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吉林省玉米螟的发生与防治措施的研究

时间:2022-06-21 01:08:39

对吉林省玉米螟的发生与防治措施的研究

摘要:玉米是关系到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粮食作物,然而,近年来玉米螟的发生严重的影响了玉米的生产。[1]吉林省是我国玉米生产的重要基地。结合吉林省玉米螟灾害的特点,并针对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将结合吉林省范围内的玉米螟灾害发生情况,对其相应的防治措施做出系统的说明和评述。

关键词:玉米螟;发生情况;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4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8-0082-2

1 玉米螟简介

玉米螟[Ostrinia furnacilis]又名玉米钻心虫、箭杆虫,属鳞翅目、螟蛾科,是世界性大害虫,主要为害玉米、高粱、谷子等,严重影响玉米产量[2],吉林省危害玉米的优势种是亚洲玉米螟,它是玉米螟的鼻祖[14]。

1.1 形态与特征

成虫:黄褐色中、小型蛾子。雌蛾体长13-15mm,翅展28-34mm。触角丝状,头胸浅黄色,翅淡黄色或淡褐色,后翅外横线暗褐色呈锯齿状,前翅内横线呈波纹状,暗褐色,雄蛾颜色较深, 波纹似雌蛾,体略小,体长13-14毫米。

卵:卵粒扁椭园形,呈不规则鱼鳞状卵块,每块20-60粒。初产时乳白色,略有光泽,渐变淡黄、卵孵化时中心呈现一黑点,即为幼虫的头部。卵若被寄生则全部变黑。

幼虫:共5龄。头部黑色。初孵时乳白色,半透明,老熟幼虫体长20-30毫米,体灰白色,体背淡灰色或淡红褐色,有纵线三条,背中线明显,呈暗褐色。

蛹:纺锤形,黄褐至红褐色,体长15-18毫米,雌蛹腹部肥大,端部钝圆,雄蛹腹部细,端部较尖[3]。

1.2 生活习性

成虫昼伏夜出,飞翔能力强,有趋光性,成虫羽化后即可交尾,大部分当天即可产卵,通常产卵于叶片背面中脉两面三刀侧,20-30粒排成鱼鳞状卵块。1头雌虫一生能产卵300-600粒,成虫产卵对环境,玉米发育状态以及株高等都表现一定选择性。成虫喜爱在播期早,株高50cm以上,生长浓绿,小气候阴郁潮湿的低洼地玉米上产卵。幼虫有趋糖,趋湿和负趋光性,所以多选择玉米植株含糖量较高,组织比较幼嫩,便于潜藏而阴暗潮湿的部位取食为害。初孵幼虫大多在心叶内为害,取食未展开的心叶叶肉,到心叶伸展后,孔洞呈横列排孔,称“花叶”[4]。

2 吉林省玉米螟为害的情况概述

2.1影响因素

2.1.1 气候因素 这是影响玉米螟发育进程及发生程度的主要因素[3]。玉米螟雌蛾适宜在温度偏高、湿度大的环境下繁殖。由于幼虫的抗低温能力强、越冬能力良好,这就使湿度成为影响玉米螟发生的更重要因素。因此,5-6月份,雨水充足,相对湿度高,气候温和,常有利于玉米螟大发生[3]。

2.1.2 越冬基数 上一代虫口基数直接关系到玉米螟发生量,虫口基数大,在适宜环境下,就能造成严重危害。如果越冬基数大, 田间第一代卵量和被害株率均高。越冬基数取决于越冬寄主秸秆和穗轴的残留量,以及百秆内的越冬虫量[2]。

2.1.3 天敌 玉米螟天敌种类很多。寄生性天敌68种, 如:赤眼蜂、黑卵蜂、白茧蜂等;捕食性天敌63种, 如:瓢虫、草蛉等;病原微生物5种,白僵菌、细菌[2]。其中,赤眼蜂和白僵菌已经广泛应用于防治。

2.1.4 品种抗螟性 因为玉米体内均含有一种抗螟素(主要为丁布)的物质,可以抑制低龄幼虫的发育, 甚至引起死亡,所以,玉米品种间受螟害的程度存在差异[3]。近年我国已积极开展抗螟品种的选育,如:现在生产上应用的: 创奇0209 、铁单12等品种都有不同程度抗性。

2.1.5 栽培制度 玉米播种期极不整齐,为各代玉米螟提供了适宜食料的条件,导致了玉米螟的发生[1]。玉米种植面积和种植密度增大,秸秆转化率低,虫源基数增多。

2.2 发生规律

玉米螟在吉林省一年发生1-2代,温度高、海拔低、发生代数较多。通常以老熟幼虫在玉米秆、穗轴内、高粱和向日葵的秸秆中越冬,次年4-5月化蛹,蛹经过10天左右羽化。成虫夜间活动,飞翔力强,有趋光性,喜欢在离地50cm以上,生长较茂盛的玉米叶背面中脉两侧产卵,一只雌蛾可产卵350-700粒,卵期3-5天。幼虫孵出后,先聚集在一起,然后在植株幼嫩部分爬行,开始危害。初孵幼虫,能吐丝下垂,借风力飘迁邻株,形成转株危害。幼虫多为五龄,三龄前主要集中在幼嫩心叶、雄穗、苞叶和花丝上活动取食,被害心叶展开后,即呈现许多横排小孔;四龄以后,大部分钻入茎秆[5]。

