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标准化的动力因素

时间:2022-08-19 08:54:47

浅谈企业标准化的动力因素

[摘要]企业标准化适应外部环境或动力场的外部动力因素,主要有市场需要和市场竞争、技术壁垒和企业技术联盟等,内在动力是指存在于企业内部对企业标准化活动起推动作用的综合因素,包括企业降低成本、获取经济利益和科学技术进步等,企业标准化需要动力来推动、加速和保持。

[关键词]企业;标准化;动力

市场是企业标准化根本性的源动力,如果说市场是企业标准化得以实现的最终场所,那么市场需求则是企业标准化活动的基本起点,市场需求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不断地变化,当变化达到一定规模时,会直接影响企业产品的销售和收入水平,也为企业提供了新的市场机会和发展思路,并引导企业以此为导向开展标准化活动,从而形成对企业标准化的拉动和激励。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标准化的工作正逐步得到完善和健全,这与政府宏观调控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密不可分。健全的法律环境为企业的权益提供保护,对于企业的标准化有着巨大的驱动作用,从这个角度而言,法律法规的作用是企业标准化建设的重要驱动动因素,提高技术水平,促进国家和企业的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一方面能够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另一方面能够保证企业标准化工作在稳定的秩序中进行,企业只有科学合理地利用标准化,才能形成有利于标准化建设的市场准入机制,反之,只会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企业之间往往在相互竞争的同时又进行合作,以共同维护自身的利益,对创新落后企业而言,技术标准是致命的武器,对创新先进企业而言,技术标准是获得更大利益的手段,是推动技术创新的动力,企业竞争战略作用在标准化建设上就体现为企业在开发和研究标准时通过技术合作来提高竞争力,为了在信息技术标准中争夺主动权,企业力争通过这种联盟方式实现实力的倍增,企业和企业间的技术联盟是标准化建设重要的推动与支持力量,一个或几个企业如果能具备组建联盟的号召力会更有利于标准的运作,如果这种企业间联盟和技术联盟可以高效、规范地运作,其效率就不是企业单枪匹马作战所能比拟的,所以,运作企业间的技术联盟是标准化工作的重心和实质,国外经验,采用企业联盟的形式来联合主导标准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企业标准化发展是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以此获得企业的经济利益,所以从根本上说,企业标准化内在的基本动力在于不断降低成本,企业标准化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生产效率和增加经济效益,这一目的的最终实现靠企业在产品实现的整个过程和一系列环节中具体体现,企业标准化工作的主要目标是降低成本和保证质量,企业必须在降低成本,又能较大程度满足客户消费趋于个性化的需求,以赢得市场,因此恰当选择企业标准化的水平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

在现代化大生产中,为了保证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中的高效和高质量,必须注重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中的标准化工作,产品在设计开发中对产品设计起点的要求,对产品设计质量、可靠性的要求,对加快产品的设计速度和设计周期等要求,都迫使企业必须重视标准化建设,企业在产品开发设计中要发展产品品种,必须有标准化来优化产品结构,因为企业标准化提供了企业提高产品开发能力和加速产品开发的基础与手段,同时为新产品开发提供技术依据,有效的标准化还能在不增加人工成本的前提下降低生产成本,企业可以从相同的生产线设计中得到大批量生产的效益,所以,企业在产品开发设计环节对标准化的追求构成了企业标准化的动力支持。在产品制造环节,企业只有采用先进的制造、检测技术才能实现产品标准化中高水平的技术性能要求,加强工艺纪律、提高生产效率,有助于企业提高生产现场工艺管理的标准化、材料消耗定额、劳动工时定额的标准化;制造技术现代化,实现精益制造、敏捷生产的基础是生产过程标准化的具体实施;企业的专业化生产和技术协调是发展和完善企业标准化的重要条件,没有标准化就没有专业化,更谈不上高质量,高速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企业管理规范化、有序化、科学化,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工作效率和整体配合协作能力,对企业标准化的建设和发展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提高企业素质,有利于标准的实施和企业内部建立标准实施监督与自我约束机制,标准实施监督工作的开展,能够促进企业标准体系各类标准的有效实施。市场的需求是综合的,现代企业的生产活动不仅需要企业内部有关部门和环节的协调一致,并且需要一些外部企业和协作单位的协同合作,为了确保各个环节相互衔接,步调一致,就必须通过制定和贯彻多项标准,建立最佳秩序,以取得最佳效益,最终为企业标准化建设和发展服务。当企业与社会目标可能发生冲突时,企业会适度考虑社会目标,当其他目标对企业来说更有价值时,一个企业会宁愿放弃一部分利润而追求其他目标,因此企业标准化还必须最大限度地考虑消费者的和社会的利益,安全、卫生、健康和环境保护等强制性内容必须成为企业标准化的一个重要原则加以贯彻,使企业的利益与社会经济效益达到最佳组合,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标准化的发展。企业管理在生产组织上需要分工、专业化和技术协调,无论是企业内部、还是工厂之间的分工与协作,都必须保证技术上的统一性,标准化正是适应了技术的统一性,使得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在空间和时间上保持着连续性和一致性。具体说来,用标准把企业内部各环节之间衔接起来,使上工序满足下工序的要求,用标准把企业同国内和国际市场连结起来,不仅使企业的需求易于得到满足,而且可以依据比较成本原理实行全球采购,获得较高的经营效益,可见,管理效能的提高是以技术统一性为前提的,而技术统一性是通过标准化建立起来的,可以说标准化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企业标准化是企业实行科学化管理的基础。企业通过标准化工作把日常的、大量的、重复发生的事物加以规范之后,管理者才有可能从琐碎的事物中脱身,实行真正的例外管理,才有精力和时间研究和思考事关全局的要害问题,从而提高领导者的战略眼光、卓越的见识、运筹能力和决策水平,反过来,管理水平的提高又会推动企业标准化工作的进程,使企业在标准化建设中充分发挥其功能和作用。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是企业进行标准化建设的重要驱动因素和信息源泉,科技进步促使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企业的标准化建立起新的平台,使企业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进行技术创新,企业要生存发展、保持和获取竞争优势必须时刻注重企业科技发展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是为了获取和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是企业标准化的动力,企业只有充分发挥标准的技术作用,推动和实现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才能将科技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进而转化为经济优势,这也是企业推出新产品、形成新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手段和措施。标准化工作的全部意义体现在为社会、为企业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上,它通过统一的规范、有序的操作为企业降低成本,减少资源浪费,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竞争力。

上一篇:浅谈企业绩效管理的中西文化差异 下一篇:基于电子商务探讨物流管理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