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广西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8-19 09:29:28

浅谈广西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我国幅员辽阔,森林覆盖率将近20%,特别是广西、四川、云南等广大西南地区,这个比例更高。但是再坚强的树木,都会面临着病虫害的问题。像广西地区,森林树种繁多,遭受到的病虫害也多,治理起来相对也比较麻烦。从过去以往的治理情况看,广西森林病虫害防治有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许多问题,当务之急就是解决这些问题,并寻找出更有效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S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8-0086-2

广西目前的森林面积约为1亿亩,面积是非常大的。正因为面积广阔,加上动植物品种繁多,地理气候等因素,真正的管理起来非常困难。我们承认天然野生植物的生命力很顽强,但是钢铁也会生锈,何况是植物。现实告诉我们,广西地区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已经到了一个不可不理的阶段,如果我们还任其自然的发展下去,森林质量将会普遍降低,森林对于当地气候和地质的调节作用也会慢慢失去原先的效果。

1 广西地区森林病虫害概况

广西属于亚热带气候,接近热带北缘,气候条件比较适合生物生长和繁殖。这里生物种类繁多,害虫也多,其强大的繁殖能力已经威胁到正常物种的生存。所以广西是受森林病虫害比较严重的地区,也是防治任务最重的区域之一。据相关资料显示,上世纪80年代,广西境内的害虫有将近1500种,所引发的病虫害大约1000种。比较常见的害虫有马尾松毛虫、竹蝗、八角叶甲等,主要的病虫害疾病有松叶枯病、炭疽病、松衫苗立枯等。其中以马尾松毛虫发病率面积最广,频率最高,排在全国第三位。前些年发生的油茶毒蛾,目前都没有一个有效的控制方法,多县的油茶林都受到了严重的损失。此外,有些病虫害曾经得到过控制,但是治理没有持续性,近些年又有反弹的现象。像竹蝗就有复发的趋势。

2 防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现状

截止到2011年初,我们已经在全省防区内组建了一个系统的防治体系,能够及时准确的反映各分管区的病虫害的发生状况以及危害程度,对于之后展开的防治工作可以提供方便,一些技术分部也可以提供最新的防治技术,加大打击力度。从所取得的成绩看,在上世纪末,年平均防治面积约200万亩次,达到40%;进入新世纪,采用新技术方法,防治面积达到70%。但是对于特定害虫的防治效果来说,进步就没那么明显,像越冬代害虫防治率仅为40%左右。有些害虫防治效果明显,例如马尾松毛虫效果可以达到80%以上。但是数据不能说明一切,有些害虫会随着人类的防治而进化,对药物免疫;在时间的推移中,也还有其他的害虫正进入广西林区,例如2000-2008年,柳江县的病虫害的发生面积是以每年500hm2在逐年上升的,再加上近些年的退耕还林户只在乎补助款,忽视病虫害防治等因素,目前的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还是比较艰巨的。

在防治方法上,现阶段我们坚持生物治理。以治理马尾松毛虫为例。许多地区会用化学药剂和农药进行杀虫,这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但是同时会给树木本身带来副作用,也会对人体和附近的环境造成影响。但是生物治理就不同,它是一种天然无害的治理方法。白僵菌是马尾松毛虫的天敌,有寄主性、高感染等特点,而且对树木和益虫是无害的,非常适合用来进行生物治理。近年来,我们通过实验得到了满意的效果,之后进行示范和推广,在将近4000万亩的森林中使用,杀虫效果接近90%,对于越冬代的马尾松毛虫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2.2 问题

病虫害防治工作虽取得很大的进步,但是问题也有很多。

首先,认识不足,不能认清病虫害问题的根本,不了解病虫害发生的规律,治标不治本。

其次,只注重防治的面积,不能脚踏实地的做实事,只求表面工作,实际效果不理想。

再次,在某些防治方法上还不合理。例如白僵菌的使用,还不能完全的利用气候、地质的条件,所以整体效果还不能充分发挥。

第四,防治跟不上病害爆发,这里条件艰苦,很多地区顾及不上,而且病虫害复发率高,反复治理需要专业人员的坚持不懈。

最后,“谁经营,谁防治”的责任制度是一个拖累,人力、物力、财力都是很大的问题,这都是需要相关部门考虑的。

3 森林病虫害防治的相关对策

3.1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的相关政府职能部门需要提高自身认识,加强这方面的领导工作,以身作则,让这项工作得到更多的重视。

