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生态价值

时间:2022-08-20 06:42:06

论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生态价值

摘要:生态价值是技术的最高价值。技术的生态价值是从生态角度,从技术与整个生态系统的关系来审视技术本身,是指技术作为人类变革自然界的手段,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维持生态平衡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Abstract: Ecological value is the highest one of technology. The ecological value of technology means viewing the technology itself from the respective of ecology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chnology and the entire ecosystem. It refers to the positive role that, technology, as one of human being's means of transforming the nature, plays while coordin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being and the nature and keepinging the ecological balance in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ing the nature.

关键词:技术;技术价值;生态价值

Key words: technology;technological value;ecological value

中图分类号:[C9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8-0002-02

0引言

技术价值是一个由认识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等多种价值构成的价值系统,其中生态价值是技术的最高价值。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人类要实现与自然和谐,必须处理好四个环节的关系:正确认识自然,合理改造自然,充分利用自然,有效保护自然。在这四个环节中,技术始终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技术的生态价值是从生态角度,从技术与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关系来审视和运用技术本身,是指作为人类变革自然界的手段,技术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维持生态平衡、改善资源环境等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这就意味着人类认识技术的功能、运用技术作用于自然,不仅能从大自然中获取所需的能源、资源,也能够运用技术来保护大自然,克服和防止生态环境问题的发生。为此,人类要对技术进行生态关怀,确立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最高限度,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1]实现经济、科技、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1技术在树立人与自然和谐意识中的基础价值

1.1 技术的发展展示人在自然中的地位人是自然界演化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自然的一部分,从属于自然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不断演化与不断深化的过程。随着智慧的增进,对自然了解的加深,技术的进步和推广应用,人类再也不愿受自然的支配,而逐步凌驾于自然之上,支配、利用和控制自然,技术的发展充分改变并展示了人在自然中的地位。而由于人类运用技术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人类的技术活动必然引起环境的变化,对环境的破坏不是不可以避免的,因此必须全方位的探讨自然的价值,[2]技术运用的价值,不仅要征服自然、利用自然,从自然中获取有利于人类发展的使用价值;同时要通过技术手段善待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

1.2 原始技术、原始和谐关系的对应性在原始社会,人与自然曾保持了一种原始的和谐关系。当时,人类以狩猎采集为生存手段,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由于天然食物和资源供给的有限性和不均衡性,人类聚居在自然条件相对优越、天然食物比较丰富的区域,形成了利用原始技术获取基本生活资料的生产生活方式、仅能维持个体延续和繁衍的低水平物质消费形态,以及以家庭、家族和部落为主的社会组织形式,人口规模数量与平均存活寿命都很低,只能被动地适应自然,人与自然处于原始相对和谐的状态。农业社会中,人与自然关系在整体保持和谐的同时呈现出阶段性和区域性的不和谐。随着活动范围的不断拓展,人口数量规模的增加,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同时,出现了大量开垦与大肆砍伐等现象,尤其是为了争夺水土资源而发动冲突,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出现了局部性和阶段性紧张。但从总体上看,人类开发利用自然的能力仍旧有限,人与自然的关系仍能基本保持相对和谐。

1.3 现代技术发展揭示人与自然紧张关系的根源所在在工业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发展到了紧张状态。工业社会创造了农业社会无法比拟的社会生产力。尤其是近50年来,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在全球范围内呈现扩大的态势。现代技术表明,由于世界各国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大量排放各种消耗臭氧的化学物质和温室气体,导致臭氧层破坏和全球温室效应增强,危及整个人类生存环境和发展空间,不得不通过国际协议来减少消耗臭氧物质和温室气体的排放;一些化学物质和杀虫剂最初被研制成功时曾誉为重大发明,并大量使用,后来才发现最终却会严重危害人自身,不得不禁止使用;一些国家和地区实行“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各种污染物大大超过环境承载限度,不得不投入并消耗巨大的力量来治理污染,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经济发展的成果,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甚至得不偿失;国内一些地方开荒毁林,导致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最终不得不退耕还林。如果人类不及时改变技术价值观和发展方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长此下去,地球也有可能成为不再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1.4 技术手段揭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方面,技术揭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要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既关系到子孙后代,也关系着当代人的生存和发展。当前我国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非常严重。依靠技术进步,在继续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提高资源、生态、环境的优化、恢复和重建能力,逐步实现人口规模的零增长,实现能源资源消耗速率的零增长,实现生态环境退化速率的零增长,走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这就要求人们必须树立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的意识。另一方面,技术揭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可能性。技术促进人的认知能力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能力的提高,深化了人类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性认识,增强了人类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关系能力,对未来人与自然关系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从而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可能。

2技术在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中具有手段和工具价值

2.1 生态环境技术提供了和谐关系的具体框架生态学是最早由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于1969年定义。现代生态环境技术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区域自我管理以及物质和精神上的自我满足,其基本价值观念是:“与自然和谐相处”;“所有的自然物具有内在价值,生命物种平等”;“讲究而简单的物质需要(物质的目的为更大的自我实现的目标服务)”;“地球,供给有限”;“恰当的技术,‘非主宰’的科学”;“足够使用和再使用(循环利用)”;“尊重少数的传统和生物区域”。可以说,它提供了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具体框架。

