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支持下的生本教育

时间:2022-08-19 01:57:13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支持下的生本教育

摘要:生本教育是一种以学生好学为中心的教育体系。本文从心理学的学习理论角度全面阐述了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给予生本教育的理论支持,旨在引领深刻认识生本教育的本质与意义,改变师本教育理念。

关键词:生本教育;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思想;学生;合作

一、生本教育提出的历史背景

回顾传统教育,无论是韩愈的《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还是前苏联凯洛夫的“教师中心论”都是主张师本教育。那么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爱上学习?如何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如何关注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发展?生本教育可以给与正确的回答。郭思乐教授提出的生本教育是一种以学生好学为中心的教育体系,促使我们作出从师本教育走向生本教育的重大思考和实践,是一种极具民族传统教育特色和现代教育特色相结合的科学的教育思想,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二、对生本教育的浅显认识

何谓“生本”?“生本”最早出处是《吕氏春秋•》:“其於物也,不可得之为欲,不可足之为求,大失生本。”就是强调要遵循生命和自然的规律,而不能逾越。以人类学的角度来看“生本”就是“生命的根本”,如果阐释在教育学的理念中去,“生本”就是“以学生为本”,类似于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理念。郭教授指出:“我们提倡的生本教育,就是以一切为了学生,教育者最重要的不在于教,而在于鼓励学和帮助学。也就是说,我们在生命的旁边,帮助生命自身,让生命自为之,去发展,去成就自己的可能。”

三、浅论科学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给予生本教育的理论支持

在西方,早在古希腊时代就产生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萌芽。18世纪,反对封建神权专制,强调人的个性解放。19世纪20年代,宣扬人的理性、尊严、力量。我国古代以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为代表,在人类文教历史上开创了最早的具有丰富内涵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其内涵包括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尊师爱生,师生平等,教学相长等。在特定时空条件下形成的中西方文化决定了中西方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差异性与相通性并存。我们倡导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人学理论为思想基础的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它有深厚的历史沉淀,其内涵更丰富、更深刻、更科学,强有力的支持了生本教育的观点。

(一)生本教育关注学生,善待学生差异。郭教授指出:“教育的本质--是在教师帮助下的儿童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生本课堂强调把学生的全部既有经验、智慧、知识和学习内在积极性都以成为教师的教学所用,以成为动力之源,能量之库。人本主义教育思想重视学习者的内心世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主张教师应充分地理解学生的思想和思维,尊重学生之间的不同,努力创设民主、和谐、愉快的学习气氛,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在兴趣与动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的初衷与生本教育的最初目标不谋而合,带来积极意义。

(二)生本教育重视学习过程,支持探究活动。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学习过程中,师本教育是一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过分重视书本知识,忽视学习活动的实践过程,学生仅仅进行单一接受、模仿、记忆和重复,这不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甚至不是学习过程。真正的学习应该是通过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这样的主动的学习和探究,促进学生在头脑中闪现智慧的火花,形成思维的脉络,并能应用。生本教育的理想就是: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人本主义教育思想重视意义学习与过程学习,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科学探究是一种体验性和参与性的学习活动的观点,有利于在教育中消除老师与学生、学和做、目的和手段之间的距离和对立,使学习成为乐趣,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内动力。

(三)生本教育应该合作。“人是有自我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主体,主体性是人的最宝贵特征”。合作学习是一种极富创意与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能满足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需要,是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的理念。合作学习的独特性就是强调了同伴相处时的刺激与回馈,从年龄相仿的同伴身上找到学习的模范与认同感,从小团体的活动中找到学习的乐趣与动机。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之一罗杰斯认为同伴教学是促进学习的一种有效的方式。人本主义对学习本质的看法是:学习是个人潜能的充分发展,是人格的发展,是自我的发展,而得到充分发展的人具有的特性之一就是能与他人合作进行活动,使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达到自主发现。

四、结束语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以真诚、悦纳、理解为核心,强调学生作为“人”的本性,认为学习过程是学生的一种自我发展、自我重视,主张在教育过程中予以深刻的人文关怀,其基本视角和价值观有力支持生本教育。教育之本,首在生本。时代呼唤教育改革,生本教育理念对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指明了方向,我们寄望生本教育给我们带来全新的课堂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刘宣文.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述评[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1.

[2]周平儒.浅谈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J].重庆三峡学报.2001,(17)

[3]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2,(2):68-72.

[4]王坦.合作学习述评[D].山东教育科研,1997,(2):33-36.

作者:梁辉 单位:山东省即墨市萃英中学

上一篇:场景教学在职业学校美术教学中的思考 下一篇:梅贻琦教育思想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