首先,我们要确立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建设相挂钩的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基本国策,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就是生态环境的发展。对于柳江县的生态环境建设来说,森林病虫害防治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所以我们必须从思想上和行动上都需要正视这项工作的重大意义。

其二,我们需要认识到,森林生态建设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着紧密的联系。森林病虫害严重影响到了森林资源的发展,抓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既可以保护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减少森林资源的浪费,也能够给国家经济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后备支持。相关部门还要从思想上形成新世纪林业跨越式发展的高度认识。森林病虫害针对的不仅仅是森林生态平衡,还涉及到全省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林业产业的发展等其他问题。所以说森林病虫害防治本身是立体式的,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最后,加强森林病虫害的治理和检疫,以保护广西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态安全。这里要强调,森林病虫害不仅仅有危害性大、损失性多、持续性长等特点,而且具有生物灾害的性质,所以治理周期长,任务重。对此,我们的政府部门要挺身而出,突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减灾计划和各级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切实加强领导。

3.2 推广综合治理技术,不局限于病虫害防治

首先我们要明确这样一个道理,治理森林病虫害,最终目的是要还大自然一个和谐的生态系统,所以说到底,森林病虫害防治,其实就是生态治理的一个小的方面。病虫害的防治也不是说完全的消灭害虫,而是让各种生物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形成生态良性循环。

森林防治要跟着时代步伐走,要充分利用科学给我们提供的便利。过去那种喷药的直接方式,可能不适宜现在的治理。如今森林病虫害防治追求的是一种生态平衡,坚持营林为主,树立“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新观念。过去存在预防、治理、森林后期经营脱节的现象,各部门之间联系偏少,导致最后治理效果丧失殆尽,还要重新治理。而现在,则需要树立科学的观念,坚持造林、治林、护林相结合,对于森林的育苗、采伐等环节进行科学管理。该封山的封山,确保把目标林的生态环境营造起来,这不论对于日常的维护还是病虫害防治都是有积极作用的。

3.3 做好宣传

森林是国家宝贵的经济财富和生态财富,林区农民致富的重要保障,但是农民对于森林病虫害防治的理解,还不是那么透彻。例如,林区的防治可以依靠害虫的天敌,也需要人工的防治。而农民在这方面就缺乏主观意识。所以相关部门一定要加强宣传力度,让农民能够自觉的去参与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使病虫害防治工作能够长久的维持下去,这对于森林生态系统长期的稳定是有积极意义的。

3.4 重视生物防治,推广生物农药

上文我们提到,人们进行森林病虫害防治,观念上需要转变。由药剂防治转变为生物防治就是其中之一。生物防治不仅仅是利用害虫的天敌,也包括生物农药等,只要不对环境、人的身体以及生态系统造成危害,都可称之为生物防治。生物防治对于广大群众来说还是一个比较新的理念,所以相关部门的宣传要及时的跟进。

3.5 做好监测,坚持治点保面

这要求我们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能够尽心尽责,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把病虫的密度控制在小范围内,搞好危险性病虫入侵的监测工作,避免日后大范围爆发病虫害,还要加强揭报网外、区外危险性病虫浸入我区。

总之,广西地区森林面积广阔,树种繁多,若要有效的治理森林病虫害问题,就应该从观念上重视这个问题,脱离过去陈旧的治理方式和理念,提高综合治理能力,推广农药防治,重视新科技新生物技术,加强对林区的监控,保证林区没有盲点。森林是我国宝贵的天然财富,保护林地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杜德鱼.森林病虫害防治法律对策研究.西北林学院学报[J].1997.

[2] 李成德.森林昆虫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3] 杨忠岐.我国森林保护的战略和策略[J].中国森林病虫,

2003.

[4] 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办公室农业法制建设[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上一篇:渭北旱塬麦田化除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下一篇:对吉林省玉米螟的发生与防治措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