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股静脉置管术在脑部手术中的应用及护理

时间:2022-08-19 10:11:28

患儿股静脉置管术在脑部手术中的应用及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4-0127-01

患儿外周表浅静脉细小,在贫血、脱水的情况下外周静脉容易瘪陷,我科脑部手术患儿较多,术中时间长,需要大量补液,术后康复及输液时间长,特别是癫痫患儿因智力低下不配合,增加了静脉穿刺的难度,我科在手术室全麻下为患儿行股静脉穿刺,既减少患儿痛苦,又增加成功率。就2010年3月至2011年1月我科患儿行股静脉置管术建立静脉通道41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41例中,男26例,女15例,年龄0.6 -11岁。其中癫痫32例,脑外伤3例,脑部肿瘤6例。深静脉置管部位:股静脉。留管时间7~30 d,40例为痊愈或病情好转后拔管,1例死亡后拔管。发生局部红肿2例,经局部处理,症状消失。

2 操作方法

备小儿专用或成人的小号置管器具。患儿取仰卧位,置管侧膝关节屈曲135°,充分外展。先消毒皮肤,5 min后再消毒皮肤。术者左手食指指腹触及股动脉搏动,右手持穿刺针,在搏动点内侧沿股静脉走行向上方30~45°进针,术者左手绷紧穿刺点附近皮肤,右手持针穿刺,见血后稍向前推进,沿穿刺针芯插入导丝至适当深度(左侧15~20 cm,右侧12~17 cm),扩张管沿导丝扩开,送管至适当深度。接通输液装置,妥善固定导管于皮。

3 结果

41例患儿均1次置管成功,患儿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出现穿刺部位红肿2例,用2 %碘酊、75 %酒精消毒局部后涂擦百多帮,症状缓解。余39例无并发症。

4 护理

由于患儿深静脉远较成人细小,因此,要求术者技术精湛,操作细心,动作轻柔、准确;同时由于患儿表达能力差或不能表达,需护理人员勤观察、勤思考,综合全面分析其临床表现,及早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4.1 心理护理:患儿理解能力较差,应对患儿及家属,术前我们讲解置管的目的、操作步骤,对疾病恢复的好处及置管后配合事项并以临床恢复病友为例,改变其想法和观念,提高认知能力做好说服解释工作,以求得理解和配合。经心理护理,家属很配合,患儿在术后不会拔出股静脉导管。

4.2 置管操作体会:4.2.1 预防操作区被污染:置管前先消毒皮肤,5 min后再消毒,铺巾。置管的过程中,避免时间过长造成污染。股静脉插管过程中如遇患儿大小便,术者不要忙于处理,嘱助手暂用尿布覆盖会,操作完毕再行处理,以节省时间,防止穿刺部位污染。

4.2.2 正确判断导管置入位置:因患儿动静脉血肉眼观不像成人暗鲜分明,因此,穿刺有回血后,认真观察血液压力、颜色,方可接输液器输液。切不可因此误认为穿入动脉,过早拔导管,造成失败。

4.3 置管术后护理

4. 3.1常规护理: 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定期局部消毒并更换敷料, 每周2 次, 肝素帽接头应防止滑脱, 每周更换肝素帽一次,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每日输液完毕后用10 u/ ml 肝素液5ml 冲洗,并正压封管,防止管道凝血。 为长期保持导管通畅,在输注酸碱药物之间用生理盐水冲管。先输乳剂,后输非乳剂。输注刺激性药物及粘附性强的药物前后用生理盐水冲管。从导管抽血标本后应立即用生理盐水冲管。阻管的处理: 一旦发生阻管, 及时用尿激酶0. 5 ml (4000 u/ ml) 推入导管内, 保留4 小时后将管内尿激酶全部抽出。

4. 3.2注意事项: 中心静脉置管的患儿,应加强巡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对烦躁不安者予以约束带,防止自行拔出留置针,确保输液通畅及置管安全,对婴幼儿,注意大小便污染穿刺部位, 如疑为污染, 应及时消毒穿刺部位和更换3M 敷料,还应观察患儿体温是否正常,穿刺部位有无红肿, 渗血等现象发生。一旦发生需及时更换敷料和擦百多帮,以防止局部感染及导管所致败血症。

4.4 并发症预防

4.4.1 静脉血栓:由于患儿静脉较细,使回心血流减慢或瘀滞,出现静脉血栓,本组未发生下肢静脉血栓。

4.4.2 败血症:患儿体质极弱,抵抗力差,特别是外伤患儿,因皮肤完整性受损或体内感染源的存在,更易发生败血症。置管时严格无菌操作,出现穿刺部位红肿, 渗血应及时处理,本组病例未发生导管引起的败血症。

参考文献

[1] 梅国建.儿科护理学,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 9 9 9 .

上一篇:护理干预对外科手术后疼痛的影响 下一篇:护士心电图知识知晓情况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