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

时间:2022-08-20 08:45:35

作为五行元素之一的水,一直在人类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水是生命之源,自古人们近水而居,聚居于各大流域,发展、繁荣进而产生人类文明。千百年来,水源源不断给人生命的力量,以水为载体又衍生出了酒文化、茶文化,让人类的文明史上多了几分醇厚的酒香和淡雅的茶香。与此同时,以水为载体,人类通过水熬制中药,发明和找到更好的饮品,给生命更多呵护和照顾。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本期大专题,让我们来一次水的旅程,感受生命之源的温暖浪花。

善万物而不争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论语·雍也》

当我们想起故乡,总会有水的痕迹在心中淌过,或者浩浩荡荡,或者潺潺涓涓,那里是人们最快乐的童年游戏场,最美味的鱼虾供应站,最惬意的清凉,最柔软的抚摸……

水,不仅是人们家乡的一部分,整个人类文明都离不开水的慷慨馈赠。

自古人们聚水而居,以水为中心,衍生了人类文明,文明的脚步伴随着水的浪花而前进。

长江黄河孕育文明

在中国境内有两条著名的江河,长江与黄河。长江文明与黄河文明等中国各大古代文明长期相互影响融合,成为中华文明。

早在远古时期,中国境内的原始先民就生活、奋斗和繁衍在黄河流域中原地区。在数千里的黄河流域,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水温条件优越,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先民们便定居在这里。早在180万年前西侯度猿人就在现今山西省黄河边的芮城县境内出现,其后,100万年前的蓝田猿人和30万年前的大荔猿人在黄河岸边取鱼狩猎,生活繁衍。7万年前山西襄汾丁村的早期智人、3万年前内蒙古乌审旗大沟湾的晚期智人,奏响了古老黄河文明的序曲。

距今1万至7000年的细石器文化遗址、7000至3700年的新石器文化遗址、3700至2700年的青铜器文化遗址和出现于公元前770年的铁器文化遗址等遍布黄河流域。

从中石器时代起,黄河流域成为我国远古文化的发展中心。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创造发明了人工取火技术、原始畜牧业和原始农业,他们拉开了黄河文明发展的序幕。

长江文明是长江流域各文明的总称,长江文明区域之广,文化遗址数量之多、密度之大,都堪称世界之最。其中,河姆渡遗址是世界闻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上下叠压着4个文化层,第4文化层的时代距今约7000年,是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地层之一,遗址中已有人工栽培稻遗物。

经历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的时代,中华民族从长江、黄河延展到整个华夏大地,中国文明从黄土高原走向了全世界。火药、指南针、造纸、印刷术,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华文明中闪闪发光的瑰宝,发明创造和科学成就不仅推动了中国的发展,还传播到世界各地,促进了全人类的进步。

尼罗河的浪漫赠礼

尼罗河,一个充满浪漫感情和丰收喜悦的名字。就是这条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哺育出人类早期的文明社会-古埃及。

每年7月至11月尼罗河定期泛滥,浸灌了两岸干旱的土地,含有大量矿物质和腐殖质的泥沙随流而下,在两岸逐渐沉积下来,成为肥沃的黑色土壤。古代埃及人因此称自己的国家为“凯麦特”(黑土地)。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作为尼罗河赠礼的埃及,每年尼罗河的泛滥,给河谷披上一层厚厚的淤泥,使河谷区土地极其肥沃,庄稼可以一年三熟。的确,是尼罗河使得下游地区农业兴起,成为古代著名的粮仓,富裕的生活也催生了灿烂的文化。

字母是古埃及人约在公元前2500年至前1500年间发明的,传给地中海东岸(今叙利亚境内)的腓尼基人,再传到古希腊。经希腊人增补元音字母而进一步完备,形成希腊字母,希腊字母又经过一些改进后传遍四方。字母是古埃及人留给西方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重大文化遗产。

古埃及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太阳历,把一年确定为365天。现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渊源于此。

