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初中生低血红蛋白检出率的对比分析

时间:2022-08-20 09:36:31

云南省初中生低血红蛋白检出率的对比分析

作者简介:李取惠,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研究生

摘 要:本文以2010年云南省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资料中初中生佤族、傣族低血红蛋白检出率数据为依据,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通过对云南省初中生佤族、傣族低血红蛋白检出率的统计和分析,从而发现云南省初中生佤族、傣族贫血患病情况的发生规律和特点,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为云南省教育和医疗卫生部门对少数民族地区贫血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关键词:低血红蛋白;初中生;佤族;傣族;贫血

前言

血红蛋白(HB)是反映人体血液运输氧和二氧化碳状况的重要指标,由于人体在运动中能量代谢离不开氧的及时供应和二氧化碳的尽快排出,因此血红蛋白也成了反映人体运动能力(特别指耗氧的运动能力)强弱的重要指标[1]。12岁时多数男生处于生长突增高峰,而女生大多刚来月经,在学龄上处于初中开始阶段;14岁代表青春中期,在年龄上处于初中结束阶段[2]。

缺铁性贫血是最多见的一种贫血,是指体内可用来制造血红蛋白的贮存铁已被用尽,红细胞生成障碍所致的贫肝织中缺乏可染色铁,血清铁蛋白浓度降低,血清铁浓度和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亦均降低,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研究初中学生血红蛋白对学校预防学生贫血具有一定的意义。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对参加2010年云南省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佤族、傣族中学生进行随机整群抽样,按男、女性别分成12岁、14岁两个年龄段,其中佤族学生有效样本为438人,傣族有效样本为440人,获得2010年有效总样本数为878个。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搜集和了解近年来国家和云南省地方教育、卫生、体育部门涉及学生体质尤其关于学生血红蛋白的调查报告、研究论文,在前人的基础上,加以总结完善,形成关于对云南省本地区中学生佤族、傣族贫血状况的初步认识。

1.2.2数理统计法

通过收集和整理云南省2010年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对搜集的相关资料进行分类、汇总,整理得出结果。

2.结果与分析

2.1云南省中学生傣族男女学生低血红蛋白检出率的性别比较

从表1中可以看出,云南省傣族男、女生之间在低血红蛋白检出率上没有多大差异,12岁傣族男女生检出率为0,14岁傣族男生检出率为1.28%,女生检出率为0。说明傣族学生在低血红蛋白状况上表现不明显,男生和女生比较,贫血状况也不突出。

2.2 2010年云南省佤族、傣族男生低血红蛋白检出率的比较

2010年云南省佤族、傣族男生低血红蛋白检出率有明显的差异,如表2所示,12岁佤族男生检出率为7.27%,而12岁傣族男生的检出率为0,佤族男生检出率远高于傣族男生检出率;在14岁这个年龄段,佤族男生检出率高达26.61%,已经超过了群体的20%,而傣族男生检出率仅为1.28%,两个民族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说明在云南省中学生佤族低血红蛋白状况很明显,贫血情况处于很严重的境地,远远高于中学生傣族。

2.3 2010年云南省佤族、傣族女生低血红蛋白检出率的比较

从表3中可以看出,2010年云南省佤、傣族女生低血红蛋白检出率的差异性不是很大,12岁佤族女生检出率为3.67%,14岁佤族女生检出率为5.45%,中学生佤族女生存在一定的低血红蛋白,但不是很明显;从表5中很明显显示出12―14岁傣族女生低血红蛋白检出率为0,说明贫血现象在这个年龄段的女生中很少出现。通过对两个民族低血红蛋白检出率的对比分析,我们很容易发现12―14岁的佤族女生比12―14岁的傣族女生更容易出现贫血现象。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通过对云南省中学生傣族男、女生低血红蛋白检出率的比较,得出中学生傣族男女贫血患病率的现象不是很明显,二者之间的贫血患病率差异不大。

2.从两个民族的性别比较上看,男生在14岁处于青春中期,性成熟发展迅猛,贫血患病率明显地高于同年龄女生,而两个民族的女生在12-14岁这个阶段贫血患病率则并不明显。

3.从两个民族之间的比较来看,佤族中学生贫血患病率不论男女均高于同龄的傣族中学生。

3.2建议

1.应重点加强对云南省佤族地区学生尤其是佤族族学生实施重点监控,佤族地区是云南省经济、文化、教育功能相对比较薄弱和落后地区,人民群众生活环境较差,卫生医疗条件相对落后。

2.正确认识贫血病的发生规律和发生原因,应以前期预防为主,分类指导多数学生贫血的原因主要在于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和不良的饮食习惯造成,学生喜欢偏食,早餐不固定,缺乏动物性食物铁元素来源,则会造成人体无法获得足够的铁素来进行血红蛋白的合成,这种情况在学龄早期最容易发生。此外还有一种情况,即学生接触各种寄生虫传染源造成感染如钩虫病等也会引起贫血,这就需要补铁的同时还要驱虫[2][3]。(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体育学院通用教材.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 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200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28-236,320,834.

[3] 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199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18-127,402

上一篇:企业经济合同存在的风险及应对策略 下一篇:试谈武术套路运动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