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报道方式的革新

时间:2022-08-20 11:31:04

试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报道方式的革新

【摘要】中国改革开放的近三十年中,随着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变革与发展,新闻报道的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在20世纪80年代,深度报道大崛起;90年代,新闻报道运用西方的量化统计方法,出现了精确新闻;进入21世纪,民生新闻又大发展。本文试图对这三种报道方式做出评述,以窥探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报道方式的重大革新,并预测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改革开放;深度报道;精确报道;民生新闻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中国当代新闻报道的改革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的,随着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的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90年代初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以及传播学、信息传播理论的大普及,中国的新闻报道从内容到形式,从方式到方法,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新闻报道改革的基本动因还是时展、社会进步与受众需求。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深度报道大崛起;90年代,新闻报道运用西方的量化统计方法,出现了精确新闻;进入21世纪,民生新闻又大发展。本文试图对这三种报道方式做出评述,以窥探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报道方式的重大革新,并预测其发展趋势。

一、深度报道在中国新闻界的应用与趋势

深度报道从20世纪80年代起在中国迅速崛起,至今已成为新闻媒体加强舆论监督、增强竞争力、提升传媒品牌、扩大社会影响、吸引受众注意力的有力手段。

深度报道是题材重大、报道面宽广、全息组合、深刻透视新闻事件或社会问题、富有理性思辨的一种报道方式。[1]

深度报道的前身是解释性新闻,起源于美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的新闻学者把解释性新闻称为1929年经济危机的产物。那场席卷全美的经济危机使整个金元帝国一片混乱,美国人被打入了迷宫,不仅要求了解发生了什么事,更迫切要求了解事件的原因及其与政治、社会的关系。一些美国记者也意识到,运用客观报道手法的纯新闻已无法深入事件的深层,更无法剖析原因与揭示其影响与发展前景,这既不能满足读者要求,也违背记者的职责。于是,解释性新闻应运而生。但解释性新闻一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才在美国新闻界占统治地位,并将解释性新闻理解为:运用背景材料来分析一个新闻事件发生的原因、意义、影响、或预示发展趋势的一种新闻报道。[2]

美国的新闻学家把解释性新闻报道的产生与发展,称为新闻写作的第三次革命。第一次新闻写作革命在18世纪中期,美英等国的新闻文体从英国文学的抒情散文体束缚中解放出来,形成顺序记事的新闻文体;第二次新闻写作革命在19世纪中期,讲究导语写作、以“倒金字塔”式结构为框架的新闻报道在美国产生并风靡世界。而解释性新闻(也称深层次报道、有深度的报道)作为第三次新闻写作革命的产物,目前仍占了美国报纸的大部分版,像《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一半以上的版被解释性新闻占据。因此,《世界大百科》把解释性新闻的增加列为20世纪美国新闻事业发展的一大趋势,确有其中道理。

中国的深度报道,有人说它是“西风东渐”的舶来品。其实,不尽然。西方的解释性新闻当然对中国新闻界有很大影响,但外因还得通过内因起作用。从中国的新闻史看,20世纪初叶名记者黄远生所采写的“北京通信”,其中有一些报道如《闷葫芦之政局》、《张振武案之研究》等,实际上是我国深度报道的开端与雏形。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新闻报道实践与新闻教学实践中称之为“述评性新闻”、“研究性工作通讯”、“新闻性调查报告”还有一些带有分析议论的大通讯特写,其中相当一部分属于深度报道,只是当时大家都有这么思考与理解。

深度报道在中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迅速崛起,主要是顺应了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新形势。改革开放的年代,新事物、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需要新闻传媒做出准确的科学的解释与回答。一些复杂的经济、政治、社会的问题,光靠动态新闻增加信息量已无法解答,需要有分析解释性、评论性、调查研究性的新闻报道去解决,深度报道应运而生。 同时,新闻竞争又促进了深度报道的发展。报社考虑到报纸新闻无法与广播新闻、电视新闻争速度、抢时效、比形象生动,首先在深度报道方下功夫;随即,电台、电视台也急起直追,扬长补短,也办起深度报道栏目,因此形成了深度报道热。开风气之先的应是《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与新华通讯社,涌现了如《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有关大兴安岭火灾的“三色报道”(《红色的警告》、《黑色的咏叹》、《绿色的悲哀》)、《上海在反思中奋起》等一批深度报道。《经济日报》还在1987年组织了关于“关广梅现象”的大讨论,这种受众广泛参与的讨论式的连续报道成为报纸深度报道的新样式。其他报纸也争相响应,掀起了中国深度报道的高潮,广播电视系统也不甘落后,纷纷效法,如上海电视台的深度报道栏目《新闻透视》就是1987年7月创办的,一直坚持至今,形成了品牌。因此有学者称1987年为“深度报道年”,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确是深度报道在中国“开篇便精彩”的时期。深度报道在中国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与中国社会转型、思想解放的社会特征相呼应,也与中国新闻工作者主体意识的觉醒相关联。

