史继承性,又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当代性,“今日之中国文化,是昨天中国文化的延续,又是明天中国文化的母体”。( 金元浦, 1999)西方一些社会学界面对当今资本主义社会所面临的社会、环境等各种棘手问题是,提出“21世纪的发展思路应该到两千年前的中国去寻求答案”。(孙雪冰,1999)

英国著名作家格林曾这样热烈赞颂到:我被中国人吸引了“特别是他们那宝贵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钦佩他们远大的历史观,他们固有的彬彬有礼的行为,他们对友谊的特大度量以及他们对培育的忠诚(他们永远不忘记别人做的好事)。我佩服他们民族的无畏精神和他们几乎不惜任何代价维护原则的坚强决心“我欣赏他们深沉而热烈的感情,这种感情常常隐藏在容忍的质量之中”我佩服他们那自然而文推的礼貌,对老年人的尊敬和对年轻人的关切“他们文稚博学而又天真无邪,经常使我们感到惊奇和愉快”如果我处在一个紧要关头和遇到一个真正的危险时,我情愿要一个中国朋友和我站在一起,而不要其它任何人。(韦政通,1983)

在别人如此赞誉我们的文化传统时,我们却对自己的民族文化置若罔闻,真是“只缘身在此山中”了。现代德育教育的任务就是教导人们如何做人、怎样做事,以求培养高素质的杰出人才。而中国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如何做人、怎样做事的道理。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德育教育的共同处、交叉点。所以中国文化中的传统伦理思想、规范和调整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理论,维系和强化着社会统治秩序的规定,指导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审美观、历史观形成的内容,成为现代德育教育的宝贵资源。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诸葛瑾,2010)正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有着悠久的文化底蕴,其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是因为它的自强不息;其之所以能够磨砺至今,是因为它的厚德载物。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技工院校现代德育的宝贵资源

首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有丰富的德育理念。如司马光强调,“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资治通鉴》卷一)从德才方面强调了德育的重要性。其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有丰富的德育内容。

三、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技工院校德育教育的政策导向

国家德育课程标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都提出关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蕴含着丰富的社会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学大纲》中德育课的教学目标要求是培养学生如何做人,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正是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相契合的地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可以成为技工院校德育教育的资源丰厚,同时也能弥补现在德育教材的空洞与德育教学方法的单调。

论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篇2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当代大学教育最为深厚的文化背景.我国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还面临诸多问题,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亚需提高,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有待进一步挖掘。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必须与思想政治教育相适应,与历史潮流相符合,同时厘清传统文化教育与政治理论课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从广义上说,是指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传统文化专指中华民族的精神创造,指的是具有稳定的价值追求、精神状态、思维方式和心理特征的精神成果的总和。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对国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十六以来,党中央提出“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人国民教育全过程,纳人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强调“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提出“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的任务.高校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大学生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是民族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

一、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必然性

《教育法》第一章总则的第七条明确规定:“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传承传统文化、继承传统美德、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成为高等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解决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诸多问题,传承民族丈化高等院校作为文化传承的主要阵地,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方面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就目前而言,中国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的遗失和传统文化在现代大学教育中的缺失。

1.传统文化教育边缘化

传统文化在现代大学教育中被边缘化主要表现为:一方面,高校功利主义教育培养模式致使大学生漠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另一方面,高校自身对传统文化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还较为模糊,缺乏对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整合,缺乏系统化、制度化的教育机制。

在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校越来越倾向于就业导向的教育培养模式,功利主义在教育中日益占据主导地位。突出表现在: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专业课程设置市场化导向增强,而弱化传统文化课程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大学教育更注重教授学生专业知识,而忽视对人文精神的培养;在学习时间分配上,大学生除了对本专业课程的学习外,绝大多数时间用于外语、计算机的学习,忙于考取各种证明自己就业优势的“证书”,忽视了对传统人文学科的学习。

高校自身对传统文化认识不够,缺乏明确的指导也是导致传统文化教育边缘化的重要原因.正如有学者指出:“我国高校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多限于文艺活动、文艺表演、书法、艺术、乐器表演等,在这些活动上冠以传统文化之名。学生们对于传统文化及传统文化精神只能有大致的、概括的、笼统的了解。但究其深处,则对传统的了解甚少,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强调也往往表现在对其总体精神的提倡上。不少高校将传统文化教育放置于诸多学科的最边缘,甚至不将其纳人到正常教育教学之中;不少高校虽然强调传统文化的一些表现形式,但缺乏对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整合,进而形成制度化的教学机制。

2.传统文化教育附属化

传统文化教育附属化在我国高等教育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从“文化素质教育”的视角审视,传统文化教育附属于专业课程之下,正在沦落成学生获得学分的工具;其二,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视角审视,传统文化教育附属于政治理论课教育之中,成为纯粹服务于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资源。

自1999年起,我国部分重点高校相继成立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一大批高校将文化素质教育内容列人教学计划,进人课程体系,改变了原有的课程体系结构。高院在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也提出了诸如“通识教育”的说法,许多高校增加了人文课程在整个课程设置中的比例。然而,关键问题是这些课程仅仅作为大学生选修课来开设,许多学生只是把这些课程看作是“拿学分”的工具。对于我国大学目前开展的通识教育,一些学者已经明确指出其中的弊端。有学者在评价大学通识教育时,认为大学“不是把通识教育课程看成是本科的主要课程和基础学术训练,而是把它看成仅仅是在主课以外‘扩大’一点学生的兴趣和知识面,说到底只是在传统的‘专业主义’不变的前提下给学生加点‘小甜点”,,“如果继续按照这样的方式去发展通识教育,我国大学发展通识教育的努力实际将只能流产,再过十年二十年,也不大可能有什么结果。”

传统文化教育成为单纯服务于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资源是传统文化教育附属化的另一集中体现。诚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是用之不竭的重要资源。正如有学者指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源泉……思想政治教育能否真正发挥自己的优势,其关键环节在于能否对中国优秀文化精神吸收、弘扬并进行创造性的转化。这种观点带有普遍性,几乎成为学术界的共识.然而,该观点最大的不足在于将传统文化视为辅助高校政治理论课教育的资源,而不是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换句话说,该观点看似重视传统文化教育,但又将传统文化教育寓于政治理论教育中,忽视传统文化教育应该具有的学科特点和独立性。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传承中华文明,提高全民族的传统文化素养,而不是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工具。结果是,有识之士不断地强调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但传统文化教育却一直没有得到制度上的保障,处于附属的地位。

3.传统文化教育贵族化

传统文化教育贵族化集中体现为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着被金钱奴役的境地。传统文化教育应该是开放性的、公益性的,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有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权利,至于国家投人大量资金的公办高校更应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为己任。然而,我国一些高等院校将传统文化教育贵族化、市场化,传统文化教育成为少数贵族的专利,成为普通民众遥不可及的奢侈品。某大学开设国学班,讲授《周易》、《四书》.《道德经》、《庄子》等国学经典课程。然而,该班一年只上24天课,总收费达2.8万元,平均一天的学费高达一千多元。国学博大精深,一年断断续续地上几十天课,就能使受教育者真正理解国学几千年传承下来的精华吗?毋庸置疑,国学热反映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回归,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但问题在于现在的国学热在很大程度上是浮躁和急功近利所催发的,它的轻狂虚华与国学的沉稳坚实形成鲜明对比。司文化传承的主体应该是人民大众,传统文化教育成为少数人的专利终究会使传统文化脱离群众实践,远离群众生活,丧失其最为深厚的生存土壤。

(二)提升高等院校学生的传统文化素质,形成“文化自觉”

笔者认为,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应该从三方面去理解:其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能力。主要包括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的程度,以及能够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解、学习和初步研究的能力。其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判断。主要包括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内容及其精神的态度和感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特指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其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身体力行。主要指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自觉地维护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地洛守中华传统美德.就目前而言,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

首先,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基本的认知。由于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当代大学生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应有的了解,缺乏必要的历史文化常识,缺乏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实际上,绝大多数学生都在浓厚传统文化的环境中长大,能够认识到传承传统文化的必要性。然而问题在于,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仅停留在粗浅的层面,而且认识有余而行动不足。对于传统文化知识,学生并不十分知晓;对于学习传统文化的主动性,学生并不热情.

