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童心的绘本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时间:2022-08-18 04:37:24

回归童心的绘本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摘 要:绘本是适合低年级儿童阅读的一类图画书。探讨了深情朗读绘本、引导想象情节、品味图画内涵等绘本阅读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生;绘本;阅读教学

阅读对于儿童来说非常重要,也可以说阅读是儿童的第二次生命。随着阅读的地位和作用被更多的人所认识和重视,小学生也开始进行绘本阅读教学方面的研究,从绘本导读、共读指导等方面提出一些绘本阅读教学策略。

一、深情朗读绘本

教师在绘本阅读教学中深情地朗读故事,用动作、神态等体态语来呈现故事的情感,用预告绘本的精彩片段吸引学生阅读,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绘本《我永远爱你》的阅读教学中,讲述的是小熊阿力和妈妈之间的爱的原谅,在生活中,学生是绘本中的小熊阿力,有对打碎妈妈喜欢的碗的担忧。作为母亲的熊妈妈那有原则的爱,也会让学生有更深的感受。这两个人物的情感变化,学生在生活中有着较为深刻的体验,绘本中的人物情感也是学生自己的情感表达。

二、引导想象情节

有的绘本是依靠重复的情节和句型将画面连接起来的,在阅读这样的绘本时,就要充分利用这样的内容结构,引导学生参与到想象故事情节的过程中去。如,在绘本《逃家小兔》的阅读教学中,都是使用的同一句式:“如果你变成……我就变成……”,如此将故事进行下去,让整个故事充满想象。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绘本中的不同变化,让学生参与其中,想象如果自己是兔妈妈,会怎么变,让小兔回家呢?如此在学生积极的猜测中推进故事情节发展,也体会到兔妈妈对小兔浓浓的爱,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品味图画内涵

绘本有着精心设计的版式,无论是封面、扉页,还是环衬、正文都构成了紧密联系着的整体,文字与图画相互依存,通过图画去感受故事,感悟内涵。如,在绘本《我有友情要出租》的阅读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内容,寻找画面细节,通过大猩猩的面部表情来猜测它的心理活动,还可提出问题:“谁一直陪在大猩猩的旁边呢?他为什么会这样做?”像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关注故事本身,还能提升学生对图画内涵的深层次的挖掘能力。

四、总结

儿童在进行绘本阅读时,就像在和绘本进行着心灵之间的对话,在这充满着童趣的故事中,开阔了儿童的眼界,丰富着童心,升华阅读的境界,健全儿童的人格。让儿童的阅读生涯从绘本阅读开始,从绘本中感受到阅读的快乐,爱上阅读。

参考文献:

邵爱英.“问题教学”在绘本阅读中的运用[J].好家长,2012(08).

上一篇:互动式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多措并举,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