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新模式探析

时间:2022-08-20 04:55:02

初中数学教学新模式探析

摘要:安排有序又重点突出的教学模式是取得教学实效的最重要手段。在长期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激发学习兴趣、创设学习情境、改进教学方法等手段的合理组合并灵活运用对于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创新习惯,提高学业成绩大有裨益。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模式 兴趣 情境 方法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拓展,人们在积极参与这一过程的同时也在多方面探讨完成有效教学的方法与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模式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顺利完成。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曾尝试过多种教学模式,综合地看,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给学生创设利于数学思考的情境,多种教学方法的交叉运用三者的有机结合与灵活运用,对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养成创新式学习习惯并提高学业成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笔者将就这一问题略陈浅见。

一、激发兴趣,寻找数学学习的“增长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基本的道理尽人皆知,但要将其贯彻到具体的生活之中却并非易事,将之体现于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亦然。任何一个事物都不会引起所有人的兴趣,数学对初中学生而言也是如此。这时候,怎样让学生变得对数学有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完成数学教学来说就十分重要。引发兴趣需要技巧。在教学过程中,情感交流法、设疑提问法和夸奖鼓励法是笔者常用的激发学生兴趣的几种技巧。初中学生已然具有了独立的情感体验和思考能力,渴望得到理解和鼓励。例如,在初一学生第一学期的第一次数学课时,我并不急于进入知识讲解环节,而是拿出十五分钟左右的时间与学生交流,简述教师自己的求学经历,了解学生的生源地、小学期间的数学学习习惯等,以此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从情感上建立起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平易和亲和,而不仅是纯粹教授知识的“机器”。在后续的课堂教学中,提问时给学生留下广阔的思考空间,采用疑问式而不是简单直线式的提问,就一个主题多设几个问题,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思考中。学生回答问题时,针对不同难度的问题选择水平相当的学生来回答并及时给予两三句话的点评与鼓励。当然,引发学生兴趣绝不仅仅只限于以上几种技巧。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就会逐渐浓厚起来。当学生获得学习兴趣时,班上人人都有了“我要学”的主动性时,数学学习的“增长点”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创设情境,发现数学乐趣的“基本面”

学习兴趣的获得只是学好知识的初始步骤。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若是能不断发现乐趣,在一个轻松自在的环境中展开思考和学习,无疑会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言曰“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学中有乐,在乐中学,对学生而言便是一个极好的学习情境。常规的数学教学却未必能给学生提供足够的乐趣情境,这就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合理加以创设。生活化情境、互动式情境、体验型情境等都是笔者经常采用的方式。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更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选取与日常生活关联度高的事例来创设学习情境,学生会获得更多的真实感和乐趣。如在讲授“抽样调查”概念时,布置学生调查单位时间内超市某种商品的销量,根据营业时间预估每天该商品的销量,从而为备货周期提供参照。这样在课堂上教授“抽样调查指的是调查部分数据,根据部分来估计总体的调查方式。”就非常直观而明了。讲授图形时,则将班上同学分成小组,轮流到黑板上手工画出要讲的棱柱、截面等图形,然后小组互评分数。在讲授“有理数加法运算律”(a+b)+c=a+(b+c)时,笔者选择三名学生到讲台前作两人加一人和一人加两人的展示,学生会非常直观地感受到两种加法的结果是一致的。这些创设情境的方式看似简单,但给学生的印象是极其深刻的,学生也会因此而发现数学的乐趣。通过创设诸多学习情境,在乐中学习数学的“基本面”也就得到了确立。

三、运用方法,寻找提高数学成绩的“突破口”

方法是事半功倍的保障。具备了兴趣,发现了乐趣,还不足以保证教学效果。初中数学教学,有基本规律可以遵循,教师的任务在于寻找适合的教学方法来适应这个规律。笔者一直以来所运用的教学方法并不高深,就是引导学生课前预习,严格保证课堂学习效率,课后反思复习。这几乎是所有教师都会用到的教学方法。但是根据我的经验,当学生有了学习数学的兴趣,甚至还发现了数学的乐趣时,这个方法的才能发挥出最大效用。尤其是,这个方法对于起初成绩一般的学生而言更有效。几乎每年笔者任教的班级上都有数学“差生”变数学优秀生的例子。这个方法实际上是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的过程,是让教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过程,也是敦促学生课后自我评价、自主学习的过程。当学习变成了学生自己的事情而不是教师“逼迫”学生的事情时,成绩的提高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因此,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教师所使用的方法最终演化为学生的学习习惯,在这个“突破口”的基础上提高数学成绩便顺理成章。

必须说明,激发兴趣、创设情境和运用方法三者之间,就一个完整的初中数学教学阶段而言,是相互联系彼此融合而三位一体的,它既可以在每一堂课上具体运用,也可以体现为一种宏观总体的教学思维和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灵活把握而不必界限森严地严格区分。将三者灵活结合而融通使用,使之成为教师自己独有的教学模式。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也必定是高效完成教学目标,提高学生成绩,培养出合格数学人才的过程。

参考文献:

[1]石永生等编.新版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法.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张李华(1966― ),男,云南宾川人,云南宾川县城镇初级中学教师,中学一级教师。

(责编 张景贤)

上一篇:小学美术教学的误区与思考 下一篇:高中物理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