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医疗信息化这五年

时间:2022-08-18 03:59:16

我与医疗信息化这五年

或许是巧合,中国医疗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这五年,正好是我从接触信息化、了解信息化到成为一名在医疗信息化领域小有成绩的信息主管的过程。

五年前,我从医院团委书记的岗位上来到医院信息科,医疗信息化对我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而新奇的领域。我学医出身,对医院医疗流程相当熟悉,也有10年团委书记积累的行政管理经验,但计算机相关知识是我的弱项,为此我曾恶补过计算机知识,但因为找不到医疗与信息化的结合点而收效甚微。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找到了一条事半功倍的捷径。在一次信息化会议上我收到了一本医疗信息化方面的杂志――《e医疗》。杂志抓住了医疗和信息化的结合点,这不正是我苦于寻找而不得的吗!此后每期的《e医疗》我都仔细阅读,遇到不懂的知识就去查资料或找专业人员请教。慢慢地我对医疗信息化从陌生到熟悉,从一头雾水到了然于心。可以说,《e医疗》是我从一个医疗信息化的门外汉成长为懂医疗、精管理、通技术的信息主管的良师益友!

回首这五年的光阴,医院的信息化从单一的财务管理发展到HIS、LIS、PACS等各个信息系统,再到如今的物联网智慧型医院,可谓突飞猛进。接受信息的终端也从大而笨的台式机到笔记本电脑,再到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可谓日新月异。

我从接触信息化起就对手机这一新兴终端特别留意。2009年我组织科室人员创办“淮河医院手机报”,开河南医院之先河。以职工个人手机为接收终端,把一周内医疗卫生行业的相关信息和医院的相关动态编辑后以彩信的形式发送到每位职工的手机上。从创刊至今已发送265期,成为职工了解医院动态、了解卫生行业动态的主要工具,深受职工欢迎。

2011年,我主持申报的“医信通”数字体检项目获河南省卫生信息技术应用试点项目二等奖。该系统利用移动通讯平台和MAS服务器,围绕体检全过程,从体检预约、健康检查、结果领取和后期咨询等方面出发,实现了包括体检登记、体检记录、综合查询、体检报告打印、系统维护、分类短/彩信群发、客户管理和数据维护等在内的多项功能。客户可通过短信、WAP、电话等多种形式实现预约体检,院方根据预约人员情况进行动态分配,确保体检有序开展,同时以短/彩信及139邮件的形式向客户反馈体检结果,并根据客户健康情况,提供电话、短信咨询及后期跟踪服务,在提升服务质量的同时实现信息共享,进一步挖掘数据发现潜在病源。这一项目从2012年实施以来深受体检人群的好评,也为医院扩展了大量潜在患者,可谓“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

2013年微信的异军突起使手机作为信息接收终端的功能更加强大。我院紧跟趋势成功申请了“淮河医院微信公共号”,通过这一平台实现医院与患者实时交流,定期医院相关活动信息诸如新业务新技术介绍,医保新农合政策讲解等,实现患者来院的自助就诊,拓宽了医院院前服务的范围。

近期我院准备将手机报、微信公共号、电子体检系统等进一步整合,开发出适合手机使用的掌上客户端。以此客户端为基础,以患者个人索引为主线打造一体化的信息门户,将医院目前的HIS,LIS,PACS等信息系统的数据充分整合,使患者就医时实现“一部手机,随时随地掌握健康”!

我相信下一个五年,移动健康应用一定会唱主角。到那时,人们利用可穿戴型移动设备随时随地采集数据并上传至云平台,医疗机构的专业医师对数据分析判断,从而对使用者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测,真正实现健康随身行!

上一篇:“智慧青岛”建设驶入快车道 下一篇:CRM进军企业级移动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