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课外阅读的几点尝试

时间:2022-05-27 05:39:13

班级课外阅读的几点尝试

摘 要:当前语文教学费时耗力,课堂难以达到高效,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一直在寻找其中的原因。学生的阅读时间不充足,阅读量得不到保证,阅读的方法不恰当,阅读的效果不佳。所以,每一个语文教师不能不思考:如何及早引导学生徜徉于丰富多彩且充满奥秘的阅读世界,积累丰富的知识,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其终生受益。

关键词:阅读环境;阅读常态;科学评价

如何让书本陪伴孩子一路成长,让阅读成为学生生活的一种常态?笔者今年教授六年级语文,我的尝试就是营造班级阅读氛围,努力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书香时刻飘逸在他们的心头。

一、合理利用空间,营造读书氛围

孩子要看书,必须要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空间,每天取“沧海一粟”。学校和老师应给学生营造一个舒适、宁静的读书氛围。借助图书角浓郁班级文化阅读氛围,组织班里的学生开辟教室的一角作为班级图书角,学生和老师一起精心布置班级图书角,不仅注重外在环境上的美化,更重要的是班级图书角图书的管理。

二、注重引导参考,提供合适书籍

不同的孩子在书的选择上是有所不同的,每逢拥有好书的时候,学生便会忘却了一切,沉浸在书中。根据孩子的心理需求,兴趣爱好,学习实际指导购买。每周的阅读课上,教师可引导学生购买一些名著,当然我更提倡学生与现在的初中生借阅,让学生从中得到思想的熏陶、智慧的启迪,了解什么样的表达才是规范的、优美的,学生可以在家长的指导下,利用自己的压岁钱,买一些利于培养兴趣爱好的书,让学生进一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从中获取丰富的知识,获得阅读的乐趣。

三、密切联系课文,适当延伸拓展

读书是心灵的旅行。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孩子们为海伦・凯勒的悲惨遭遇伤心落泪,又被她的不屈不挠所折服;读萧红《呼兰河传》,孩子们恍如置身于作者笔下的祖父的院子,感受亲情的可贵,享受童年的乐趣;在教学完《三打白骨精》后,引导学生走进《西游记》,了解书中的人物性格品质,取经路上的离奇故事,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在教学《哪吒闹海》这样的神话故事的课文时,我又会适时地去引导:孩子你读过哪些神话故事?学生交流后会说:……请同学们课后去阅读这些神话故事。这样的阅读既对课堂进行了合理有效的拓展,更提高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增长了学生的知识面,可谓是事半功倍。

四、多元评价,提高学生读书效率

1.评价方式力求多样

一是活动评价搭建展示舞台。将课外阅读与各项活动相结合,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通过学生常见的活动载体和活动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读书收获。二是竞赛评比激发阅读兴趣。在课外阅读评价中,引入竞争机制,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阅读竞赛,使他们在竞赛中体验阅读的乐趣。三是成果展览展示阅读成果。教师可以在班里设专门的“阅读专栏”,比比谁读得书多,谁摘抄得精彩片段精彩,谁写的读后感更有真切的感受,在专栏中报道阅读之星的事迹、刊登学生的读书感受,通过成果展览的形式展示每个学生阅读的收获,以“展”代评,将评价融入活动之中,能让学生体验成功,保持读书的热情。四是成长记录展示阅读轨迹。给学生每人建一个“快乐阅读成长记录袋”,用于记录每学期课外阅读的内容和成效。

2.评价主体力求多元

一是学生自评。学生定期进行自我评价,对自己的读书活动进行小结,畅谈自己阅读中的收获或不足、梳理下一阶段准备阅读的内容……二是同伴互评。学生之间的评价贴切学生阅读实际,较为客观。教师可将班级的学生划分为阅读小组,让组内学生先互相评价,小组长负责统计和记录,而后,班级的各小组之间互评,使学生在同伴互评中形成良性互动,学会阅读方面的赏识与评价。三是教师点评。学生最看中教师的评价。

以上仅为笔者在班级课外阅读中的初步尝试,其实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的工夫,阅读能力的提升也需要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让书本陪伴孩子成长,让读书成为学生生活的一种常态,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学工作者在教学活动中用一生去践行。

参考文献:

王红丽.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与优化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12.

上一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教学的研究 下一篇:试论小学语文第二课程“合作写作”的建设与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