埃及人制作的木乃伊,与他们的金字塔一样,举世闻名。制作木乃伊增长了埃及人的解剖知识,使他们的内外科相当发达,且医术分工很细。

金字塔是埃及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底座呈四方形,越往上越狭窄,至于塔端成为尖顶,形似汉字的“金”字,故中文译为金字塔。在欧洲各国语言里,通常称之为“庇拉米斯”,据说在古埃及文中,“庇拉米斯”是“高”的意思。直到今天,人们站在设计精妙、高大的金字塔前,都惊叹古埃及人的智慧。

而这一切,都源于尼罗河那浪漫而无私的赐予。

tips:家猫的起源和尼罗河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尼罗河灌溉下的埃及粮食产量惊人,人类社会进入了“有余粮”的时代,人们为储存粮食而兴建大量粮仓。粮仓养育了埃及人也招来了啮齿动物老鼠,这些“精灵鼠小弟”对于当时的埃及人来说可一点儿也不可爱,糟蹋粮食、传播疾病、破坏器物。正当埃及人一筹莫展之际,丰收救星也是啮齿动物的克星-非洲野猫如影而至。当人们知道“喵星人”是来消灭他们深恶痛绝而又束手无策的老鼠时,最热烈的崇拜爆发了。

两河带来“天堂”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就像两条生命之藤,伸展在荒凉和干旱的沙漠地区,带来了肥沃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在这里,孕育了两河流域文明,也就是人们习惯所说的巴比伦文明。

距今6000年到公元前500年,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岸,风格类似或迥异的城市如繁星点缀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在这个历史舞台上,苏美尔人和后来各支闪米族入侵者像走马灯一般依次扮演着创造文明的主角,共同奏响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辉煌的乐章。

古巴比伦最著名的“名片”可谓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空中花园。传说尼布甲尼撒王为了安慰患上思乡病的王妃安美依迪丝,仿照王妃的故乡兴建了高达25米的花园。此花园采用立体叠园手法,在高高的平台上,分层重叠,层层遍植奇花异草,并埋设了灌溉用的水源和水管,花园由镶嵌着许多彩色狮子的高墙环绕。王妃见后大悦。从远处望去,此园如悬空中,故又称“空中花园”。

巴比伦空中花园最令人称奇的地方是供水系统,因为巴比伦雨水不多,而空中花园的遗址亦与河流有一定距离,所以研究人员认为这个空中花园应该有不少输水设备,奴隶们需要不停推动连接着齿轮的把手,把地下水运到最高一层的储水池,再经人工河流返回地面。

遗憾的是,以上所述都是传说,关于空中花园的描述都出自希腊的学者,巴比伦的史料中没有对花园的记载,而那些对花园极尽赞美之词的希腊学者们竟然没有一个亲眼看到过花园,甚至没有一个是生活在与空中花园同时代的人。千百年来,人们在伊拉克把传说中的空中花园遗址方圆百里找了个底朝天,也没发现花园的一点遗迹。

所以,人们可能有点遗憾甚至失望,难道作为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的两河流域,就没有留下什么让后人凭吊的遗产吗?答案是否定的。

两河文明留给世界的遗产不仅有物质的,更多的甚至可以说更有价值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抬起手看看腕上滴答作响的手表,你会想到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的计时方法不正是古巴比伦人发明的吗?还记得你是几年级学会用方程式做数学题吗?5000年前,古巴比伦人就可解含有3个未知数的方程式了。如今每个孩子一上学就要背诵的乘法表,在古巴比伦人的泥板课本上也早已有记录了。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朝汉谟拉比统治时期编纂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这部被认为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的第一部法典,将楔形文字和人像浮雕刻在一个2.25米高的石柱上。这部法典详细规范了国王、奴隶主与自由民、奴隶之间的阶级关系,还规定保护孤寡等。这不仅具有历史意义,还堪称人类社会法典的开先河之作。

当孔圣人带着徒弟们周游列国,开始“有教无类”教育实验之前的2500年,在两河流域就已经出现了学校。大量出土的泥板书记载了当时学校繁荣、学生如潮的盛况。这是人类最初的学校教育摇篮,也是人类正式教育的起点。

上一篇:迈进高速时代 下一篇:维纳滤波图像恢复在信息检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