其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判断存在偏差。一部分学生持“传统文化无用论”的观念。他们认为,面临市场经济和激烈的求职竞争,大学生更应该关注实际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至于传统文化,学习与否似乎与未来求职没有直接的关系。另外,还有部分学生持“传统文化落后论”的观念。他们将中国传统文化等同于封建文化,片面夸大中国传统文化落后愚昧的一面,对本民族文化丧失了自信,认为传统文化在今天已经失去了价值和意义,将来发展中国的是西方的“先进文化”而非中国传统文化。

青年学生是民族的未来,如果大学生失去对本民族文化的 认同,追求西方意识形态、价值观念,长期下去,必然导致本民族文化的灭亡,最终导致本民族的衰落。

最后,大学生传统美德观念较淡薄。中华民族在五千 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优良道德传统,目前大 学生中仍存在一些与传统美德不相符合的现象。在集体 和个人的关系上,个人优先集体;在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上,注重权利而忽视义务;在团结和竞争关系上,强调个体竞争意识,缺乏团结协作精神;在诚信和利益关系上,更加看重利益而丧失诚信,在欲望和责任关系上,追求个人欲望,缺乏对社会、家庭和婚姻应具有的责任感。

大学生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客观要求当代大学生必须具有文化自觉意识。所谓文化自觉,就是人类对自身命运前途理性的认识和把握,这种认识和把握形成主体的一种文化信念和准则,表现为一种自觉践行和主动追求的理性态度。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使当代大学生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更要具备较高的社会主义觉悟和文化修养,特别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素养.鉴于目前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现状,将传统文化教育纳人高院教育教学之中,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积极主动地将传统文化内化为自身的知识框架、价值体系和道德信念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重要意义。

(三)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实现民族复兴

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发扬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是弘扬民族精神,实现民族复兴的内在要求。正如有学者指出:“今日之中国文化,是昨天中国文化的延续,又是明天中国文化的母体”。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主要包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之道,“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生存精神,“厚德载物,包容会通”的仁爱精神.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天人合一”;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强调“公而忘私”;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强调“人际和谐”;在人与自身的关系上,强调“修身慎独”。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最显著的标志就是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彰显其时代价值。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世界一体化的迅速发展拉近了世界各种大文明圈的距离,以基督文明、伊斯兰文明、印度文明和中华文明为代表的世界各文明相互交流、相互竞争,冲突和摩擦也再所难免.党的十六大中明确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人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中华民族必须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发现优秀 传统文化与世界发展潮流的适应性,进而主动整合世界文 化,在新的世界文化格局中起到建设性作用。

二、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原则

目前,部分高校开始在素质教育试点、通才教育实验 和公选课实验的基础上探索通识教育,将传统文化教育付诸实践。北京大学推出“元培计划”,复旦大学成立了本科学院复旦学院,清华大学等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核心课程建设等。在授课内容方面,一些高校相继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课,讲授中华元典,如“四书五经”和诸子百家,揭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然而,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并不仅仅局限于为学生提供一些选修课,申报一些精品课程,而是牵涉思想导向、教育方针、教育结构、教育内容和方法等诸多方面。

(一)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相适应

思想政治教育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的实践活动。就目前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选择性、独立性、差异性和多变性日益增强.这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新的课题,也对反思传统文化提供一个平台。即,如何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使得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相适应。

一方面,传统文化应该与马克思主义相适应。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针,是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的思想文化,要使其能够得到中国人民普遍认同,就必须寻找到一种为中国人民所理解和接受的民族形式。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截然对立的两种文化,相反,二者还可以融为一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不仅是着眼于欧洲,它的视野囊括整个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它的体系容纳了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在内的人类文明的积极成果。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理论上的相似性,诸如唯物辩证法与中国传统的辩证思维,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与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共产主义理想与传统文化的“天下大同”的政治伦理思想等等。所有这些共同性都为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适应奠定了基础。

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应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我国的优良传统文化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具有强烈的家族性和地域观念,强调重义轻利,内省特征明显。中国优良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天人合一的生态观,重信义的义气观以及传统的和合意识和整体利益道德准则等,都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必须大力发扬优良传统文化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积极价值。

(二)坚持“综合创新论”的方针,使传统文化与历史发展潮流相符合

传统的东西未必都是积极合理的。中国传统文化历经中华民族几千年社会变迁,不可避免地具有时代局限性。现代社会,经济全球化、市场化,信息来源数字化趋势日益明显,面对世界经济、文化多元化的冲击,青年学生的思想价值趋向会发生新的擅变。在这个大背景下,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两个基本间题,解决三大矛盾。

两个基本问题是指如何反思传统文化、如何对待外来文化的问题,其集中表现在三大矛盾上,即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的矛盾、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矛盾、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的矛盾。根本上说,无论是两个基本问题,还是三大矛盾,归结一点就是解决中国传统文化与历史发展潮流相适应的问题,这也是高校能否真正落实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关键。

解决中国文化与历史潮流相适应的问题,首要的就是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的方针。中华民族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灿烂的中华文明,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很好地继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同时,要认真研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善于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中极取营养,发展自己。

(三)坚持鲜明的教学特色,厘清传统文化教育与政治理论课的关系

目前,部分高校并没有真正使传统文化教育融人正常教学内容之中,没有厘清高校政治理论课与传统文化教育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混同,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资源、教学工具,或者试图将传统文化教育并人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之中。所以,必须厘清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差别与联系,坚持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和教学特色。

高校政治理论课与传统文化教育课的差别主要表现在:1.课程性质和教学任务。高校的政治理论课是我国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的是意识形态的认同。它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具有强制性。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意识形态色彩相对淡化,强调的是民族文化的认同。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学习传统文化知识,领悟传统文化精华,弘扬传统美德,激励传统民族精神,强制性较弱。2.指导思想和授课内容。高校政治理论课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立足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深人开展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教育。其授课内容是: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开展基本国情和形势与政策教育,不断增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一方面强调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适应,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更强调文化自身的思想性、知识性和传承性。以儒学为例,儒学思想的传承有其自身的发展历程和思想演变,我们今天学习濡学也不能说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去研究。其授课内容包括:中国传统思想观念和精神文化学习,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和历史发展脉络学习,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制度文化、语言文字文化的学习,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汇与现代化的学习等.

论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文化内核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文化传播、文化融合、文化建构的过程。中国共产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在自己的实践基础上,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建立起符合自身实际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和话语系统。如果说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将形成创新价值,那么,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性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扎根绝非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取代,也不是异乡文化的简单移植,应当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

1.中国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长点和结合点。

马克思主义要实现中国化不仅要与中国社会实践相结合,还要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取决于这个国家对理论的需要程度,以及这种理论满足国家需要的程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离不开中国社会救亡图存的实践主题的需要。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后,为挽救民族于危亡之中,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对西方文明开始进行逐次仿效,从器物层面、制度层面再到文化层面,从中寻找救国方案,但由于文化精神上的不足最终都无一例外地失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西方文化,这又给处于探索中的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提供了第二次文化选择的机会。他们的第二次文化选择注重文化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即是否代表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和能否满足中国现实社会变革的需要。于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对当时各种流行的政治主张和文化思潮进行仔细地甄别过后成了最终选择。但马克思主义要真正实现中国人文化救国的梦想,还必须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一方面,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新青年们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背景。“除了实践上的需要外,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新青年们能够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原因,还在于学理上的相容性和相似形。”[1]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要被广大的中国人民所接受,必须依托中国传统文化。按照的说法,“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2]。按照张岱年的说法:“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密切关系”[3]。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契合性与融通性,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的基本前提和内在根基。体现着人类思维本性和发展规律的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契合性与融通性。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思维和民本思想等相似相通。如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之所以很容易被中国人民所接受和认可主要缘于富于思辨精神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的辩证思维渊源于殷商时代产生的阴阳五行说,这是朴素辩证法思想的萌芽[4]。这种观点在强调“一阴一阳谓之道”的《周易》中表现得更为明朗,表现出用变易眼光看待事物发展的观念。《老子》的出现标志着中华民族的辩证法思想发生了质的飞跃。《老子》认为世间万事万物都是由阴阳、美丑、高下等一系列对立面组成的,这些对立成份相互依存,相互渗透。这些独到的精辟见解表现出先哲们的深层智慧,也是第一次超越经验而达到了理性形态,达到了当时人类思想的顶峰。中国的辩证法思想渗透到社会、政治、历史、道德、军事等各个领域,具有独特的整体观和过程观,这一特征在与各国哲学的比较中更显得早熟、丰富与深刻。除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思维与马克思主义相似相通外,还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等等,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契合性与融通性,才夯实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的文化根基。

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价值转换的结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在近代,西方现代化运动的全球性扩张改变了中国传统文化原有的生存状态和评判自身的参照体系,打破了原先曾有的那种高度整合的一体自足状态,使中国传统文化陷入了内外交困、分崩离析的严重危机之中。[5]因此,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选择是必由之路。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许多人类的普适价值,具备了实现现代化的内在特质。一般认为,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换应该经历物质层次、制度层次、风俗习惯层次、思想与价值层次这样四个发展阶段。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换已经发展到了第四个阶段。由于现代化是一种外来的工业化运动,因此使得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特别是在构建一种适应现代化要求的新的文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发生冲突,而且这种冲突,更多的则是指思想意识、观念形态的冲突,如与现代化相冲突的倡导“中庸之道”、过分强调人伦纲常等,这是传统心理与现代心理承受力之间的冲突,即人们通常所说的使中华民族在生存意义和价值观上产生惰性的“深层型文化”的冲突。中国传统文化必须在艰难的现代化之路上重塑自身,在新的文化次序中谋求自身的地位与价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给中国带来了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出路。来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既反对和超越了西方资本主义,又使中国获得了谋求社会进步的发展道路。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传统文化在一个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是一种延续的动态存在,现代化作为它的延续,必然存在着实质上的一脉相承。中国文化现代化,应当是根植于中国这一文化土壤上的现代化,它不可能完全抛弃中国的传统文化而构筑一种全新的完全非中国化的现代化文化。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过程是一个展示和挖掘传统文化潜能的过程。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而又具有潜在普适性的价值理念进行深层次发掘,并在对时代中心问题作出积极应答的过程中,创造出既符合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与内在本性,又体现中国价值的具有时代特色和世界意义的新理念和新范式,实现了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成功转型。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这些理论成果重新整合与阐扬中国传统的价值理念与西方的市场经济发展模式,在形式上,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与自我革新,在实质内容上则是在充分吸收中西文化上的伟大创造。这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现代化的历程中,淘洗和重组传统文化中的各个因素,积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确立其在世界上应有的作用与地位。