中国深度报道的崛起与发展,以报纸从1985年以来深度报道大发展为依据,大致可分为1985至1991年、1992年至今两个阶段,正是顺应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轨、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两次社会转型。如果说在第一个阶段,中国的深度报道主要表现在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打破“左”的思想影响,对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进行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回顾与反思;那么第二阶段,中国的深度报道就在“舆论监督”的指导思想下,发挥更自觉积极的作用。虽然在党的十三大文件中就有“舆论监督”的提法,但真正贯彻与普及却是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后,同志在十四大报告中指出:“重视传播媒介的舆论监督,逐步完善监督机制,使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置于有效的监督之下。”1994年4月中央电视台在晚间黄金时间开办评论类的深度报道栏目《焦点访谈》,同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播深度报道栏目《新闻纵横》,都是我国主流媒体在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方的代表作。

从电视深度报道的类型看,越来越呈现多样化:除了上述的评论型电视深度报道外,1996年5月中央电视台又推出调查型深度报道栏目《新闻调查》。电视深度报道还有一种形式就是对重大新闻事件的大型现场直播(又称“大放送”),如中央电视台对香港回归祖国、澳门回归祖国、35周年国庆阅兵式、50周年国庆阅兵式的大型现场直播,以及2003年3月20日起对伊拉克战争的现场直播,有新闻事件的现场情景与进展情况、有记者、主持人、专家权威的评论与意见,而且现场感、时效性特别强烈,应是电视深度报道的一种创新模式。

目前中国的深度报道正处在活跃期,它的发展前景看好:经济领域的深度报道在数量上增加、质量上提高; 随着中国入世后“信息透明度”原则的贯彻、党的十六大以后的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调查型深度报道将有更大的发展;评论型深度报道不再局限于曝光式的批评性报道,更多的眼光投向富有建设性的议题;电视现场直播类深度报道,在应对国内外重大突发事件中,将越来越显示其“独门武器”的威力。

最后还需指出的,中国深度报道的发展,需要一大批优秀的深度报道策划人、前方记者与栏目主持人,他们的理论、法制、政策修养,业务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知识素养,作风修养,以及职业道德与体魄、心理素质等都应是一流的。而这方差距还很大,正需要中国新闻界与新闻教育界共同努力奋斗才能解决的。

二、精确新闻在中国新闻界的应用与趋势

精确新闻,或者叫精确新闻报道,精确性报道,起源于美国20世纪30年代,最早由美国记者兼学者菲利普迈耶提出。精确新闻真正发展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风行于美国20世纪70年代。

精确新闻,作为一种报道方式在中国运用与发展,则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至今在中国新闻界没有真正重视并广泛运用精确新闻,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目前,中国学者对“精确新闻”的认识也不完全一致,比较精辟的见解有:

李良荣教授认为:精确新闻,是新闻报道的一种方法,是运用社会科学方法来报道新闻。这里的“精确”一词的含义就是指数学语言。所以,精确新闻即大众媒介运用精确的数学语言来报道、分析某些新闻事件的一种方法。[3]

刘海贵教授认为:所谓精确性报道,即将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与传统的新闻报道方式融为一体的报道形式。泛指以各种问卷调查结果组合为新闻的报道形式。[4]

笔者完全同意上述的见解及其分析,并在研究生教学中,将精确新闻报道概括为:就是在一些热点难点问题方面,给公众一个量化的真实的报道方式。

精确新闻报道,不同于常规的新闻报道手法,它的显著特点为:不受新闻来源的制约,报道更加客观公正;能较全面、客观地反映民众呼声、意见;以确凿的数据、抽样调查的方法来报道、分析某些新闻事实与事件,更令人信服。

