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桥梁综合接地系统施工总结

时间:2022-08-18 04:57:27

高速铁路桥梁综合接地系统施工总结

摘要:铁路接地技术一直以来都是人身安全、设备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针对我国高速铁路的特点,铁道部组织技术力量,经过对国内外接地技术的研究、消化吸收和试验验证,提出高速铁路综合接地总体技术方案以替换以往分散接地方式,建立系统标准体系,并已在京津城际、武广、郑西、合宁、合武等高速铁路中应用并取得成效。现就高速铁路桥梁综合接地系统施工进行简要总结。

关键词:高速铁路;综合接地;施工总结

0引言

铁路接地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接地的主要目的,一是保证人身安全,二是保证设备安全。综合性表现在该系统提供了沿线建筑物、构筑物的防雷接地、强弱电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防过电压接地、防静电接地、屏蔽接地等,几乎涵盖了铁路沿线一定范围内所有的系统设备接地和防雷接地。

1 桥梁综合接地施工

1.1 技术标准

《客运专线综合接地技术实施办法(暂行)》(铁集成【2006】220号)

《铁路防雷、电磁兼容及接地工程技术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39号)

《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号(2009)9301)

《铁路综合接地系统测量方法》(TB/T3233-2010)

1.2 材料选择

桥梁综合接地系统主要器材包括贯通地线、接地端子(桥隧型)、接地连接导线(不锈钢连接线及线鼻子、防盗型螺栓)以及接地钢筋等。各种导线材料选取与设计接触网短路电流大小相关,具体标准如下:

材料 贯通地线 接地端子 连接导线 接地钢筋

接触网短路电流≤25KA 截面积35mm2铜芯线 M16不锈钢接地端子 总截面不小于120mm2钢丝绳 截面不小于120mm2(直径≥14mm)

接触网短路电流>25KA 总截面不小于200mm2钢丝绳 截面不小于200mm2(直径≥16mm)

1.3 施工工艺流程

桥梁综合接地系统施工与主体结构施工同步进行,由桩基承台(扩大基础)墩身梁体桥面及附属逐步施做(预制梁在预制场地施做)。

群桩基础每根桩以一根通长钢筋作为接地钢筋,在承台中每根桩进行环节并与墩身两根竖向接地钢筋连接,接引至墩帽处连接接地端子,备与梁体接地系统相接。明挖基础则是在基底设置1m×1m钢筋网片满布基底(且局基底有70mm保护层),钢筋闭合焊接,中部“十字”交叉的两根钢筋上的网格节点处施以“L”行焊接,其余绑扎连接,然后与桥墩接地系统连接。

无砟轨道桥梁桥面分别于两侧防护墙下及上下行轨道底座板间1/3和2/3处设置通长纵向接地钢筋,并与梁端横向接地钢筋连接;接触网、防护墙与梁体纵向接地钢筋连接;梁端横向接地钢筋分别与防护墙内、外侧竖墙、通信信号槽内接地端子连接,同时通过非预应力结构筋接引至梁底接地端子与桥墩接地端子通过连接导线连接。

1.4 测试与量测

在综合接地系统中,建筑物、构筑物及设备在贯通地线接入处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Ω,施工过程中对于单桩、承台及墩身按照独立接地体进行接地电阻测试,一般要求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接地电阻测试应采用四端子接地阻抗测试仪,并采用独立电源或经隔离变压器供电,仪器准确度不低于1.0级,电压表的分辨率不低于1mV。测量时可采用三级直线发或者三级夹角法。测量时,试验回路应避免与水体、地下金属物、输电线路长段并行。测量电极应采用直径不小于1.5cm的圆钢或L25mm×25mm×4mm角钢,长度大于40cm,且插入紧密土壤20cm以下,测量引线截面积应不小于1.5mm2。

1.5 质量控制要点

接地钢筋的连接(搭接、“L”型焊接)应严格控制焊接质量,双面焊缝长度应大于55mm,焊缝高度大于4mm;单焊缝长度应大于100mm,焊缝高度大于4mm。

注意对接地材料的保护,避免出现堵塞、损坏、锈蚀、截面积缩小等情况。

为控制好接地系统质量,应在隐蔽工程施工前对接地系统进行感官检查及电阻测试。

如在施工中发现接地电阻明显超标,则应在相应位置并连外部接地极以调整接地电阻。

2 结语

综合接地系统工程实施的过程来看,可以将其分为两个阶段,一是站前土建工程预埋阶段,二是站后各系统设备接入阶段。第一阶段的土建预埋工程则是重中之重,是整个综合接地系统工程的基础设施,而且是隐蔽性工程,预埋件中所有用于接地的钢筋及连接件必须保证可靠的电气连接,其工程质量直接决定着后续各系统设备的正常使用。

上一篇:高层建筑平面设计浅析 下一篇:齐抓并举,更好地控制基建工程的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