2.2 技术支撑循环经济的建立和运行物质循环再生利用是一个基本生态学原理,技术可以调控物质循环。物质循环是指物质在生态系统中被生产者和消费者吸收、利用以及被分解、释放又再度被吸收的过程。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则处于吸收―释放―再吸收的循环过程之中。在长期的自然演化过程中,自然生态系统形成了完整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结构。现代技术,不仅增加了有用物的品种和数量,开拓了许多新的用途,还能把一些废料重新投回到物质循环去加以利用,从而使能量和信息的更替和流动进一步有序、畅通,使系统对其自身状态得以进行更为有效的调控,生物圈处于良性的发展状态。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主要内容,以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的,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技术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支撑。合理使用技术,推动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循环式利用,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倡导社会循环式消费,努力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3]这是人类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一方面,依靠技术进步,人类可以建立循环经济的绿色技术支撑体系。应用节能、减污、降耗新技术,诸如绿色再制造技术、废弃物重新利用处理技术、“零排放”技术、工业污染防治成套技术、降低再利用成本的技术、能源循环利用及资源回收利用的技术体系等,可以不断提高资源单位资源消耗产出水平,使资源消耗从高增长向低增长、再向零增长转化,从源头缓解资源约束矛盾和环境的巨大压力。[4]另一方面,依靠技术进步,人类可以促进资源节约。能量梯级利用技术、雨洪收集和苦咸水综合利用技术、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重大机电产品节能降耗技术、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和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流程工业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可回收利用材料和回收拆解技术、绿色再制造技术以及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等,可以使人类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坚持遏制破坏资源、浪费资源的现象,实现资源的永续开发利用。

2.3 能源技术对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直接作用现代能源技术的基本要义是“节能优先,效率为本”。 这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方面需要尽可能减少能源消耗,另一方面需要“科学用能”。所谓“科学用能”,就是依靠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一是通过解决能源与环境的协调相容问题,把能源转换过程与物质转换过程紧密结合在一起,特别注重控制污染物的形成、转化与迁移,将分离污染物的过程与能源转换利用过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降低甚至避免分离过程额外的能量消耗,实现在能源利用的同时,回收、分离污染物;二是转变传统的能源利用模式,发展能源、资源、环境一体化模式,实现资源再循环,最大限度地减少“废能”和“废物”;三是通过“分配得当、各得所需、温度对口、梯级利用”的方式,不断提高能源及各种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降低环境资源代价。目前,国际上能源技术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其中,分布式能源系统、可再生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都是通过在现场扩大能源梯级利用范围,转换供应能源来降低能源输送环节损耗,适应能源需求的变化调节。特别是发展城市冷热电分布式能源系统、热泵技术等,可以提高城市能源利用效率,加强能源安全,减少环境污染,优化能源结构。此外,在废弃资源现场,因地制宜地就地利用转换余压、余热以及可燃性废弃气体,也有重要的价值。我国矿井瓦斯、煤层气、采油伴生气、炼焦炼钢废气、城市废弃物等大量资源如果加以利用不仅可以增加电力、热力供应,节省大量煤炭资源,还能有效减少生态失衡和环境污染。此外,还有大量的新兴能源利用技术可以有效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例如,新型可再生能源技术,可以减少我们对化石能源的依靠,也为建筑节能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武器;煤炭的综合利用技术,实现能源动力、化工产品和液体燃料的多联产系统,得以洁净高效利用化石能源;新型精确供能技术可以更加有效地实现节能;固态照明技术将大大减少照明用电,引发新的照明技术革命等。

3技术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具有调控价值

社会发展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而技术可以调控人口数量和质量。依靠技术进步,控制人口增长速度和提高全民族的人口素质,是技术引导和促进社会发展的战略决策核心要素。近代以来,技术的进步和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使人口出生率和成活率大大提高,加之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受传统生育观念影响和计划生育措施的不到位,使全球人口呈现爆炸性增长,给自然环境和社会本身带来很大的发展压力。全球人口数量的庞大和总体素质的低下,以及由此导致的一系列复杂的社会问题,使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重大挑战。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质量,有效防治重大疾病,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价值旨归。一方面,依靠现代优生技术和节育技术可以科学地控制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从而为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和全民健康水平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为控制人口数量、降低出生缺陷率提供有效科技保障,使人口增长与社会发展过程保持适度的平衡、稳定态势。另一方面,现代技术特别是生殖健康、生育监测和生殖医疗技术,可以显著提高医疗卫生水平,增强重大疾病诊断和防治能力,大大提高人口质量,有效抵御大面积流行病,防治多发病、常见病和老年型疾病,提高生物反恐能力,提高人口的生理素质、文化素质和人口结构质量,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4 简短结语

人与自然的相互转化,是通过人的主体性活动体现出来的,只有在人的活动中,人的本质属性、技术手段和潜在智慧才会不断展现出来,自然的本质特性才会被不断被揭示出来,人与自然的深层联系才能真正被人揭示、认识和发现,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不断优化,才能在现实意义上真正地实现“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值得指出的是,在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中,技术有着重要的生态价值,但真正起主导作用的还是人。人是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调控者,正是人运用内在智慧洞察了自然发展进化的基本规律、状况和趋势,洞察人与自然深层、广泛的联系,运用技术的力量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才促使人与自然得以良性转化,从而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和荣.论科学技术的生态价值及其实现途径[D].武汉理工大学,2005.

[2][德]汉斯・萨克塞,文韬,佩云译.生态哲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1:148.

[3]张扬.循环经济概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89-101.

[4]佘正荣.生态智慧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96.

上一篇:如何开发农业档案信息资源 下一篇:土木工程专业英语教改实践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