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效性

时间:2022-08-18 11:29:09

农村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效性

一、增强农村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实效性的必要性

在中学教育中教书与育人是密不可分的,中学生物课程内容涉及较广,非常适宜渗透德育,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发现,农村初中生物教学渗透德育的实效性较差,与《课程标准》的要求相距甚远,存在很多弊端。因此,加强生物教学渗透德育的实效性是有必要的,要求教师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寓德育于生物教学之中,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与学的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在习得生物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使学生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素养,越来越有责任感。

二、增强农村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实效性的措施与方法

1.利用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苏科版生物新教材中有很多STS资料介绍我国生物科学的成就,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德育素材,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渗透时机,如,在讲“遗传与变异”时,介绍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的研究,培育出的高产水稻获得世界金奖,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以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习热情。介绍我国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珍贵的动植物种类;介绍我国栽培作物的悠久历史,讲授祖国古代生物科学成就,培养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使学生热爱祖国。

2.利用科学家的故事,渗透品格意志教育

在教学中可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科学探索历程,如,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实验设计的严谨和巧妙;又如,孟德尔发现遗传的两大基本定律经历八年之久,最后在其他科学家的实验里进一步认证后才被接受;再如,达尔文关于物种起源的研究遭到一片反对,但毅然坚持自己的研究。让学生认识到顽强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获得成功的重要前提,来激励学生磨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3.利用生物学知识,渗透身心健康教育

在生物学知识的教学中渗透身心健康教育,会使学生感觉到一些社会行为规范是有深厚的科学理论支持的,遵守行为规范是有利于自己身心健康发展的。如,从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的生理卫生说明吸烟、酗酒的危害;从循环系统、运动系统的角度介绍适当体育运动和体力劳动对人体健康的好处;青春期的发育时生理和心理发生的变化是正常的,要正确认识性知识是一种科学知识,要努力学习,提高对各种有害影响,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健康度过青春年华。

4.重视人文关怀,渗透爱的教育

一切教育的起点都源于爱,它使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愉快互动,能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应始终用真诚的爱心去关注爱护学生,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使学生乐于接受新知,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发展,形成独立健康的人格,成为有爱心的社会公民。

5.利用实践活动,渗透环保教育

要将环保教育渗透到生物教学中,仅靠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实际环境问题的调查、分析,选择贴近现实生活的内容进行调查研究,既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又能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开展研究,学会保护环境的途径和方法,激发学生的使命感,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如,组织学生考察学校周边的山林、指导学生识别各种植物、了解植物的生长环境、观察其生长状况等。也可以成立环保兴趣小组,指导小组成员学习环保知识和技能,利用校园空地开展绿化实践活动,检测校园内植物的生长发育情况,更能拓展知识面,加深对课内知识的理解,树立环保的使命感。还可以开设环境保护的专题讲座,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如,讲“节约用水”时,介绍我国水资源状况,结合本地区面临的水资源减少及污染问题,增强节水意识、环保意识,并付诸行动。介绍生活中的节水小窍门,大家共同参与节水活动。还可以介绍白色污染的由来和危害,让学生认识到环保就在我们身边,认识到污染的危害,自觉加入到环保队伍中。

(作者单位:江苏连云港市赣榆县黑林中学)

上一篇:快乐识字 第1期 下一篇:那人、那事、那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