二、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略的文化内核

中国共产党既是一个十分重视理论指导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又是一个勇于进行理论创新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几代领导集体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在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在结合,形成了一系列独具民族特色、顺应历史发展要求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1.传统文化与思想。

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所产生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核心的深谙中国历史,有着深厚的国学功底,中国传统文化为思想的形成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底蕴。

为人民服务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超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思想的一条基本原则,而这条原则的提出,可以说是撷取了中国传统思想的精华。民本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儒家孟子提出:“民为贵,君为轻”,荀子直接把君民关系比喻为水与舟的关系,强调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代思想家柳宗元也提出了吏为民役的思想。宋元明清时期,民本思想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从宋代的包拯到明代张居正无不强调以民为本的重要性。站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高度,将先行的思想予以融合和升华。从得民心者得天下到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从民以食为天到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从君舟民水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可以看出的人民观对中国历史上的民本观的继承与创新。

“实事求是”是对传统“经世致用”思想的超越。实事求是是思想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它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经世致用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实事求是”最早出自班固的《汉书・河间献王传》,传统文化中的“实事求是”反映的是一种为学治事注意从实际出发的学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批判地继承了实事求是这一中国传统思想中的精华,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对“实事求是”做了科学的权威的解释。他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实事求是”充分体现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辩证法和认识论的统一,它所代表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的思想路线,在思想体系中具有立场、观点、方法及思想利器的性质。

2.传统文化与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它以中华民族的社会主义建设和伟大复兴为理论生长点和实践基础,同时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这两重性。

从“革故鼎新”[6]到改革开放。“革故鼎新”充分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品格。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品格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文化积淀中形成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旧邦新命”的历史使命感。“旧邦新命”既是君权“受天命统治人民”的合理证明,也成为“承天命暴政”而进行革命和改制的理论起源。其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变革发展观。其三,“不期修古,不法常可”的制度创新论。邓小平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事业中“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自觉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革新精神,并把这种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精神、批判精神融合起来,赋予了这种精神以新的时代内容。首先,邓小平强调要观念革新。邓小平总是鼓励人们勇于探索、大胆试验:“思想更解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其次,强调要制度革新。如经济特区的建立、允许和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等。最后,强调要体制革新。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大胆地进行改革。

从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小康到现代化建设的初级目标。小康社会思想是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康最早出自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经》,《礼记》中的《礼运篇》把小康作为相对于“大同”而存在的一种社会状态。无论怎样,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小康都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邓小平的小康思想,来自于传统文化,是把传统概念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的一种形象表述;是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把中国的发展水平放在一种世界性的、横向层面上相比较而得出的一种“雄心壮志”;它是对“四个现代化”概念更具现实性的表述,是中国现代化三步走战略的重要步骤之一。邓小平的小康思想在经济层面上与翻两番紧密相连,但它不是一个纯粹的经济概念,它强调的是一种社会生活状态,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容。

3.传统文化与新一代领导集体的执政理念。

新一代领导集体的执政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实践基础上的有机整合,是从内容到形式的全面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义与实质与中国传统文化融为一体,构建符合当代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

继承传统“时变”思想提出了“与时俱进”。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中国化新表述。与时俱进,从词义上看,与《易经》中的“与日消息”、“与日偕行”,以及诸子百家中的“与时推移”、“因时制宜”等意思是相近的。从义理上讲,与时俱进源于我国古代思想家博大精深的“时变”思想,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哲学智慧。“时变”的中心意思是指根据客观情势的变化、发展而改变主观的思想和行为。按照马克思主义解释就是所说的“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应该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时变”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完全一致的。不仅提出了与时俱进的概念,还对如何坚持与时俱进做出了科学阐述。指出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动力,教育创新是创新的基础工程。

继承传统精忠爱国、“知耻”文化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很深的文化渊源,是对它的继承与创新。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形成过程中,吸收和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内容。如“以天下为己任”的民族精神和强调破旧立新的革新精神等。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过程中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超越和创新。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传统荣辱观的超越与升华,它不仅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还注入时代特点和新的价值要求,使新时期的道德建设充满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中西文化关系[J],哲学动态,2000.9

[2]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4

[3]张岱年.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4]乔湘平.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统文化基础[J],求索,2005.9

[5]王文兵、李金齐.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处境[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8,6

论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传统文化;理想信念;价值实现

DOI:10.15938/ki.iper.2017.01.018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7)01-0088-05

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寄托和行动指南,是人在所处的现实世界对不确定的理想世界进行的一种确定性追求,我们这里所说的理想信念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理想信念教育,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16号文件),确立了理想信念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党的十报告中进一步提出了“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的要求。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教育资源,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近年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体、客体、介体和环体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新任务和新要求,虽然融入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及形式仍处于探索阶段,但已引起各界关注和重视。

一、传统文化融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理念解读

理念是事物现象的理性表达及合理存在的集中体现,在人的认知结构中占据着最高层、最本质的地位。围绕传统文化与理想信念的本质意蕴进行追问,有助于理性解答提出传统文化融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理念的存在性、合理性及科学性等基本前提。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它的产生源自社会关系及社会生活方式,传统文化融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理念的产生即是由时代背景要求催化而生。

1.传统文化的理论精髓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的实质即是人化,包括人创造的物质与精神产品本身,我们这里所提及的文化主要是从狭义层面理解,特指“以社会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的观念体系,如政治思想、道德及哲学等意识形态所构成的领域”。文化属于社会历史范畴,通过历史的具体表现形式而呈现,传统文化是从历史上沿飨吕吹拿褡逦幕。中国传统文化植根于封建制度的土壤,通过以“文治”和“教化”提升人生修养为主线,在此基础上塑就了中华民族精神,如自强不息、和谐统一及重义轻利等,在中华民族各个历史阶段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虽然“理想信念教育”的科学概念是由马克思主义者提出并解读,但传统文化中事实蕴含着理想信念教育内容,对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仍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修己慎独的道德理想。中国传统文化中伦理道德教化思想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在修养论与教育论中关于主体性道德理想的阐述尤为兴盛。儒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缩影,以孔子、孟子等为代表的儒家学者非常重视自我内在修养的反省与自觉的重要作用,认为只要个体内心向往则“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自然就会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达到“为仁由己,而由人哉”(《论语・颜渊》)的道德精神境界。儒家经典《大学》对人生修养提出了“三纲”和“八目”的准则体系,所谓“三纲”是指“明明德、亲民、止于善”,“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人自主自律的道德修己是为人立世之根本,是人精神世界追求的最高目标和价值。孔子认为人应具备“知、仁、勇”三达德,孟子进一步提出“仁、义、礼、智”四基德,而这些道德境界就需要通过“内省”和“慎独”等修己的方法来实现,既要经常自我反思“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内省也”(《论语・里仁》),也要在个人独处时也能够按照道德规范“克己复礼”,做到“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的“慎独”境界。虽然,传统文化中提倡的一些道德规范具有封建文化色彩,但仍存在着亘古不变为人奉行的民族文化精髓,如仁爱孝悌、谦和好礼及勤俭廉正等美德,特别是重视个体在道德教化中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的修己慎独理想,对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主体性作用的发挥仍具有积极的影响。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和谐大同的社会理想。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结构和礼教传统孕育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形成了整体主义至上的价值取向。关于个人主义和整体主义关系的论辩从未停止,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倡个人利益服从社会利益的精神,强调“克己”以“奉公”,孟子提出“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孟子・滕文公下》)中国人历来以“大同社会”为理想追求,其基本精神即是“天下为公”,其中“公”不仅是指人们建立起来的自由、平等、友爱的社会关系,还体现在个体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实现“大同社会”的社会理想,个体首先要自觉成为有德之人,在符合道德规范的前提下追求个体利益,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时,要有甘于为集体奉献的担当意识。

