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精神病患者精神科药物的合理使用调查

时间:2022-08-19 11:11:45

住院精神病患者精神科药物的合理使用调查

【摘 要】 目的:对住院精神病患者精神科药物的合理使用情况进行调查。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1年11月~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744例精神病患者精神科药物使用资料,并对其用药方式、用药频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精神科药物多数使用方式中,超疗程用药多于精神科药物其他方式用药,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精神病患者;精神科药物;合理使用;调查

本文主要对2011年11月~2012年11月本院住院精神病患者744例精神科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随机选自2011年11月~2012年11月 我院收治的744例住院精神病患者的精神科药物使用资料,其中,男49例,女51例;年龄31~56岁,平均年龄(43.5±3.7)岁;病程2~5年,平均病程(3.5±1.9)年。

1.2 观察指标 对所有住院精神病患者神经科药物利用指数(DUI)、用药频度(DDDs)以及限定日剂量(DDD)进行分析统计,并以WHO最新推荐值为判断合理用药标准,未收载药品以说明书为标准[1]。DDDs=该药年消耗量/该药DDD值,该药DDDs值大,则表明该药为常用药,且具有一定合理性。DUI=DDDs/该药用药天数,DUI≤1.0,则表明该药的日剂量属合理用药范围;DUI>1.0,则表明该药日剂量超过常用量,为不合理用药[2]。

1.3 统计学分析 本文数据应用SPSS17.0软件包完成统计分析,计数资料应用χ2完成检验,当P

2 结 果

2.1 所有住院精神病患者精神科药物不合理用药情况 在精神科药物的使用方式中,超疗程用药多于其他不合理用药情况,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所有住院精神病患者精神科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分析(n)

2.2 所有住院精神病患者精神科药物用药频度情况 在精神科药物的使用种类中,维思通使用频度高于其他精神科药物,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所有住院精神病患者精神科药物用药频度情况

3 讨 论

我国医院在住院精神病患者精神科药物合理使用上具有明显不合理性,主要是指精神科药物的利用指数和用药方法两大类[3]。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不合理用药包括单一用药、联合用药、重复用药、超疗程用药、药物相互作用以及药物间不良反应用药等情况,在不合理用药中,超疗程用药占不合理用药情况的28.57%,明显高于重复用药及联合用药等用药情况。例如,氯丙嗪日标准剂量为400~600mg[4]。而本次调查发现氯丙嗪总超剂量700mg,明显高于其所用标准剂量;舒必利日标准剂量为600~1200mg,而此次调查舒必利总超剂量1200mg,剂量明显与其标准不符,使得精神病患者氯丙嗪的利用指数为1.07>1.0;舒必利利用指数为1.02>1.0,维思通利用指数为1.06>1.0,属于精神科药物中不合理使用药物。而超疗程用药原因,很可能与章凤君等调查结果中,精神病属慢性病,服药时间长,所需量大以及医生对药量控制认识不清等原因有关[5]。

本次实验中,精神病患者用药中的重复用药和不良反应用药居于超疗程用药之后,分别占不合理用药的26.47%和18.75%,其中,重复用药增加了患者对药物的依赖性,而重复使用的药物之间代谢途径极其相似,会诱发或强迫患者中枢抑制等不良反应。姚坚等调查中,联合用药可有效提高精神病患者抗焦虑和抗癫痫能力,但是长期重复使用,会使精神病患者产生耐药性,加上氯氮平属于不良反应药物之一,会造成患者中枢神经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具有多数相似之处[6]。本次调查表明精神科药物使用的不合理情况不利于精神病患者病情好转,且此次药物使用合理性调查具有实际意义。

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氯氮平以及阿立哌唑利用指数为1.01,属合理用药范围边缘,药物摄入总量与药物使用频度和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发生成正比,也表明合理剂量是合理用药的方式之一。另外,在归纳总结本次调查结果的基础上,医院应对住院精神病患者精神科药物使用情况作出相应措施,如医院需制定合理用药规范,对每种精神药物使用剂量、时间以及联合用药产生后果进行充分估量;要加强医生对不合理用药认识,提高医生用药水平。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调查发现,我院住院精神病患者精神科药物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仍存在部分用药不合理的问题,需要及时解决,以此提高精神病患者的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 温全胜.老年精神疾病患者精神药物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5):130-132.

[2] 姚坚.住院精神病患者精神科药物的使用调查[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2):197-199.

[3] 汪周兵.住院精神病患者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的情况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7(10):1181-1182.

[4] 章凤君,陈正平.精神专科合理用药评价[J].药学与临床,2011,12(3):1776-1777.

[5] 冯景梅.住院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1004例调查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0):1191-1193.

[6] 盛嘉玲.上海市民政系统精神病院住院患者精神药物处方模式现状调查[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3,23(5):292-294.

上一篇:0岁开启自然成长之旅 下一篇:谁说宝宝不爱吃主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