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真情作文教学论文

时间:2022-08-19 10:48:56

初中学生真情作文教学论文

一、选材料,找典型

初中年纪小,阅历浅,积累的素材本来就不多,一谈作文,材料的缺乏使学生无事可叙、无物可写、无情可抒、无理可说,逐渐滋生厌写和怕写的情绪。为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多看一些“范文佳作”,开阔视野,然后立足“亲身经历”,把他们通过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和感受,对素材取舍加工提炼,形成文中所需的材料,熟练地运用到写作中。要求学生在作文前根据题意的范围有针对性地进行素材选择。比如《事》这个题目,其范围可谓广也,试想,国事、家事、天下事,苦事、乐事、悲欢事,无一不在其范畴之中。《小事》、《一件小事》、《一件童年小事》、《一件有趣的童年小事》……随着内涵的扩大,外延的缩小,取材的范围也趋于减少,在有限的范围内,选取最能符合题意要求的素材,这便是所谓的“典型”。

二、写真情,抒真情

常言说得好,言为心声。语言是感情的流露,是心灵的展示。为此,行文造句理应本着一个“真”字,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把自己的观点见解融于其中,有感而发。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让学生用不加包装的语言表达他们最切实的心里话,时间长了,学生说真话,抒真情的习惯便养成了,他们与老师交谈也直言不讳。记得期中考试结束后,发生了一件让笔者既痛心又欣慰的事。我们班一向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却考得一塌糊涂。有一位女生最近有些反常,笔者担心她因此自暴自弃,便找了个合适的时间开导她说:“这次没考好就算了,老师也知道你心里难过。”笔者温和的话却引来了她强烈的回击:“我故意不考好哩!”“为什么?”笔者有些疑惑不解。“你不好!”她几乎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笔者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笔者百思不得其解,笔者对她事事关心,百般呵护。笔者克制住自己的情绪近乎乞求地说:“既然你发现了就给我指出来,免得今后再犯类似的错误。”“你为什么总是袒护我的缺点,让同学们私下议论,说你是我的干妈?”教室的读书声不知何时停了下来,同学们都在静静地关注着这场“舌战”。当时笔者又气又恼,气她不相让,恼她没情面,但转而一想又喜不自胜,这不就是让学生刻意追求的“真情”吗?笔者望着神情恍惚的学生激动地说:“我接收×××的批评,以后我们要向她学习,敢于实话实说……”台下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同学们!”笔者加大嗓门,并挥手示意他们停下,说:“现在你们心里是不是有许多话要说?那就请把笔拿起来,写一下此时的真切感受吧。题目是《老师,我想对你说》。”教室里面鸦雀无声,只听见钢笔写字的沙沙声。虽然他们的话语还很生硬,但字字句句都传出了他们的真情。

三、创设写作情境

创设写作情境就是为学生拓宽写作领域,有目的地增加写作素材,有意识地营造写作氛围,有分寸地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可以采用以下三种形式。

1.兴趣式

兴趣式这种方式先是由事引入,逐层渗透,把学生的写作兴趣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由“要我说”到“我要说”和“我愿意说”的转变,最后付诸“我会说”的行动而跃跃欲试,不吐不快。上例中的《老师,我想对你说》就是这种情形。

2.问题式

问题式这种方法的步骤是先把题目告诉学生,然后给他们创造收集素材的机会。让他们带着问题,有目的有重点地选择他所谓的“岭”与“峰”,赋予同一素材以不同的新意。如学校举行的“春游”、“歌咏比赛”、“颁奖大会”、“观摩课”之类的集体活动,笔者都会引导他们抓住及时尝试的机会。时间长了,他们习惯了,不论大事小事,事后必记,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生活的真谛。处处留心皆学问。积累多了,便想来上心,说来上口,写来上手。

3.想象、联想式

想象、联想这种方式或由物及物,或由物及理,或由理及情,都是向一点向一线,一线向一面、一面向一体扩展。作文中适当运用此法能丰富文章的内容,并从中阐理,揭示文章主题。去年冬天,笔者让学生以“雪”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认真观察,大胆想象。不少学生把古今“咏雪”的名句巧妙地融入文中。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看到这银装素裹的世界,不禁想起岑参的咏雪名句,进而联想到祖国山河秀丽,到处欣欣向荣,春意盎然。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氛围,对学生来说太熟悉太真实不过了。文中他们对雪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各抒己见,用独特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对他们不同的看法,笔者都给予了肯定,无疑为他们的写作开辟了一条新的航道。

四、放手学生唱主角

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到能够行的地步,才算具有生活能力。”我们在评改作文时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辛辛苦苦写的批语,学生无动于衷,上次作文评语上明明写着“没有细节描写,欠生动”,他下篇作文照旧没有细节描写,文章不乏有些平淡无味。作文评改是一项综合性的智能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自己评改作文,无疑会使学生的积极性提高,积累一定的经验,是一种帮助学生写好作文的有效方法。学生自己评改作文或相互评改,改得好可以激发学生写作文的兴趣,改得不好可以暴露出学生知识和能力上的差距,这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把准症结,从而加强作文评改的指导性和作文训练的针对性,有效提高作文效率。但应该注意的是,在评改中,教师要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千万不能放任自流,否则会流于形式,收效不大。学生互改互评,并讲出这样评改的原因,讲出自己或他人的不足。学生自评或互评就是指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走上讲台来“讲”、来“评”、来“改”。“讲”锻炼了他们的应变能力;“评”提高了他们的鉴赏能力;“改”使他们养成了办事认真、一丝不苟的好习惯。坚持“讲”、“评”、“改”,就能充分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激发他们作文的兴趣,使他们对作文不再怀有恐惧心理而乐于作文。

五、结语

总之,初中阶段,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里特性,启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指导他们细读课文,探索写作的规律,自觉地把创造性思维运用到写作中去,在他们自己评改作文中,调动他们的主动性,最终让差的作文变好,好的作文变优,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都尝到成功的喜悦,循序渐进的增强他们作文的积极性。当然,作文教学是一项任务重、见效慢的工作。语文教师应该对作文教学予以长期高度重视。笔者坚信在作文教学上长期下工夫,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定会不断提高。

作者:皮天容 单位:贵州省余庆县凉风中学

上一篇:中职德育教育中计算机教学论文 下一篇:人性化管理中班级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