最后,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重义轻利的价值理想。先义后利的义利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价值观体系的核心内容。“见利思义”是儒家思想义利观的核心,孔子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为道德境界的衡量标准,君子应“见利思义,见危授命”(《论语・宪问》),孟子和荀子沿承了孔子的观点,进一步提出“先义后利、以义制利”的思想,强调了在义利关系中义处于根本地位,是最高的价值归宿。虽然,传统义利观存在着先义后利的思想倾向,但对人性引发的人欲追求也有较为理性的阐释。人性决定了人具有趋利避害、追名逐禄的欲望,尽管圣贤也难以避免,但面对个体私欲应该遵守理性道义,心存浩然正气,通过合理的手段和方法满足个人的私欲。后期,先义后利的思想逐渐被升华为舍生取义的国家、民族大义精神,孟子有言“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传统义利观与当今主流价值观存在着一定的相通之处,将二者相结合、相渗透,能够从文化认同的深层次角度加强大学生对主流价值观念的接受效果,抵御外来社会思潮带来的物质与私欲的影响冲击。

实践证明,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消极和积极双重影响,要将传统文化科学融入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之中,必须确立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辩证的借鉴西方文化成果,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化。

2.理想信念的本质解读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理想信念”作为复合性概念是伴随改革开放而产生,由于各阶段的历史任务不同,“理想信念”先后经历了“理想、信念”、“信念理想”以及“理想信念”等概念演变。1996年,“理想信念”作为政治术语正式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提出,并在各项精神中逐步明确其历史地位及作用。有学者认为“理想信念”具有特定的复合内涵,特指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及对其的信仰和追求。作一种精神现象,理想信念不会自发产生形成,必须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了解其内在本质,进而结合时空境遇掌握其科学内涵,这是有效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前提。

(1)理想信念的哲学解读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认识和改造世界活动中的主体,创造了“属人的世界”。孙正聿认为人类的生活、历史和发展所创造的“属人世界”包含着生活世界、精神世界、文化世界、意义世界和现代生活,构成了人的精神家园。理想信念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精神家园的核心。人在进行创造性活动的过程中,既要“有意识”的生存于“自然世界”之中,又要生活于自身创造的“文化世界”之中,并渴望追求更“有意义”的生存目标,即历史与个人发展相融合的“意义世界”。人的精神世界将文化世界与意义世界紧密衔接,人的思维形式具有“至上”导向性,在人的认识过程中能动的经历着从对象表象想象思想智力智慧的飞跃,实现人思想和实践在层次上的超越。同时,人的认识过程也是一种辩证运动,在复杂多向的思维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方向决定了人的主流思想。人生存在生活世界之中,既要“自在”、“自为”的进行生产生活活动,满足作为自然人的生产生活目标,也要通过创造性的历史活动,追求作为社会人的更高的物质和精神目标。人们在认识活动的飞跃中,实现对已知的常识、科学及哲学的思想前提批判和超越,并通过思想上的革新创建自己的精神家园,这是理想信念产生的动力源泉,亦是推进人类生活变成理想现实的自觉性历史活动。

(2)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现代解读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作为社会实践的产物,理想信念必然要受到社会生活和人的主体影响。理想信念在不同时空和主w下,其会体现出不尽相同的内涵和特征。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社会发展、民族振兴的中坚力量,其理想信念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息息相关。当今社会环境复杂多变,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以及交往信息化等时代背景,给大学生的思想带来了物本位、人本位及器本位(“器”是具化的表象,倾向于工具理性)等取向影响。在积极和消极双重影响下,大学生理想信念在形成过程中出现了如自主性与依赖性并存、务实性与功利性并存以及模糊性与矛盾性并存等复合性特点,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带来了新挑战。大学生主体的理想信念体系是一个复杂多层的系统,“从层次上划分,包括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等;从时序上划分,包括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等;从对象上划分,包括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从内容上划分,包括政治理想、道德理想及生活理想等。”概言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就是以理想信念教育内容为核心,以大学生群体为主体的思想教育实践活动,理想信念教育效果决定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传统文化融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价值审视

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人在生存发展活动中形成的主客体间某种特定关系,是人们开展对象性活动过程中追求的永恒主题。在价值关系中,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主体受客体作用,客体为主体所用,在相互作用中达到主客体生存与发展相一致,进而获得价值。从价值论的角度审视,将大学生和传统文化分别视为价值关系中主体和客体,在当今社会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重要引领作用。

1.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具有动力价值

传统文化实质是历史沿承的民族文化,具有丰富、宝贵的民族精神资源,在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未来也将发挥重要影响。中华民族精神如坚韧自强的主体精神、崇尚和谐的大同理想以及顾全整体的价值取向等特质,使中华人民在任何社会历史时期都怀揣坚定的民族自信。在讲话中指出“中国人独特而悠久的精神世界,让中国人具有很强的民族自信心,也培育了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当今社会,市场经济利益驱动、信息技术瞬息万变、多元文化纷至激荡,以及高等教育扩招带来的生存压力,无不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因此,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首先任务是要建立起理论自信,引导大学生自觉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

2.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理论具有整合价值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而中国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提供了重要转化资源。马克思主义认为,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取决于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程度。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只有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才能获得生命力和影响力。理想信念教育内在的层次性结构决定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复杂的内容体系。在教育内容上既要以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支撑,也要借鉴古今中外哲学、社会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及心理学等学科知识为借鉴,如果不能适应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精神状态,就不可能在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中发挥作用。在文化与理论的交融过程中,势必发生矛盾与冲突,如何使外来文化适应、融入本土文化是关键所在。中华传统文化作为我国的母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汤因比曾指出“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上、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而传统文化整合外来文化和理论的过程,同时也是自身现代化转向的过程,只有现代化的传统文化内容和中国化的外来文化内容相结合,才能够实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内容体系的合理化和科学化。

3.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践具有引导价值

“90后”大学生受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理想呈现出矛盾性、多变性和差异性的特点,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和价值观念日趋多样化,只有“对他们的较低层次的职业理想、生活理想、道德理想及较高层次的政治理想、共同理想进行调适”,引导他们正确应对个体生存压力和外界影响因素,引导他们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理想可以分为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二者间的矛盾关系,归根究底是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之间的地位冲突。任何民族文化都具有独特的价值观念,这也决定了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关于个人与社会、局部与整体利益关系处理的深刻论述,注重以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至上为前提,在此基础上,强调个人合理利益的实现,这对当代大学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理想关系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引导大学生将个人的成长奋斗目标与社会理想相结合,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最高旨归。要实现这一教育目标,就必须根据大学生主体特点和实际需要,融入“潜移默化”的传统教化理念,促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生活化,顺应大学生个体内在规律,解决理想信念教育主渠道、主阵地脱离大学生生活实际的瓶颈问题,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

三、传统文化融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现路径

传统文化要融入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之中,有针对性的解决和改进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瓶颈问题,可以主要从融入的内容、方式和接受效度方面进行讨论和探索。

1.融入内容:主导价值理论与人文主题思想相结合

近年来,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的比重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中逐年增加,而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的主要侧重点为主导价值理论。2005年“两课”改革方案贯彻以来,理想信念教育内容在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中有不同侧面的体现,主要包括思想、道德、法制、历史、国情、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内容,这些内容向大学生传递了主流意识形态。大学生理想信念不会自觉产生和形成,必须要有理论的支撑,主导价值理论内容的传授。系统的理论学习,能够帮助大学生明确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加强调节各阶段理想目标和辨识复杂社会环境因素的能力。虽然,理想信念教育内容多分散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内容之中,但其取得的教育效果仍是不可置否的。当然,系统传授的理论教育内容仍存在着“不上”即缺少学术理论支撑体系、“不下”即脱离大学生实际需要、“不通”即理论对实践缺少针对性以及“不专”即缺少专门化课程设置及教材等主要问题。

2.融入方式:显性阵地灌输与隐性途径感染相结合

“隐性”与“显性”相对应,指潜在、隐蔽、不被明确感知,这里“隐性途径”概念的提出源自美国社会学家杰克逊的“隐性课程”理念。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理想信念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始终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然而,随着教育环境和对象日益复杂化,显性主渠道、主阵地的灌输式教育逐渐出现滞后局面,针对性和实效性相对弱化。党和国家在强调理想信念教育主渠道教育主导地位的同时,也提倡创新方式方法,重视实践育人功能,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时代感和针对性。从哲学角度来看,在人认识的辩证过程中,非理性因素与理性因素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非理性因素与理性因素达成一致时,前者会促进后者的发展,相反则会起到反作用。理想因素往往被显性感知,而非理性因素则是隐性感知。在古今中外的德育思想史中,对非理性因素的重视体现在对“生活即德育”理想境界的追求,外界环境及实践活动对人思想观念的变化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传递的是高度概括的理性知识,而通过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校园文化乃至网络生活等途径传递的是实践体悟的感性知识。传统文化要有效融入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之中,既要注重依托主渠道、主阵地开展传统文化灌输教育,让大学生系统学习和了解民族文化知识,也要促使社会、家庭和学校三方形成合力,强化利用交叉学科渗透、校园文化熏陶、网络氛围营造等途径,形成传统文化教育环境渗透合力,“潜移默化”的将传统文化融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全过程。