精确新闻在中国新闻界的出现,是20世纪末的事情,其发展速度缓慢,至今尚未真正普及。

《北京青年报》最早于1996年1月3日推出“公众调查”专版,上设“精确新闻”栏目。随后上海《文汇报》在1996年春节后推出《市场与消费》专版,也采用抽样调查方法报道经济新闻。

中央电视台1997年8月16日“中国财经报道”栏目与国家统计局联合推出“每周调查”栏目,也经常有精确新闻报道。央视二套的《经济半小时》,上视原《新闻观察》、现《1/7》栏目中某些节目,也属于这一类。目前,我国大众传媒上“公众调查”、“社会观察”等栏目,也往往属于这一类。

例如:1998年3月25日我国中央银行宣布第四次降低利息后,《文汇报》“WJ新闻调查网”在第一时间内抽样调查了上海220户家庭,并进行新闻分析《逾九成家庭不打算取出存款,三成多市民投资仍首选储蓄》。[5]其中一些分析可供决策部门参考,也供广大市民知晓:

“这次降息是一次微调,因而居民储蓄的实际收益未受到影响,这也是33.62%的家庭仍

将储蓄作为首先投资方向的原因……而97.12%的家庭没有取存款消费的打算,意味着消费

品市场转旺的契机还未来临。值得注意的是,在投资方向的选择中,投向证券市场(含国

债、股票、基金)的达50.87%,已超过储蓄16个百分点,表明居民金融资产的结构正在大

幅度的调整。”

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精确新闻的特点:

1、题材大多为国计民生方面的重大决策或重要问题,大多为经济新闻报道或社会发展问题的探讨。因而这类报道新闻价值、宣传价值大,传播效果好。

2、记者抽样调查的规模不大,精确性不是最严密;量化统计的数据主要来源于社会统计部门与社会科研机构。像上述案例,只抽样了220户家庭,就做出对全市居民投资意向的判断,显得论据不充分。

3、在解决社会发展的宏观问题上,可给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这些抽样调查的分析与结论,都为相关政府部门提供了制订或修订政策与措施的可靠依据与意见建议。

4、从思维逻辑看,主要运用直接推理与类比推理,较少运用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

精确新闻在中国的运用才十多年,它的显著作用表现为:在解决社会发展的宏观问题上,可给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真正反映民意社情,利于舆论监督的落实;在经济报道与科技报道中常用,成为深度报道的一种方式;具有资料、史料价值。

精确新闻的局限性则表现在:精确新闻不是万能的,有些复杂的社会事件无法量化,对于重大国内外事件、事变的经济、政治、社会、历史、文化原因的分析以及深远影响等阐述,不能借助数学语言,只能借助常用信息传播语言或论述语言;精确新闻报道需要量化统计与社会调查,时效性差,不适宜应对突发事件;同时数据枯燥,缺乏人情味,可读性差;就是数据统计也会失真失实,不一定能做到“精确”。

从整个中国新闻传媒看,精确新闻运用得不是很普及,总体水平也不高。从大多数新闻院系的新闻教学看,传播学的量化统计与社会调查方法也没有真正运用到新闻采访写作课的教学中去。精确新闻报道在中国新闻界应是大有作为的,在真正反映民意社情,利于舆论监督的落实,解决社会发展的宏观问题,给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等方面,可以发挥更切实有效的功效,新闻界还应重视与切实使用这种报道方式。

三、民生新闻的发展及其趋势

进入21世纪,特别是2003年党中央提出新闻报道“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以来,民生新闻成为我国新闻领域的一个新事物与热门话题,也成了新闻理论界的学术研讨问题。近几年无论是报纸杂志等印刷媒体,还是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体,都涌现了大量以“民生新闻”为主打的版面与栏目。在业界,创办各类民生新闻版面与栏目逐渐成为广大新闻媒体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这种广泛的民生新闻创办热潮激发了学术界对民生新闻的理论思考。据不完全统计,自2003年至今,各种刊物发表关于“民生新闻”的研讨文章已超过200篇,对“民生新闻”的认识与理解并不一致,有必要加以进一步探讨。

