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语文实践功能开发学生创新素质

时间:2022-08-19 06:45:17

优化语文实践功能开发学生创新素质

因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课程标准语),同时又因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语文课程标准语),所以。语文教学必须致力优化语文实践功能,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充分实践,学以致用,不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达到共同开发语文创新素质的目的。

一、引导自主,归还自由素质

自由是创新的前提。儿童的个性更符合自由的要求,自由是儿童的天性,语文教学应顺应儿童的自然特征,让儿童自主地听、说、读、写,让儿童自由地学习、生活、活动、游戏,使儿童的本性完全体现出来。即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尝试创新,形成自主。王阳明指出:“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条达,催挠之则衰萎。”没有自主,当然就没有自由;没有自由,就更没有创新素质可言。语文教学尤是如此。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课程标准语)。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卸下传统的师道尊严的“面孔”,把“一言堂”变为“聚议厅”,让学生走到台上,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自由意识,解开学生的手脚,让学生与文本对话,让学生进行大量语文实践,积累丰富的语文资源,为语文创新学习夯实基础。实现学生完全自主,就要重新处理好、定位好师生在教学中的关系:(1)教师角色――主导、辅导与“配角”。布鲁斯强调:“教师在教学中,是主要辅导者,而且是学生的榜样,并拿来同自己比较的人物。”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语文的过程是以教师为中介,有计划有目的地创造语文教学情境,让学生与文本进行交流、融合、互动,产生连通、感应、共鸣。在这其中,教师大有作为,对学生的活动主导调控离不开教师,对疑难的辅导诠释离不开教师,对教学的流程进展离不开教师……在《黄山奇松》教学中,一位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流程:“①读一读,你打算怎样朗读课文;②查一查,弄懂你不明白的词句;③想一想,文章主要讲什么内容;④说一说,黄山奇松究竟奇在哪?”紧接着放手让学生读课文。当学生争先恐后地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时,令人满意的是学生的答案异样叠出,但极富个性,点燃了学生创新求异的思维火花。教师只作学生成功的欣赏者,教学秩序的维持者,课堂井然有序,根本不必担心学生会“自由散漫”、“漫无边际”。(2)学生定位――主体、主人与“主角”。作为一名语文学习者,学生只有以主人的姿态进入学习活动,真正确立自己的主体地位,用自己的心学习语文,感受语文,体验语文,理解语文,运用语文,积累语文学习过程所获得的知识、情感和技能,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并在学习活动中以主角的独特形式表现出来。这时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得到充分呵护,灵感在实践中随时随处都有可能喷涌而出,语文教学才能成为创新教学的源泉。例如一位教师执教《地球清洁师》时,让学生完全自学,学完后学生不约而同,都要求表演自己心目中的“清洁师”,急切之情溢于言表。教师顺水推舟,尊重学生的主观意愿,提出了相关细节要求。表演很成功,认知、理解、运用等教学目标落到了学生表演之中,使语文课教学成为学生兴趣盎然的自主表演活动。

二、倡导合作,挖掘合作素质

现代社会实践早已证明,人类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合作。语文的实践性极强,倡导语文学习中的合作,充分挖掘合作素质,就是进行语文教学的广义与狭义交流,形成语文学习的合力资源,一起投入语文学习活动,一起攻克语文学习疑难,一起体验语文学习快乐,一起经历语文学习过程,一起收获语文学习成果。语文学习合作既包括师生之问的狭义合作,又包括语文学习与社会实践的广义合作;既涵盖学习活动的全部过程,又包容社会生活的全部过程。(1)狭义合作:这是语文学习活动经常出现的形式,它有效地展开语文学习过程,巩固语文教学效果。狭义的合作需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构建“心有灵犀一点通”的默契配合通道,于举手投足中共享学习的信息,在心领神会处完成学习的目标,从而挖掘语文学习的合力资源。于永正老师执教《小稻秧脱险记》时,处处设难铺疑,时时点拨指引,于老师一笑一颦,学生亦步亦趋。小稻秧遇险脱险的扣人心弦的场景,喷雾器大夫如同天兵的凭空出现的镜头,都成为师生受教育的“点睛”之笔。师生在互动中惟妙惟肖地成功表演了小稻秧脱险,体验了文本唯美的语言,领悟了现代科技的威力。(2)广义合作:这是语文学习与社会实践相联系的过程,深化语文学习广义合作,有利于提高语文学习效益,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新课程标准指出:“沟通课堂教学内外,充分利用学习、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强调了语文学习的广义性。语文的工具性赋予其实践性,引导学生将语文带进社会生活中去,在广阔的空间里历练,在鲜活的实践里提高,语文的生命力便在社会的土壤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教学《访问环保专家方博士》时,如果我们只根据课文内容罗列课堂教学目标,就事论事,也可以完成教学任务,但若将其与社会实践相联系,设计“①调查:我们身边的环境状况如何?②走访:人民群众对环境的意见。③总结:评价环境状况,提出整改意见。④交流:个人心得体会,集体研究成果。”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在身临其境的经历中认识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和治理的紧迫性,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环境状况,增强环保观念,落实环保行动,学生受到了更为深刻的思想教育,语文素养也因参与社会实践得到历练,得到提高。

三、指导探究,整合探究素质

探究学习是从现象到本质不断深化的进程,语文的探究学习就是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的“表面现象”,深入研究,把握本质,领会言语内外的无穷之意,进而加工整理,合成自己的语言素质。

指导学生探究,整合探究资源,应该注意以下三点:(1)探究具有导向性。学习本身是一种方向性极强的活动,探究应具有鲜明的方向,让学生跟着既定的方向进行探究。探究的方向切不可模棱两可,莫衷一是。混乱的教学流程往往是探究的方向不明,学生显得无所适从,只能是“东一榔头西一棒”。一位教师在教学《庐山的云雾》时本意是让学生寻找云雾的特征,探究其来源,但设计的探究问题却分成了历史上的庐山云雾线、寻找云雾特征线和游客游览感受线,交叉重叠,学生仿佛坠入学习的庐山“云雾”之中。(2)资源符合科学性。探究的教学资源符合科学性,强调了该类资源的客观存在性。探究其科学性就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辨证过程,使其言之可说,听之可写,触之可及。小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经历还处在人生的起步阶段,容易被一切外在事物和影响所迷惑,轻信盲从,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我们为学生选择、设计探究资源时,要剔除封建迷信、崇洋以及时代积垢的渣滓,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精华合璧,彰显语言的科学性。在指导学生探究性阅读我国古典四大名著时,设计①搜集名人趣事。②提炼语言精华。③去除时代糟粕。④整理个人档案。探究入境的同时敲响耳边的警钟:“不可尽信书!”(3)实践体现功利性。探究属于学生学习活动范畴,必须在实践中评价学生的探究行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苏霍姆林斯基语)因此,肯定小学生的探究行为,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推动学生持久地进行探究。

上一篇:农村小学住宿学生心理健康培养策略初探 下一篇:转化后进生的“五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