3.融入效度:主体认知传授与对象认同接受相结合

在《辞海》中,“传授”一词被解释为“教给别人知识、技艺、经验等”,“接受”一词被解释为“对事物容纳而不拒绝”,从教育的视角理解,二者侧重的意义角度不同,前者是指教育者单向的知识传递行为,后者是指教育对象对知识获取主动、积极的态度。关于“接受”理论的研究源于解释学本文理解论,自80年代传入中国以来,就引起了社会科学领域的关注,学者们纷纷从哲学、美学、心理学等学科视角进行探索研究。在思想政治教育学领域,张耀灿、郑永廷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是指发生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内的接受活动,它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接收主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接收主体出于自身的需要,在环境作用影响下通过某些中介对接受客体进行反映、选择、整合、内化、外化等多环节构成的、连续的、完整的活动过程。”这些研究成果为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接受问题研究提供了有益借鉴。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在效度反馈上仍侧重于“传授”层面,对大学生主体接受程度关注欠缺。传统文化要有效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全过程,不仅要以传统文化内容的传授效度为标准,更要强化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过程中对其的接受程度。遵循一般接受运行机理模型规律,可以将大学生视为接受主体、教育者视为传授主体、传统文化内容视为接受客体、传授的途郊霸靥迨游接受介体、外部环境与氛围视为接受环体,这五个基本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接受机制。推进接受机制的科学运行,有助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真正形成思想认同,并做到内化于心和外化于行,切实实现传统文化对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的深远价值。

参考文献

[1] .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03(2).

[2] 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下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686 .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4] 王易,宋友文.新形势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4):57-60.

[5] .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4-04-02(2).

[6] .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2).

[7] [英]阿・汤因比,[日]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M].荀春生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294.

[8] 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68.

论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 融合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所谓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的融合,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发展。根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来划分,这种融合可以分为学术和实践两个层面。两者融合不仅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需要,也是促进中国人民健全发展和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需要。同时,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融合是可能和必要的。从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的本身看,尽管两者不尽相同,存在显著差异,但是也可以看出两者并不是明显对立的。显而易见,两者是存在互补性和一致性的,是可以融合起来的。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主要是指在我国实际和当下时代精神的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基础上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发展。利用马克思主义解析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融合的实质是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所谓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不只是单纯继承,还包括对其进一步的发展。可以说,继承是利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内容和思想,发展是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精神对已经继承的文化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发挥,最终将其上升到马克思主义高度,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容。

融合的两个主要层面。鉴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可以分为学术层面和实践层面的中国化,并且每一个层面中都包括了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所以,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的融合也对应地分为实践和学术两个层面的融合。

实践层面的融合就是在两者的结合过程中,融合动力始终是实践需要,融合的目标始终是更好的指导实践的进行。这样的融合大多都是从实践方案的指定开始,随着方案进行而不断深入,最后总结实践经验。

学术层面的融合就是两者的有机结合,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利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对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发展,而不同于国外哲学,民族化的中国哲学是其核心建构。

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必要性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是中国现实的需要。我国社会现实需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融合,对社会意识建构进行反映,并且还映射了我国社会现实,因此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是我国社会现实的需要。从当下看,改善我国社会现实需要不断加强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社会文明以及精神文明、物质文明这五方面的建设。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人,必须要身心协调才可以健康发展。若只看重肉体,只有物欲的人无异于行尸走肉;若只看重精神追求,物质生活得不到改善和提高,就是苦行僧,显然没有物质生活的保证而只片面强调精神层次都是空谈。可见,健全的人生必须是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协调统一。精神世界是非理性和理性的协调统一。理性和非理性是相互关联的情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过程中是离不开意志作用的,意志与理性的引导和控制是息息相关的。

可以说,健全的人生就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有机统一,也是非理性和理性的统一。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文化,对人的指导是各有千秋的。所以,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和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实现两者的对立统一,对于我国人民的健全发展都是有重要意义的。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是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需要。现代化指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个方面的现代化。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离不开文化建设的现代化,当然要包括我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显而易见,我国传统文化顺利实现现代化转变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一般来说涉及到下面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都与马克思主义紧密相连。

一方面,传统文化要怎么去实现现代化的转变。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我国传统文化是对立统一的。从对立的角度看,我国传统文化缺少民主,这与现代文化相冲突。比如,现代文化提倡独立自主的人格而传统文化通常造就奴性人格。而换一个角度看,把传统文化进行一定程度的现代化转变或者改造之后与现代化思想是一致的。我国现代化建设离不开物质基础,当然也离不开历史文化基础。显然现代化建设是不可能架空历史文化而存在的。立足于时代特征,利用辩证唯物主义来看待传统文化,不难看出传统文化对我国现代建设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也决定了其实现现代化转变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实现现代化转变的根本路径就是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的融合。“历史上任何的思想都不是绝对正确的,都有其局限性。即便是最精华部分也要实现现代的诠释。”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变不是文化复古,而是结合时代精神和马克思主义进行自我完善和更新。

可见,马克思主义和我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或者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变,两者其实可以归为一个过程,都统一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致性和互补性

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部分,尽管它们具有一些差异,但是两者不存在根本冲突,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并且,因为两者所产生的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等原因,所以两者具有特定的特点,研究问题的侧重点不一样决定了两者具有一定互补性。这样的一致性和互补性也是其融合的依据。然而,对它们的认识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过程。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认识和方法论,都会对两者产生不一样的评价。同时,伴随着人们对马克思主义认识的不断深刻和对传统文化看法的逐渐成熟,也将会加深对两者之间互补性和一致性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致性。两者的一致性主要体现是在哲学层面的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等方面,同时,两者追求的最高社会理想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致的。

首先,两者具有一致的知行观。两者的认识论具有各自独特性,也有一定相同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强调悟性,也看重从经验到理性的认知。传统文化中把这样的认知叫做“思虑”和“见闻”,对应于从感性到理性的思维。传统文化中是不存在“真理”这种说法的,取而代之的是“真知”一词。孔子并没有对真知的判断直接下过论断,但是可以从论语中体验到,“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可见孔子对于真知的见解是客观认识,而不是来自固执和臆测。孔子认为“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也就是说人们的认知是和仁德对应的,仁德是判断真知的重要依据。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人们的认识要经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理性认识是对感性认识的判断和提取,高于感性认识。

其次,两者的历史观是一致的。传统文化讲究“通古今之变”。这就是说要从社会历史的发展来总结经验和教训,从而实现对历史的认识。传统文化历史观可以归结为三点,历史在发展还是在退化、历史发展动力和规律、历史发展中经济和道德的关系。而唯物史观的观点是人类社会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以及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不断矛盾中推进的。因为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导致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

最后,两者的最高社会理想是一致的。马克思主义的理想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而传统文化的憧憬是大同世界,两者有一定的一致性。郭沫若的《马克思进文庙》一书中利用文学技巧表达了大同理想和共产主义的一致性。孔子在文庙见到马克思对其惊叹道,“你的理想社会和我的大同世界真是不谋而合。”大同理想突出特点是公平,与共产主义是相通的。这些一致性使得中国人民在感情上可以更加积极地去学习马克思主义,这样就使得我国传统的大同理想成为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心理基础。

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互补性。一是传统文化中的某些内容刚好可以作为马克思主义的补充,二是马克思主义也可以对传统文化进行补充。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可以全面地表达人的认识过程、理性思维和检验真理的标准等内容。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比较缺乏对于人,这一认识主体的修养对于获得正确的认识的探索。然而,这点恰恰是我国传统哲学的长处。在现实社会中,我们通常都会感受到人作为认识主体的社会立场、心理情绪和道德标准等方面,对于正确认知的养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当今社会,我们通常会受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些影响,受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某种框架结构的束缚,忽略我国传统哲学对于认识主体的研究成果。当下,我们应当在时代的制高点,从新的角度来挖掘我国传统哲学的认识论,然后提炼和升华其中的主体修养哲学论,从而发展和丰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规律

所谓规律,指现象或者事物之间存在的必然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这种规律不能被消灭也不能被创造。人们去分析和研究事物的规律,只能从事物或者这一过程的以往事实中去概括和提取,然后再分析事物或者过程的不同要素之间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去发现其中的规律。

要分析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融合的规律,就必须紧紧把握马克思主义和我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这些珍贵历史,对这一历史进行仔细分析可以看出两者存在内在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回顾这百年历史不难看出,两者融合的过程,是和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过程一致的。这一伟大进程,实质上就是中国共产党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作为思想武器,利用传统文化、西方先进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来总结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从而实现符合我国国情的理论的建立,逐渐在引领实践方案制定、总结实践经验和推动实践顺利展开等方面实现两者的融合。