几乎所有论及民生新闻的文章都会或清晰或模糊地对民生新闻概念给出自己的见解,各种定义已有几十种。这里限于篇幅,恕不一一列举。

在我们理解民生新闻概念时,最困难的地方在于,民生新闻与新闻学领域里传统的按照单一标准进行划分的概念不同,它是同时存在多个标准的立体化的概念。它的内涵和外延非常丰富,而为了进一步认识它,我们需要让多个分类标准共同生效。正因为在原有的新闻专业领域里我们无法找到与民生新闻对应的分类项,才促使我们从一个崭新的视角对这一实践中的新事物进行归纳。

近来查阅2006年《中国传播学年会论文集》,发现暨南大学董天策教授的论文《民生新闻: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范式》有着独特的见解。他认为:民生新闻不是一种具体的新闻体裁,也不是一种新的新闻类型,也不仅仅是一种新的价值取向,而是题材选择上的民生内容、报道立场上的平民视角、价值取向上的民本意识、报道方式上的民众话语的有机结合所构成的一种新型新闻传播范式。[6]

把民生新闻归结为“一种平民视角的报道方式”、“一种新型新闻传播范式”,还是比较科学与切合实际的。

在以上所有这些论述中,“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被业界和学界认为是最本质、最核心的价值所在。

就整体态势而言,民生取向已经渗透到各大媒体的制作理念中,无论是民生新闻的版面与栏目,还是民生类版面与栏目,都处于蓬勃发展中。

报纸方面,开设民生新闻栏目或专版、专题的比比皆是。广播方面,不少广播电台在新闻综合频道中开设民生类节目,甚至有的电台开设了以民生新闻和民生类节目为主的专业频率。电视方面,《南京零距离》的成功经验催生了一批后来者,一时间民生新闻节目如雨后春笋,出现在各大电视台的节目表上。从实践来看,近期比较火爆的民生新闻栏目有:《新闻坊》(上海台)、《1860新闻眼》(江苏台)、《绝对现场》(江苏台)、《直播南京》(南京台)、《都市快报》(陕西台)、《第一时间》(安徽台)、《阿六头说新闻》(杭州台)、《民生直通车》(山东台)、《民生大参考》(河南台)、《都市条形码》(云南台)、《天天630》(重庆台)、《直播西安》(西安台)等等。

以上栏目都有各自清晰的栏目定位和宗旨。如作为民生新闻代表的《南京零距离》,从它的栏目名称上就可以充分感受到它的节目定位是贴近市民的生活,力求与普通南京人的生活零距离;而山东电视台公共频道60分钟的新闻栏目《民生直通车》,以百姓的诉求为立足点,以反映百姓的冷暖忧乐为己任,由主持人讲述街头巷尾的新闻为特色,在推出之后很快引起了广大电视观众的关注,在济南地区有线网的收视率最高时达到3.8%。

民生新闻节目蓬勃发展已经成为新闻领域的一道独特风景。它在“三贴近”原则的指导下,以贴近人民为定位,赢得了市场的积极反应和受众的高度评价,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在表面繁荣的大好形势下面,也隐含着不少的问题和误区:如“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一些栏目从名称上来看都很类似,有些民生新闻节目对《南京零距离》的学习到了复制模仿的地步,甚至主持人孟非的光头也成了复制的对象;一批民生新闻的信息低效率重复,缺乏新闻价值;一些报道琐碎,缺乏深度和整体把握;有的迎合低俗趣味,追求“奇”、“趣”、“腥”、“性”,节目格调不高;有的播报方式有流于调侃和媚俗的趋势。这些都是在今后的实践中需要克服和进一步探索改变的地方。

综上所述,民主新闻也有一个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的问题,并要讲究高品位的文化意蕴。这方面还有许多工作可以改进。

党的十七大以后,随着我国新一轮的解放思想、改革开放,深度报道、精确新闻、民生新闻等报道方式都有着进―步发展与革新的空间,让我们共同努力!

注释与参考文献:

[1] 张骏德,深度报道与深入采访[J],新闻大学,1988秋季号。

[2] 李良荣,西方新闻事业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3] 李良荣,西方新闻事业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4] 刘海贵《新闻采访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第255页。

[5] 《逾九成家庭不打算取出存款,三成多市民投资仍首选储蓄》,上海《文汇报》1998年3月26日。

[6] 见会议材料:《2006年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第二卷第779页。

上一篇:电视购物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下一篇:西方新闻自由与言论自由的固有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