玉米心叶被害后,呈不规则的半透明薄膜状,进而出现孔洞或排孔,受害严重时雄穗不能正常抽出。玉米孕穗期,玉米螟集中在上部危害茎内未抽出的雄穗。玉米抽穗后,大部分玉米螟又蛀入雄穗柄及雌穗以上的茎秆,使其折断。到雌穗逐渐膨大或开始“挂红帽”时,则集中危害花丝,之后部分大龄幼虫又向下转移,蛀入雌穗内部及其附近茎节,严重影响雌穗的发育和籽粒的灌浆[16]。

3 吉林省玉米螟的防治

3.1 物理防治

主要的有效防治方法有高压汞灯诱杀和性诱剂诱杀两种。

高压汞灯诱杀利用了玉米螟成虫夜间活动和趋光性的特点,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防治方法。因为玉米螟80% 的幼虫集中在玉米秸秆垛里越冬,所以在6月末至7月初越冬的玉米螟开始变为成虫[3]。在这一时间段内合理设置高压汞灯,可以有效诱杀残余越冬代成虫,阻断越冬代成虫产卵。防效可以达65-70%,这是近年来研究成功的一种能大面积推广应用、有明显防效且无公害的物理防治措施[3]。

性诱剂具有强烈的引诱雄蛾的作用,吉林省的部分地区利用这种方法已经使一代玉米螟卵的数量明显下降。将性诱剂与不育剂结合使用防治效果更加明显,这也是防治玉米螟的新途径。

3.2 生物防治

赤眼蜂是玉米螟的天敌,可以通过以虫治虫的方式来遏制玉米螟的发生。其主要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3.2.1 经济效益 采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省工省时,大大节约了劳动成本。赤眼蜂繁殖速度极快,可以准确的找到卵块和幼虫,要比使用农药更加节约成本。示范结果表明,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平均可挽回玉米产375kg/hm2,666.67hm2地共可挽回玉米产量250t,按玉米1.0元/kg计算,总增产值25万元,扣除防治成本2万元,新纯增收益可达23万元,投入产出比为1.0∶11.5。建议在生产中推广应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12]。

3.2.2 生态效益 使用赤眼蜂进行防治,可以使农药的使用量大大降低,从而降低了农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既环保又生态。

3.2.3 社会效益 “生物导弹”无毒无副作用,不但使用简便易学,而且不会发生中毒中暑事故,确保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防治人员身体健康[8]。

另外,利用赤眼蜂携带Bt(苏云金芽孢杆菌)或病毒防治害虫是目前生物防治研究中的一个热点。研究表明,在防治过程中,载菌赤眼蜂的防效比非载菌赤眼蜂高23.8%[13]。

虽然赤眼蜂防治的诸多优点都非常明显,但是在落实到农业生产中又有诸多问题有待解决,例如:公主岭十屋镇每年防螟面积仅为4万-6万亩,而实际玉米种植面积为9-10万亩,因而影响防效;有个别村屯不组织专业放蜂队伍,而是把蜂卡发放到各户,自行别放,导致蜂卡密度不均,从而影响防效,未严格别卡技术操作,有个别户把蜂卡别在叶片上面,有的夹在叶掖间,还有的把蜂卡放在地上,这样影响了赤眼蜂的孵化,从而影响防效[9]。所以,普及放峰技术和成立专业的放峰队对于吉林省的大部分地区还是十分必要的。

3.3 化学防治

玉米螟的适宜防治时期是心叶末期和抽丝期。在夏玉米生育期鉴别上,一般可将玉米喇叭口内卷成筒状的心叶拔出、逐片展开,若展开2-3叶可见雄穗,即为心叶末期;若展开4-5叶才见雄穗,则为心叶中期;若只展开幕叶即见雄穗,则心叶期已过,进入了打包期;自见到玉米抽丝开始,每2d调查1次,当抽丝达60%时,为抽丝盛期[17]。对于玉米螟的化学防治方法较多,这里只列举几种较为有效的实施办法。

3.3.1 6%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是复配药剂,在保证防治效果的同时又降低了成本,而且对甜玉米安全无药害,可作为防治亚洲玉米螟的首选药剂;选用6%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及48%乐斯本乳油防治甜玉米亚洲玉米螟时推荐使用剂量换算成有效成分每667m2分别为3g和24g,喷雾用水量为60kg。在3龄幼虫盛发期施药1次能有效控制害虫10d左右。在生产上,为更有效控制亚洲玉米螟对甜玉米的危害,可视害虫发生情况,分别在苗期、大喇叭口期和散粉期各施药1次,采收前7-10d应停止喷药。喷雾时务必要均匀,加入一些农用展着剂可提高防治效果[11]。