两者融合与现实需要相适应的规律。马克思主义和我国传统文化一样都是对社会意识的反映,是一种社会形态。虽然表面上看,两者的融合是思想理论来创造活动,但是这样的过程不是随意的,不是天马行空的。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挥一定的主观能动性,然而主观能动性是有前提的,就是牢牢把握我国的现实需求,以前、现在、将来都必须这样,也可以说是我们必须尊重客观实际。反之,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过程就难免会出现一些与正确方向的偏离。毕竟,任何的理论去创造活动的行为都是对社会存在的某种反映,是社会意识的创造活动。我们无法去判断一个人是不是以自己观点为根据,就像我们也无法以这个特殊时代的集体意志作为根据来评论这个时代。但是,想要去追求意识的解释就必须从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矛盾的角度去探索。毕竟,社会存在决定着社会意识,而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马克思主义同传统文化融合的过程,本质上就是对我国社会现实的认识过程。两者在学术上的融合也必须要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必须立足于现实,离开现实的融合是无法进行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就是要按照事物基本现实来唯物地看待历史。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若是脱离社会现实,不把融合建立在社会现实基础上,这种忽略历史面目去认识历史的行为就犯了历史唯心主义的错误。可见,两者的融合必须扎根于我国的社会现实,必须与我国的现实需要互相适应,显然,这才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基本规律。

马克思主义主导两者融合的规律。学术界对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过程中谁占主导地位,谁消化了谁的问题始终充满争论。一些研究我国传统文化的学者始终坚持要在民族文化的立场,坚持中体西用,坚持反对马克思主义来主导我国传统文化,反对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的比较。两者都是各有所长,这样的比较是没有意义的。

笔者认为,尽管两者各有所长是客观事实,但是不能因为此就断定两者不存在优劣。两种文化的各有所长主要是说两种文化内容,而两者种文化优劣主要是对内在精神气质来说的。文化的内在气质一般体现在价值性、实践性和科学性三个方面。显然,谁具有更强大的实践性、价值性和科学性,谁就具有优势,这样的明显优势就决定了其在两者融合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两者融合的规律反映的内容必须要坚持科学的观点、立场和方法,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这种坚持科学的价值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主导地位的规律是文化发展过程中不同文化交流的一般规律。到现在为止,纵观人类丰富的思想文化,马克思主义具有绝对优势,集中表现了科学的方法论、价值观和世界观。其实,不只是马克思主义同我国传统文化的融合,马克思主义同任何一种文化的融合都必须占据主导地位。只有这样才可能得出具有真正意义上科学的成果,才可以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迄今,还未发现一种在实践性、科学性、价值性,以及在三个方面统一的角度上可以超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党的学风影响两者融合的规律。因为党的所有工作都会受到学风的影响,所以若是学风正就会大大促进党的事业推进,反之,若是学风不正,势必会对党的事业产生严重不良影响。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这一过程理所应当属于党的工作范围,并且这一工作受党的学风的影响更大。毕竟,在党的各项工作建设过程中,思想建设与学风关系最为紧密和直接,所以,学风势必会影响到两者的融合过程。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过程中的又一条规律。同时,在这两种文化的融合过程中,学风建设实际上也是主体的素质问题。只不过不是前面说到的个体的素质,而是群体角度的主体素质。

结语

自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利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把马克思主义和我国基本国情相结合,逐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而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新时代,我们更需要将马克思主义和我国实际进行有机结合,尤其是传统文化的结合,从而探索出具有我国特点的理论表达,并且使得我国人民可以利用科学理论来武装自己。随着我国伟大实践过程的不断推进,将大大丰富马克思主义内涵,并且在此基础上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的一定创新,使马克思主义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入而彰显新的生机。

(作者为大连海事大学副教授)

论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传统文化;多元一体教育;差异;多样;共识

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7)05―0132―06

在文化教育方面,我国民族教育长期以来重现代轻传统,重西方轻本土。民族传统文化受到忽视――汉族传统文化如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尤甚。另一方面,不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负面因素对民族文化发展和社会发展造成很大的消极影响,如何在汲取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营养的基础上,吸收当代国内和世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促进民族文化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也是摆在民族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2006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这一科学论断高屋建瓴,为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包括民族文化教育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一、我国当前教育中民族文化教育的缺位与西方多元文化教育对我们的启示

(一)我国当前教育中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缺位

1、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缺位

近代以来的我国教育,是在批判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使国人逐渐认识到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的落后性,从洋务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人掀起了一个又一个向西方学习的高潮。从某种意义上说,改革开放也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中国人开始的又一次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文化知识的运动。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意义。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特别是文化的竞争。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建设上的成就举世瞩目,但在文化发展方面却还存在许多问题。要想提升中华民族文化在国际的竞争力,既要有开阔的胸怀,积极学习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又要立足本国本土,汲取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话虽然有些片面,却也给人深刻的启示。然而当前我国学校教育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不够,课程中反映传统文化的内容很少,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期望。近年来群众性传统文化教育热潮不断高涨。“孟母堂”事件固然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但是群众对传统文化的渴求,却于此可见一斑。在全球化浪潮面前,如何发展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使中华民族文化成为全球多元文化中有重要影响的“一元”,是时代摆在民族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2、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缺位

我国当前学校教育课程中也有一些传统文化内容,不过基本上都是汉族传统文化。所以我国目前教育之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缺位,表现最严重的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缺位――当然汉族传统文化的缺位也不容忽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可以通过三种方式。一是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教育,二是宗教场所教育,三是学校教育。当前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宗教场所虽然仍然对少数民族儿童的传统文化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社会急剧转型的时代背景下,社会生活、家庭生活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它们对传统文化既有传承的一面,也有消解的一面,不再是传统文化当然的理想教育场所;宗教教育在如何适应时展方面,面临着诸多难题。由于学校课程具有文化选择、整合和创新的功能,因此学校教育在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方面,应该发挥主导性作用。然而我国课程政策长期以来执行中央集权模式,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不能进入学校课程体系,不能从无意识的感性层面上升到有意识的理性层面,其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我国教育中最能体现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目前只有“双语教学”。而就是双语教学的效果也不容乐观。据,《中国青年报报》:“在我国现存900多万满族人口中,会说满语的仅有黑龙江齐齐哈尔三家子满族村的一些老人,且已不足百人!这些老人一旦故去,满语口语将从世界上消亡。”一部分少数民族群众不喜欢将子女送入学校,而是送入寺庙、清真寺等宗教场所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和宗教教育。学校教育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缺位,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二)西方多元文化教育及其对我国民族教育的启示

1、多元文化教育产生于上世纪60年代美国的“公民权利运动”,结果对种族族群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此后,多元文化教育思潮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西方移民国家,发展到中国、印度等东方传统的多民族国家,成为一种世界性进步教育理念。少数民族文化等非主流文化在教育中的权利和地位问题受到普遍关注。尽管多元文化教育是一个很有歧义的概念,但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学者们对这一概念的理解趋于一致:“多元文化教育应使所有学生(不仅是少数民族学生),不论其性别、种族、宗教、语言、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别,认识和理解社会中的各种文化包括学生自身所述的文化,以及具有普遍性的为各民族共享的国家主流文化。多元文化教育必须帮助学生获得在国家主流文化中生存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同时也要帮助学生在本民族亚文化和其他少数民族文化中生存所需要的能力。”

2、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启示我们,要重视民族传统文化教育。马克思指出:“人类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这一点也适合于汉族教育和整个中华民族文化教育。从世界范围来看,少数民族文化、汉族文化与整个中华民族文化都是世界多元文化的一部分。在当代西方强势文化影响的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汉族文化与整个中华民族文化都存在一个如何继承传统和保持民族文化特色的问题。无论是少数民族还是汉族的传统文化教育,都需要受到足够的重视。

二、西方多元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教育”理论的提出

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从提出以来,对它的批评就从未间断。最激烈的批评是多元文化教育可能导致族群的对立和国家的分裂。民族传统文化的落后性与现代科技文化之间也存在矛盾,多元文化主 义为民族传统文化的抱残守缺提供了理论支持,导致多元文化教育与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之间“一直存在着紧张与矛盾。特另0是在市场经济的社会里,多元文化教育的这种双重钳制状态还没有破解良策。”从上述关于多元文化教育的定义来看,多元文化教育虽然在字面上只强调“多元”,但在具体内容上它既强调要帮助学生发展在本民族亚文化中生存所需要的能力,也强调帮助学生发展在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国家主流文化乃至世界主流文化中生存的能力,因此并不会必然地导致族群的对立和国家的分裂,也不会必然地导致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上述问题的出现,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很重要的一条是“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缺乏一个能够全面整合与代表其基本思想的名称。孔子有句名言:“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行。”(论语・子路篇)片面的理论名称导致对理论的片面理解,从而导致片面的实践。

在西方多元文化教育思想的启发下,我国一些民族教育学者根据著名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教育”理论。“中华民族多元文化一体教育在注重国家一体教育的同时,提倡和发扬各少数民族的文化教育传统,并通过这种多元的文化教育发展少数民族的文化教育事业,通过国家的一体教育来确保少数民族享有现代教育的权利,增强中华民族各民族的凝聚力。”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教育”理论的这个概念界定来看,与上述西方多元一体教育的概念界定并无太大的区别,两者都注意到民族传统文化与国家、世界主流文化两者的辩证关系,重视这两方面的教育而不是“一边倒”。但是从字面上来看,我国“多元一体教育”理论在强调“多元教育”的同时,旗帜鲜明地提出“一体教育”,从而避免了对这一理论因为望文生义而可能产生的误解。

