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国际贸易校内实训环节的完善与创新

时间:2022-08-18 10:05:12

高职院校国际贸易校内实训环节的完善与创新

[摘要]目前各高职院校建立国贸校内实验室,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实训是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的要求。如何弥补外贸教学软件设计的片面与不足,在现有实验室基础上进行完善与创新,增加实训环境的真实性和复杂性,是大部分国贸校内实验室的发展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实践能力;国际贸易实训;完善与创新

为积极响应和落实教育部16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的培养要求,多数高职学校都建立了校内国际贸易实验室,主要通过引进外贸教学软件。

一、国际贸易实验室建立之初的状况

实验室内配备48台学生机,2台教师机,多媒体设备,购进SIMTRADE外贸实训平台软件一套。参加实训环节的学生有国贸,英语,日语三个专业两个年级,约400人次。国际贸易实训课程安排在第四、五学期,周课时为4节次。

二、国际贸易实训环节的不足

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发现SIMTRADE软件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单就软件本身无法全面反映学生对外贸流程的掌握程度。

软件的不足如下:

单据时间上的逻辑性无法检测。单据时间根据系统时间自动生成,如学生制单出现时间上的逻辑错误,系统无法识别。2.系统代替学生进行信用证审单的工作。如单据不符将被系统退回修改,没有设计不符点费或拒付等环节 ,不利于学生掌握制单结汇工作的真实情况。

软件缺乏综合评估体系。系统评分标准单一,不能体现前期洽谈业务的表现和企业经营盈亏情况。报关报检,核销退税的环节设计太过简单,与真实业务环境不符。

三、对国际贸易校内实训环节的完善与创新

1.首先开展专项实训项目,体现实训任务的阶段性。

在学生掌握专业核心实务类课程的基础上,按照外贸基本流程进行分阶段专项实训。内容包括国际贸易实务、报关报检实务、外贸英语运用能力等专项训练。

2.团队开展外贸全流程实训任务,体现实训环节的综合性。

经过专项训练以后,学生在高年级以团队形式完成一笔进出口业务的全部流程。学生组队建立自己的企业和谈判小组。从业务准备阶段、磋商阶段,到执行合同阶段进行外贸全流程的综合实训任务。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比如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函电,外贸口译、报关报检实务、国际商务谈判等专业课程内容都将在一笔外贸业务中体现出来。真正实现了理论知识和实务操作的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

3.部分环节辅以仿真场景和真人模拟操作,体现实训内容的仿真性。

鉴于SIMTRADE软件平台在部分环节上的设计过于简单,不利于学生应付未来复杂的工作环境,我院考虑将商务洽谈、报关报检、运输保险、银行审单结汇等环节采用人工模拟场景操作。在现有实验室基础上,建立商务洽谈室、样品展厅和银行、海关等公共办公场所,购进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必要办公用品。比如学生将在模拟办公场所中扮演银行角色,进行银行审单的人工操作,发单证不符点通知,扣除不符点费用或拒付。通过真实模拟进出口业务的步骤,增加业务流程中的复杂性和可变性,培养学生在逼真的实训环境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4.由教师制定一套综合评估体系,体现实训过程的可控性。

我院在筹建实训室的时候,就发现市场上大部分实训教学软件都存在着评估标准过于单一和片面的问题。

教师应该深入综合实训任务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指导,建立一套更全面的综合评估体系,不单从单据的正确性,而且从时间上的逻辑性、外贸商务洽谈的策略性、业务经营的收益性、意外事故的快速反应等多方面综合评估学生在实训中的表现。教师在考核时为学生保存照片、视频、单据等资料,并做实训小结。这对实训指导教师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院专门选择了理论知识扎实和外贸实务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来担任实训环节的教学任务。

具体实训环节设计如下表:

四、完善与创新国际贸易实训环节的初步效果

目前学院已建成国际贸易实验室,国际商务洽谈室、公共办公场所各一间,样品展厅尚在筹建之中。配备SIMTRADE单证操作软件和外贸实习平台软件,购进必要的办公设备若干套。在2008级、2009级英语专业、国际贸易专业学生中开展国贸实训环节的创新实践,以新的评估体系来综合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将学生置于一个更为复杂多变的实训环境中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明显提高, 2008级毕业生在企业人才双选会上的表现也明显优于往届。

[参考文献]

[1]高彩云.国贸实训室建设的实践创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9).

[2]吴建功.国贸场景模拟实训教学模式的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08,(5).

上一篇:高校公共武术课程教学研究 下一篇:关于建立高校足球俱乐部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