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幼儿在绘画活动中展开想象的翅膀

时间:2022-08-18 02:42:46

引导幼儿在绘画活动中展开想象的翅膀

【关键词】幼儿 绘画 想象力

幼儿常常是不由自主地寻找一切可以涂画的工具和材料,在桌子上、地上墙上甚至于自己的身体上进行涂鸦。为什么幼儿有如此强烈的绘画表达欲望呢?幼儿究竟是为了什么而画?许多幼儿教育学家和美术教育研究专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有人认为这一切都源自人类本身的驱动,是一种天性和本能;有的认为是出于表达情感的需要。虽然理论有所不同,但我们可以看到:绘画给幼儿带来无限快乐不全是绘画的结果,而是幼儿在随意涂抹的过程中摆动手臂在纸上流下的痕迹和表达自我的过程,在这自我发现的过程中,幼儿获得了满足。

一、在美术活动中萌发孩子的想象力

想,就是动脑筋;象,就是图像、形象或画面。想象就是主观灵性的东西,想象的空间具有无限性。想象是不受自然知识、时间空间、规则、现实世界等的限制,因此教师不能以像不像来评价孩子的作品。孩子的作品中想象成分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的评价和引导。教师这次以像不像为标准,下次孩子们的画就都会向“像”靠拢,丧失了想象力。

二、在大自然中引导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

教师应常常带孩子走出教室,看看美丽的花朵、摸摸大树、观察小动物等等,这样孩子的兴趣一下子就会被激活,想象也就随之迸发。例如:大班画《美丽的秋天》的时候,就可以请孩子们到户外观察各种各样的秋天的景物,然后请幼儿自由讲述他们看到了一些什么样的树,怎样的树叶、怎样的野花、怎样的果实――通过引导幼儿的回忆再现观察的物体。结果教师将会发现,孩子们画出了千奇百怪的树木和落叶。树木花草这些自然景物是我们常见和可以再现的,动态的情景也可以是幼儿通过自己的想象并用画笔表现出来。大自然不仅增添了孩子们的知识和经验,也促进了他们智慧发展,培养了他们的能力,丰富了孩子们的整个精神世界。

三、在各种活动中调动各种感官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要培养他们的具体感,所谓具体感就是将模糊的稍纵即逝的表象、幻想,变成清晰的、具体的、永久保存的图像,就是要把头脑的想象具体的表现出来。也就是通过孩子们自己的方式说出来、写出来、画出来。因此,老师就可以组织形式多样、各种类型的活动,充分调动孩子的各种感官系统。

四、引导幼儿欣赏作品,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幼儿的绘画作品是充满个性化的,其中有许多值得相互学习观摩的部分,从中可以激发起幼儿另外的想象力、创造潜能,因此教师应有目的的引导幼儿向同伴学习借鉴也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方法。也就是老师在组织幼儿进行美术活动时及时地介绍幼儿有创意的表现,引导幼儿在学习的基础上想象创造。在幼儿完成作品后,教师可把幼儿的作品全部拿出来展览,讲评并肯定幼儿的大胆想象力,引导幼儿欣赏,并能在别人的作品中寻找、发现优点。

综上所述,教师要把握好幼儿的绘画心理特征及年龄特征,多方位,多元化地运用各种手段、形式,开展各种活动为幼儿提供有丰富色彩的环境与条件,尊重幼儿个人的审美倾向,提高幼儿的想象空间引导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增强幼儿的审美情趣,使其有独特的个人风格,用自己的方式创造性地发现美表现美!

(作者单位:四川绵阳市玉龙小学玉龙幼儿园)

上一篇:艺术类专业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与改革探索 下一篇:初中语文实践活动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