三、“多元一体教育”的实质是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发展共识

“多元一体教育”既提倡文化教育的多元性,又旗帜鲜明地强调文化教育的一体性,从而避免了对这一理论的望文生义和片面理解。可是,“多元”的实质是什么?“一体”的实质又是什么?如果不对“多元一体教育”的实质做出明确的界定,人们对这一理论的理解也还是会很容易地停留在字面上,过多地感受到“多”与“一”的对立而不是二者的统一,虽然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在实践中,也会形成忽左忽右,忽“多”忽“一”的钟摆现象,容易走向某个极端。

我们认为,《决定》提出的“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使我们“多元一体教育”理论的实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决定》为“多元一体教育”理论和我国民族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一)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发展共识的必要性

1、为什么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

“差异”包括“差距”和“异质”两个方面。各民族文化之间既有因为历史原因和现实地理、经济等原因造成的差距性,也有因此而来的一定的异质性。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差距是应该逐渐缩小直至消除的,而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异质则不一定要消除――相互冲突的文化异质固然需要努力加以协调或消除,而有些文化异质并不必然导致矛盾和冲突,这样的文化异质不仅不应该消除,而且应该加以鼓励和发展。这种并不必然导致矛盾和冲突的文化异质性,就是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就是要在文化发展和教育发展过程中承认差距,稳步缩小和消除差距,同时要包容多样,使各种民族文化都能获得良好的发展。

2、为什么要发展共识?

“发展共识”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不同文化之间要发展共识,以适应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适应世界全球化发展的需要。只有文化的多样,没有文化的共识,民族间和国际间的和谐发展就无从谈起,到处将充满冲突和战争。二是要发展对“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发展共识”这一文化和谐发展观的共识,发展对“多元一体文化”和“多元一体教育”的共识。只有对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形成社会共识,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才有可能得到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多样”与“共识”的关系

1、“共识”会促进“多样”的发展

首先,“共识”这一概念本身就包含对差异和多样的承认和尊重。共识,顾名思义就是共同认识,它是不同认识主体在追求价值与真理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普遍性的共同看法;共识的基本内涵和特性有:普遍共同性、求同存异性、妥协让步性;可以区分为不同的范围和层次:全球共识、国家共识、民族共识、阶级共识和个体共识。其次,如上所述,“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本身也可以成为一种共识。这样的共识不仅不会压制多样化发展,而且本身就主张和促进多样化发展。

2、“多样”也会促进“共识”的发展

“共识”是“多样”的重叠,“多样”越发展,重叠的面积越大,“共识”的范围越大,程度越深。相反,“多样”的发展程度越低,共识可以重叠的范围也就越小,程度也就越低。要不满足于低水平的共识,就要不断发展多样,从而在更高水平,更大范围形成和发展共识。

3、“共识”要以“多样”为基础。“多样”要以“共识”为指导

没有“多样”的共识,就会窒息发展的源泉;没有“共识”的“多样”,必然导致冲突和分裂。所以要通过教育等途径鼓励和支持文化的多样化的发展,在多样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共识,又要以已经形成的共识指导民族文化和民族教育的发展,把已经形成的共识渗透到民族文化和民族教育的内容中去。在“多样”的基础上发展“共识”,在“共识”的指导下发展“多样”。

(三)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发展共识,促进“多元一体教育”发展的方法

1、通过发展多元文化教育,发展民族共识。要认真挖掘各个民族传统文化中具有共识性的文化教育资源,通过多元文化教育,进行中华民族共识教育:

其一,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教育各族人民,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不断增强各族青少年儿童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坚持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教育青少年,使他们具有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这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最大利益,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最大共识之一。包括汉族在内的各民族传统文化都有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相通相容的传统文化资源,都有与现代科技文化发展和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某些积极因素。应该充分挖掘这些资源和因素,使中华民族共识教育扎根在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中,从而更有成效。此外还要重视全球“共识”教育。

论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中国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立足并结合中国实践,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成为人民所接受的、具有时代特征的符合中国实际的理论的过程。[1]而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实际”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这一过程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交流融合的过程。[2]当下我国面临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价值观渗透,本国先进文化建设任务艰巨的环境,这要求我们必须重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问题,通过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来指导实践。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必要性

在继承和汲取人类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把握了世界历史和规律,它不是某个国家特定的理论,而是全世界的科学理论,因而具有普遍性。

Alpha

正如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一旦离开了后者前者就不存在一样,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世界性的科学理论,必须与一个具体的民族形式相结合,才不至于流于空说。对此,恩格斯曾经指出:“……在这方面,这个党必须在运动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它必须完全脱下它的外国服装,必须成为彻底美国化的党。”[3]恩格斯的观点表明马克思主义要想扎根于一个国家并发挥其先进引导作用,就必须结合这个国家的传统文化,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本国的历史和民族的特征结合起来。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可能性

(一)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都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包容性,倡导和而不同,以产生于“百家争鸣”时期的儒家学说为其代表,具有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和兼容性。中国传统文化还具有开放性,从东学西渐到西学东渐,都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其他外来文化的兼容并包。马克思主义的包容性体现在它研究客观世界一切事物发展的规律,吸收了人类文化的一切积极成果,对其他思想进行批判的吸收,而非排斥。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体现在其理论体系形成后,会根据社会的变化发展,不断吸取其他新思想中的有益成分以丰富发展自己理论。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思想上具有相通性

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有一种亲和力,这不仅因为其本身的特性,也因为两者在思想上有着许多契合之处。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相通性。例如“天下一气”、“天下有道”,具有朴素唯物主义特点,与马克思主义所持的物质统一性理论相通,而中国的“阴阳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矛盾规律也有着共同之处。

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都具有人本思想。“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相当高的地位,如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就是对民本主义的高度概括。马克思则强调人的社会性,认为人是历史的创造者,体现了其人文关怀。因此,在人本思想方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相通性。

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相通的社会理想。马克思主义的建立共产主义的最终理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社会理想相通。虽然两者在本质上不相同,但大同思想为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想奠定了思想基础。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正确途径

(一)用中国传统文化形式解释马克思主义理论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具有独特魅力。我们要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用中国传统文化形式解释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让马克思主义原理穿上中国传统文化外衣,使其成为中国老百姓听得懂的理论,也就更为中国人民所接受。如 “实事求是”出自《汉书》的“修古好学,实事求是”。用“实事求是”这一传统文化形式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一切从实际出发思想,正是用中国传统文化形式解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活的例子。

(二)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改造中国传统文化

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改造中国传统文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改造和升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另一方面是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不迷信,不教条。

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改造中国传统文化。《三国演义》中的关羽说 “正所谓英雄造势时”,这种思想虽然承认了人可以创造历史,但认为创造历史的人只能是英雄,这是不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则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肯定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的决定力量,而不是历史中的某个人。通过此类的科学改造,我们就可以用正确的唯物史观解释历史,探究真理。

我国革命历史上几次因生搬硬套马克思主义所导致的错误的教训告诫我们,只有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将其与中国国情结合起来,抵制教条主义,才能从客观实际出发,用科学的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不断前进。

(三)培育开放兼容的世界眼光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都具有开放性和包容精神,要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就需要立足中国,面向世界,树立一种开放兼容的世界眼光,站在更高的角度把握两者的关系以促进两者的结合。加之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性的世界,全球化趋势愈加明显,这更要求我们必须走向世界,在全球化的潮流采众长,为我所用。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不是单纯地将两者机械相加,而是两者的和谐共融。通过我国的传统文化来吸收马克思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来改造中国文化,从而形成一套适合中国发展的、有利于中国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参考文献:

[1]陈方刘.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

[2]陈方刘,徐兵.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路径研究述评[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8,31(1).

