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音乐教育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时间:2022-08-20 10:37:46

论音乐教育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由此可见,艺术教育对幼儿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实施艺术教育这一主要途径的音乐教育,在这方面发挥着一定的优势作用,它能通过艺术形象直接影响着幼儿德、智、体的全面发展。

1 音乐教育影响着幼儿的审美能力

在当前幼儿教育阶段,音乐教育包括了唱歌、韵律活动、音乐游戏和打击乐以及音乐欣赏,这些内容都是美育的内容,也是美育的主要手段。通过这些音乐活动能够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力。同时,在音乐的感染下提高了幼儿的审美能力,激发了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了他们的审美经验,促进了幼儿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建立起了健康的审美观点,使每个幼儿都真正获得了美的体验,进而达到美育的教育目的。

1.1 培养幼儿感受音乐美的能力。音乐中优美动听的旋律,会拨动幼儿心灵中的琴弦,使之产生丰富的美感体验。由于幼儿的知识、经验思维发展水平有限,这种体验往往很肤浅、不稳定,需要精心指导,因而在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美时,必须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选好音乐。幼儿的审美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等特点,他们只对生动形象、具体直观的审美对象产生兴趣、萌生美感。应选择一些符合幼儿审美特点的优秀音乐作品;二是要引导幼儿对构成音乐美的诸要素有充分的感受力。我们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让幼儿安静地倾听音乐,帮助幼儿熟悉音乐,仔细体会优美的旋律、明快的节奏、饱满的和声等,初步产生印象美;其次让幼儿边听边打节奏,培养幼儿对音乐速度、力度和节奏的感受力;最后让幼儿边听边想,使幼儿在愉快的音乐氛围中对音乐所表现的不同形象和情节进行想象,提高幼儿的兴趣,为幼儿感受、表现和创造音乐美提供表象依据。

1.2 培养幼儿表现音乐美的能力。幼儿在反复聆听、充分感受音乐的过程中逐步对音乐产生兴趣后,随即会产生强烈的表演欲望,这是由于幼儿的审美情感强烈、外露所致。我们要因势利导,启发幼儿将自己对音乐美的感受进行思维加工,用语言和动作充分展示出来,培养幼儿对音乐美的表达能力。有一次,幼儿在充分感受了《懒惰虫》音乐之后,我启发他们说一说听了音乐后有什么感觉,孩子们纷纷举手。有的说:“懒惰虫的做法不对。”这是对音乐性质(进行曲)的感受,有的说“我不想做懒惰虫”……孩子们尽情地述说着他们对音乐美的理解和感受。

1.3 培养幼儿创造音乐美的能力。随着幼儿音乐知识、经验的积累及情感的发展,他们渴望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来表现对美的感受和理解,萌生音乐的创造力。这时,我们应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和培育。我在让幼儿表演《小雨沙沙》之后,继续鼓励他们联想:小雨还可以做什么?启发幼儿创编歌词和动作,引导幼儿创编音乐节奏型、配乐器演奏……通过这些创编活动,让每个幼儿都有充分展示自己创编音乐美的机会,使幼儿逐渐从感知音乐表面形式美过渡到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在美。同时,当幼儿对音乐作品的兴趣越来越浓时,要抓住时机,设法将幼儿头脑中丰富的美感体验引入表现阶段,发展幼儿的形象思维能力,并通过启发和引导,培养幼儿对音乐美的创造能力。

2 音乐教育影响着幼儿情感的发展

音乐能够触动人的情感,美好的音乐作品能够使人振奋,能够使人感染。随着幼儿社会交往不断扩大,情感体验社会越来越丰富。通过音乐教育就能大大促进幼儿情感的健康发展,使其懂得对美好的喜爱和对丑恶的憎恨,产生同情心和自豪感。我们在班中设立了“音乐区”,其中放置了一些头饰、彩带、节奏乐器等,通过播放音乐,让孩子们自由表演、自由创作,孩子们可开心了,当响起轻快的音乐时,学生都会做自己喜欢的动作,很多人都说:“女孩比较喜欢音乐,男孩就喜欢玩。”其实不然,我发现我班的很多男孩也很喜欢音乐,但是由于平时主动参与的不多,看到女孩跳的那么好自己也就不好意思唱唱跳跳了。发现了男孩的这一特点后,我们就多为班中的男孩子创造机会,多鼓励他们,多让他们大胆表现自己,现在有很多男孩子很喜欢跟着音乐唱唱跳跳,有时还能自编许多优美的动作。我们还给幼儿提供一些废旧材料,如:易拉罐、玻璃瓶、盒子等,通过孩子自己动手制作各种打击乐器、头饰等,让孩子们在做中学、做中玩。

3 音乐教育影响着幼儿听觉、记忆的发展

幼儿学习音乐,首先是靠他的听觉得到,然后在多次视听中学会欣赏音乐,鉴别音乐,感受音乐,表达音乐。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幼儿听觉能力得到加强与提高。当然,在此过程中,幼儿不仅靠听觉学习,而且更要靠记忆来巩固。只有幼儿在记住歌词、旋律、舞蹈动作的前提下,才能学会唱歌、跳舞,才能使幼儿的记忆力得到不断发展。同时,幼儿在集体的音乐活动中,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交流也会促进记忆力的发展。培养孩子的音乐记忆力是智力发展的重要构成部分,它是创造音乐活动的基础。

4 音乐教育影响着幼儿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语言的发展

幼儿时期正是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时期,是由再造想象逐步向创造想象发展的时期。幼儿在进行内容丰富的音乐活动中,可运用想象进行创造。如:一段悠扬的旋律,幼儿可以想象成小鱼游水,鸭子嬉戏,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想象自我在大海或天空中翱游、飞翔。幼儿在想象音乐、创造音乐的同时,为了表达内心世界,他就要积极地运用语言来展现,把自己的想法体验与周围的人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加强了语言能力的发展。

在艺体教育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英国学者说过:“英国最丰富的资源不是石油,也不是煤炭,而是英国人民的想象力,而这想象力是通过艺术教育激发和发展起来的。”

总之,幼儿的成长离不开音乐,幼儿的发展需要音乐,反过来,音乐可以促进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同时音乐又是促进幼儿智力发展的重要途径。大科学家达尔文说过:“如果一个人不听音乐,很可能影响他的智力。”所以说我们可以充分利用音乐教育这一有效手段来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以音乐为手段,培养其心灵的美感,对音乐的兴趣,欣赏的能力,陶冶其美感,激发智力和创造性,以发挥音乐活动在身心两方面发展的特殊功能。

上一篇:转化思维在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下一篇:有效开发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