3.3.2 建议在生产中优先选用20% 乙酰甲胺磷乳油4500g/hm2、4050g/hm2喷雾或3% 辛硫磷颗粒剂丢心防治玉米螟。优打可湿性粉剂虽然效果较差,但考虑到其属于生物农药,建议可与3%辛硫磷颗粒剂或20%乙酰甲胺磷乳油混合施用,以提高其防治效果,并降低农药残留。由于各药剂在穗期和收获期的防治效果均低于心叶末期,最高防效只有86.53%,因此,要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建议在穗期再补施一次[15]。

3.4 农业防治

3.4.1 于越冬幼虫羽化以前,处理玉米、高粱、棉花等越冬寄主的茎秆,消灭越冬虫源:凡是具有条件堆制玉米秸秆肥或秸秆直接还田的,都要在下年5月初完成,可减少大量玉米螟幼虫的存活量。凡是留用秸秆做烧柴的用户,都要实施药剂或白僵菌封垛。白僵菌封垛方法既简便易行,又无污染,防效较好[6]。

3.4.2 选育抗虫品种 有试验表明,沈试31、丹玉2151、东单16、东单60、单60、连玉19、丹玉46、海禾10和沈试29等品种抗一代螟,对二代螟也有较好的抗性[2]。

4 讨论

综上所述,吉林省的玉米螟防治工作主要以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农业防治与物理防治相结合的办法,但是从整体上来说,主要存在防治不专业和科学技术停滞两大缺点。

在防治手段的应用上,虽然吉林省的玉米种植主要还是由农户在农业技术部门的指导下进行,但是,由于农户的相关科学知识水平较低,只能依靠种植经验进行生产,无法从技术层面去更好的优化防治方案,所以防治效率普遍不高,一些村户存在农药使用不合理、放蜂随意、秸秆处理不得当等现象,这些都使得玉米螟的防治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基于这些情况,农业技术部门应该定期对农户进行系统的技术培训,在一些复杂的技术环节上应该组织专门的团队负责,让农户在技术部门的统一指挥下进行科学的农业生产。

科学技术方面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抗螟品系的研究上。目前,国内普遍重视玉米品系的丰产性,但对玉米抗螟性的研究较少。由于在玉米种植过程中花费在防螟工作上的成本很高,所以单方面的重视产量而忽视玉米自身的抗螟性是无法达到预期的生产目的的。如果在玉米的抗螟性上有所突破就可以在其他的防治方法上节省大量的成本,这是十分简单可行的方法。所以,如何培育出集丰产性和抗螟性于一身的玉米品系是防螟工作的重要突破口。

参考文献

[1] 姜洪友.玉米螟的发生与防治措施.吉林农业,2010,(11):

85.

[2] 贾秀海.玉米螟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农技服务,2010,27

(12):1587.

[3] 冀宁.玉米螟发生规律与防治对策.现代农业.

[4] 吴晓红.玉米螟的综合防治方法.吉林农业,2010,(10):

70.

[5] 苗永健.玉米螟的危害及防治措施.植物保护,2009,(5):

28.

[6] 谷有田.重视玉米螟的防治.吉林农业,2010,(12):140.

[7] 刘宏伟.我国亚洲玉米螟的防治现状及展望.玉米科学,

2005,(13):142-143.

[8] 曾庆亮.生物导弹防治玉米螟费省效宏.植保工程,2011,

(4):47.

[9] 王德林.赤眼蜂防螟技术.植物保护,2008,(2):25.

[10]Charles E. Linn Jr,More Rare Males in Ostrinia: Response of Asian Corn Borer Moths to the Sex Pheromone of the European Corn Borer.J Chem Ecol,2007,33:199-212.

[11] 陈炳旭,甜玉米亚洲玉米螟化学防治技术研究.农业科学,2009年第9期:95.

[12] 王楫,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效果研究.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第17期:164.

[13] 陈日空明,载菌赤眼蜂生物学特性及其对亚洲玉米螟防治效果的初步研究.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7,29(3):259-261.

[14] Maolei Xu,Genetic Variation and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Among Six Populations of Corn Borers in China.Biochemical Genetics,Vol. 36,Nos. 7/8,1998:289.

[15] 王红军.几种杀虫剂对玉米螟的防治效果研究.河南农业科学,2006,(10):59.

[16] 刘烈平.玉米螟的防治.农村百事通,2008,(13):39.

[17] 王红军.夏玉米玉米螟的防治适期及施药方法.河南农业科学.

作者简介:于佳星(1990-),女,汉族,黑龙江哈尔滨市,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生态专业2009级学生,研究方向:生态学。

上一篇:浅谈广西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马尾松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