论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篇8

一、英国经验主义文化传统及其发展我们可以看到英国的文化传统对教学论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

提到英国的文化传统,人们马上会想到他们的保守性格、贵下几个方面:

族精神、绅士文化等,以上这些特色的确从某些http://方面体现了英国第一,教学价值取向。文化传统与教学价值取向之间是相

的文化传统。从哲学观的角度分析,英国的文化传统集中体现互影响、相互依存的统一体。一方面,一个国家的教学思想在其

为经验主义。英国人习惯于用理性的经验主义思维方式看待自远古萌芽期便被打上了文化传统的烙印,体现出一种特有的文

然、社会和人生,进而形成了本国所特有的文化传统,即经验主化精神气质。也就是说,教学论是一定文化传统的反映,文化传

义的文化传统。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统决定着教学论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一定价值取向制约下

第一,崇尚经验、注重传统。在英国文化传统中,他们不崇的教学思想对先前的文化传统起着选择、传递、创新的功能,并

拜权威,他们强调经验,否认任何天赋的生而具有的知识,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规范着其后文化发展的大致方向。所

一切知识均从经验得来,未经实践检验的理论或知识,其效果是以,离开文化传统,教育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未知的、不可靠的,也使得他们很少标新立异。时至今日,许多崇尚经验、注重传统、守成渐进的文化传统决定了英国的教

古老的制度和观念仍然盛行,即使要进行革新,也要披上传统的育目的是培养高贵而有才干的统治者,即绅士。这种教育的精

外衣,或者到传统中去寻找依据。英性质决定了其教育以人文学科为主的教学价值取向,即崇尚

第二,稳重守成、务实渐进。崇尚经验、注重传统决定了英古典人文精神,讲求高雅;重视人文教育,轻视科技知识;重视理

国人在处理问题时必然表现出理智冷静、务实求稳的性格特论,轻视实用技艺。受这种思想的影响,英国整个教育价值观体

征。在英国,“保守”这个词并不意味着开历史倒车,也不意味着系中都具有明显的重学术知识、轻实用知识,重理论、轻实践的

抗拒历史,而是指尽可能地保持某个事物的本然,在不得不进行倾向。英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在学校教育上偏重古典

变革时,也会将其幅度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在英国历史贵族性的人文课程,因为在教师和家长心目中,学术性课程的地

上,不管是其政治经济改革还是教育改革,都很少看到有大起大位比非学术性课程的地位要高。在中学结束学生分流过程中,

落、暴风骤雨式的历史场面。守成渐进不仅是英国人的一种行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可以进入专门的培养学术性人才的公学或文

为方式,而且慢慢也成了他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价值取向。法学校,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则只能在综合中学或现代中学,学

第三,贵族精神、绅士文化。英国历史上,贵族制的影响强习应用方面的职业技术知识。在英国许多大学的专业设置上也

大而持久,贵族等级制在英国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贵族表现了这种重学术的价值观倾向,比如在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

所崇尚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勇敢、公正、理智、自制等品行,优势学科往往是一些学术性的学科。

甚至其言谈举止、生活方式等都成了一种感召力,成为英国各阶第二,教学目的。英国自中世纪以来一直倡导建立一种贵

层大众向上流社会看齐的主要标准和价值取向。时至今日,昔族社会,贵族精神、绅士风度己成了英国的主导文化,英国贵族

日的贵族概念已经演化为现在人们观念中的一种绅士风度,绅文化的核心便是绅士文化。早在

17世纪后期,英国教育家洛克

士成为英国人的理想人格。彬彬有礼、温文尔雅、矜持寡言,光就提出“绅士”必须是“有德行、有用、能干的人”,或者说,人必须

明磊落,举止庄重、含蓄自尊等都是绅士风度的外在表现。具有的四种品性,即“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这就决定了英国

二、英国传统文化对教学论的影响学校的教学目的。英国的教学目的更多是促进学生在智力方面

人无可避免地生活在既成的文化环境中,传统文化无疑对的发展,培养学生所谓的“绅士风度”。各级各类学校在学科教

现实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历史形成的经验主义文化传统对英学过程中都强调学生智力的发展和品德的培养,反对单纯传授

国人的民族性格和思维方式有着一定的影响,对英国近现代教知识。学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重视用人文精神陶冶学生,同时,

育发展与变革同样有着重要的影响。纵观英国的教育发展史,为了培养学生在日后能适应社会的需求,也注重培养他们独立

自主地生活、工作能力。注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公民

意识,如诚实、勇敢、坚强等的性格特征。

第三,课程设置。英国是一个崇尚经验、注重传统文化的国

家。正因为他们对传统文化极度重视,决定了他们在课堂课程

设置上一度偏重古典贵族性的人文课程,自然科学则往往在一

定范围内被视为“二类”学科,没有人文学科那样受大家青睐。

传统正规学校强调课程的古典性和人文性,开设的课程是从古

转贴于 http://

希腊罗马文化中继承下来的“自由七艺”发展而来,所以,科技教

育只能游离于学校教育之外,难以进入公学和大学。直到

20世

纪http://

6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英国才开始

慢慢重视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虽说科学教育慢慢得到大家重

视,但人文社会科学在课堂教学中依旧保留了它应有的地位。

英国

1988年教育改革法第一次规定了中小学义务教育的

10门

全国统一课程,其中包括3门核心课程(分别是数学、语文和英语)

7门基础课程(分别是历史、地理、工艺、音乐、艺术、体育和外

语)。从中也能看出人文性课程依然在课程设置中占很大比重。

第四,教学方法。受英国传统教育中教学目的的影响,英国

中小学的办学宗旨无一例外地把开发学生的潜能放在第一位,

无论是在教学方法还是在教学管理上都体现出了灵活多样的特

点。在教学中强调感性经验,重视对学生的感官进行训练,注重

直观教学以及对学生的好奇心、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的培

养。在英国的传统教育中,长期以来没有全国统一性的课程和

教学大纲,各个地方和学校在课程设置与安排上有很大的灵活

性。教师在课程设置、教材和教学方法选用以及开展教学评价

等方面拥有较大的自主权。英国教师很少按部就班地只根据教

材上课,更多是依据课程要求和自己对课程的理解,灵活选择授

课材料和教学方法,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都是老师们

选择材料的来源。这种在一定框架内灵活选择授课材料的做

法,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使学生每节课都有新奇感,

有利于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教师授课的风格和技巧

也各有千秋,但“任务型”教学模式始终是其授课的共同特点,即

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明确的教学任务。但更多还是强调学生

“在做中学”,强调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动手能力,目的在于可以使

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形式在课堂上完成学习任务达

到教学目标。通过在实践活动中用完成各种任务来教学,使学

生对知识体系能有一个深刻的感性认识,避免了死记硬背等低

效的学习方法。

第五,师生关系。在英国,由于长期受经验主义传统思想的

影响,注重传统,反对权威,主张教育要以培养具有理性的自制

的个体为目的。因此,学校以学生为本,注重儿童个性发展,教

师鼓励学生对权威和教条进行批判和挑战,体现了一种民主、平

等的师生关系。这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不仅体现在教师灵

活多样、平易近人的教学方法上,也体现在个性化的教学管理

上。学校和教师对学生很少有强制性的纪律约束或者学习上的

硬性规定,即使是对那些厌学、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教师的态

度仍以鼓励、帮助为主,很少批评。英国著名私立学校

summer.

hill的创办人

a.s.neill有一句名言:纪律是束缚学生发展的最大

障碍,学生天性的发展是最大的发展。他还说,对于儿童,没有

恐惧感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正是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英

国学校师生关系普遍比较和谐、融洽。

第六,教学评价。由于经验主义的教学观强调经验,不崇拜

权威;注重学生智力的提高,不把获取书本知识作为教学的最主

要目的。因此,英国中小学校在对学生的学业进行评价时,普遍

采用的是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考试分国家

考试和日常考试,国家考试是指学生从小学阶段至高中阶段需转贴于 http://

要参加的四次全国性考试,即所谓的阶段性考试。日常考试是

指由校长和任课教师根据《国家课程标准》来命题的一种考试方

式,一般为每学期一次,试题结构主要以问答、论述题为主,注重

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师一般可提前数周向学生

布置作业题目,学生可以在作业题目中任意选择一至两道题(按

教师的具体要求),在查阅大量书籍资料的基础上完成。日常考

试的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学生知识能力的发展状况,以此作为教

师调整教学内容的依据,可以根据分析结果对学生进行分层教

学指导。

三、启示和借鉴

中国与英国地处东西两半球,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相差

迥异。但是,中国与英国的文化传统也有不少相似之处,比如,

两国文化中都有保守求稳的一面,重视传统、教育都偏向人文等方

面。分析英国传统文化对教学论的影响,对于我国当前正在进

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总体来看,英国

经验主义的文化传统是其教学论发展的精神核心,在实际教学

过程中也得到了充分展现。英国在经验主义文化传统影响下的

教学论观点,如重视人文教育和学生智力的发展与培养,在教学

方法上注重直观教学,强调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动手能力,在教学

评价上注重多方面整体考察的评价方式等,都值得我们借鉴。

但客观分析来看,英国在经验主义文化传统影响下的教学论也

有着一些弊端。如http://在课程设置上过分偏重人文课程,忽视职业

技术教育;在英国中小学课堂教学中还存在教师体罚学生的现

象等。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英国传统文化理念下的教学论为

我国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一种参考和借鉴,我

们在借鉴这种教学理论时,决不能简单采取“拿来”或抛弃的做

法,应给予辩证地分析,注意扬长避短。我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

现实背景条件与西方文化传统以及历史现状存在着较大差异,

改革要取得成功,不仅应合理地吸收和借鉴别国的优秀理论成

果,以渐进的方式进行,更重要的是,要尊重本国文化传统,结合

上一篇:历史文化底蕴范文 下一篇:建筑工程市场营销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