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中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探讨

时间:2022-08-20 12:16:11

在阅读中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探讨

【摘要】怕写作文,认为作文难写是不少初中学生的共同心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带领学生走出困境,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就关于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培养写作能力方面,谈一下自己的一点体会。

【关键词】阅读;写作;能力

很长时间以来,作文教学一直成为师生的一种困惑,教师愿意讲评而不愿意批改,学生愿意听而不乐意动笔的局面曾使许多教师黯然伤神。怕写作文,认为作文难写,是不少初中学生的共同心态。如何带领学生走出困境,走向写好文章的彼岸,是我们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所面临的一个现实、而且急需破解的一个课题。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古人对“读”和“写”的关系的认识。阅读是人类获取各种知识、了解各种信息的一个主要渠道。积极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可以让学生从中汲取营养,积累词汇、开阔视野,还能学习各类文章的写作规律,从而解决学生作文难的顾虑。但是,阅读仅靠课本上数量有限的几篇文章,既不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不能提高学生们的写作能力,只有让学生热爱阅读,多读课外报刊、杂志、古今名著等,使学生有了大量阅读量的积淀,才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下面我就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培养写作能力的探讨方面谈一下我个人的一点体会。

一、更新语文教学观念,使作文教学向课外阅读开放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不少教师和家长认为学生读课外书是读的“闲书”,对提高学生分数没用,只会占用学课本的时间,热衷于给孩子买作文选读,认为读课外书就要读作文选,对提高作文水平,提高分数有用,读其他课外书籍不如读作文选有用,这是一个极大的认识误区。有这种想法的家长或者教师一方面没有意识到阅读需要有兴趣相伴,另一方面不理解课外书籍的营养价值。这种想法,好比是想给孩子补充维生素,却拿一盒腌制的果脯取代了一筐新鲜的水果,是一种观念上的认识误区。

语文作文教学应向课外阅读开放,才能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机会。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树立语文学习的大语文观,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向课外阅读开放,让他们去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中外经典名著 ,让学生在文学作品中尽情倘佯、玩味、并汲取、消化,从而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得以不断提高。

二、在课内外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

宋代大文豪坡主张:“厚积才能薄发。”这说明素材是写作的前提。素材需要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积累,如果一个学生头脑中素材的储存量少,写作文时就感觉没话可说,没东西可写。在文学创作中,一直强调“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唯一源泉”。中学生的作文也应该是生活的反映。

学生的写作素材有两个来源,一是学生的直接经验,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作文的素材;二是学生的间接经验。中学生学习甚至生活的主要阵地都在学校,他们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课堂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他们不可能像作家一样投身于生活的海洋中去。因此,要想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就必须加强课内外阅读的指导,让学生广泛阅读各种报刊、书籍等课外文学读物,从中汲取营养,不断充实自己,从而在课内外阅读中汲取营养,不断充实自己,积累写作素材,并通过平时作文习作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书写自己的喜怒哀乐,不断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三、在课内外阅读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可以说是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写作过程中,语言能力较低的学生常常语不达意,想要说的意思难以表达或表达不准确,甚至表达错误。而通过阅读,如坚持读一些古今中外名著,那些作家精彩、生动的语句会对学生的语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今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说明阅读对培养学生的语感、语言表达能力是大有裨益的。在阅读中,读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获取知识信息,而且是在读中吟味语言的妙境,借鉴语言的方法,接受语言的熏陶。由此可见,在课内外阅读中,在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中,学生可以尽情的在文学的海洋中倘徉,体味文学的奥秘,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和加强了语言能力,增强了语感。这样,就有效解决了学生作文中写的干巴巴、语病多的问题了。

四、在课内外阅读中加强和培养学生作文的想象思维能力

文学源于生活,但是,它又高于生活,它不只是生活的简单反映,它是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而成的,而在经过艺术加工的写作过程中,就离不开思维想象的过程。合理的想象,可以明晰形象,激感,加深情绪体验,更好的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在中学生写作过程中,想象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没有想象思维,写作主题就难以深刻,意境就难以深远。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

阅读文学作品,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文学作品中生动的艺术形象描写具有很强大的感染力,能够有效刺激学生的感官,作用于大脑,引发学生想象。在课内外阅读中,在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中、品味中通过想象领会作品的意境、内容主旨和逻辑安排。在想象、思考中阅读,在阅读中思考、想象,在课内外阅读中,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学生在写作中就可以对自己积累的各种素材进行取舍和再造想象,使他们的作文内容更具体,更生动感人,大大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当然,课外阅读随意的、毫无目的的进行,不如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正确引导下效果好。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教材进度和学生的接受理解程度向学生推荐名篇名著、学生喜爱的可读课外书籍等,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总之,我们语文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热爱阅读,让学生有时间阅读,让学生在文学作品中尽情倘佯、玩味、并汲取、消化,这对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将会产生积极、有效、深远的影响。

上一篇:开放的阅读教学 下一篇:文道相统一,润物细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