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些体会

时间:2022-08-18 12:30:40

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些体会

摘 要:采取大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教学要注重生活趣味性 ,多多关爱留守儿童,认真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等有力举措,有效提高农村小学数学的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关键词:提高;教学质量;办法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课程研究和课程改革已成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话题。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数学的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呢?笔者认真总结近几年来教学工作的经验,谈谈个人的一些体会。

一、大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农村学生数学基础较差,突出表现在学习习惯差,行为习惯差,灵活运用差。抓好教学常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教学管理中要善于引导抓好学习风气和学习习惯: 教会学生预习、复习、做作业、练习、反思总结等方法方式、全方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掌握了方法后,长期坚持,养成习惯,这就形成了良好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学习也就成功了一半。

二、课堂教学要注重生活趣味性

小学生年龄还小,自制力不强。教师要遵循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把学科特点和学生年龄、心理特征结合起来,使学生愿意学、主动学。如果教师现在还在用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传统模式一直上课,学生很快就会感到很乏味,越来越厌学。教师要善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使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社会意义和实际价值,激发学习兴趣。可以大胆改革家庭作业形式,突出应用性操作。比如在学习《认识物体》一课时,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球体等这些物体的概念比较陌生,空间抽象思维比较薄弱,但是他们对足球、魔方、牙膏盒等这些东西却十分熟悉,于是课堂上通过学生对这些东西的进行分类,看一看,摸一摸等方法让学生逐步建立起长方体、正方体、球体的概念,并初步了解它们的特征。之后又让他们在生活中寻找这些物体在生活中出现在哪里,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这些物体的理解。这样从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和以有知识背景出发,得到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的机会,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还有学习了乘法数量关系以后,可布置学生双休日随父母去菜市场买菜或购物,按单价独立计算价钱;在学习“元、角、分”的教学中,可开展模拟购物活动;学习“米、千米”的教学中,可去操场上数步伐,估计长度等。

三、多多关爱留守儿童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广大农村个正起着也变化很大。特别是在我县广大农村,学生家长留在村里种地的很少,外出广州、深圳等地打工的很多,60%以上的小学生是留守儿童。照管留守儿童多是爷爷奶奶,或者是亲戚,他们相对宠爱孩子,照管力度不足,缺乏相应的知识。他们在老人的宠爱下,放任自如,家庭作业不闻不问,学习成绩较差。这时候老师就成了最好的父母,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多关注这类孩子,经常家访,经常与他们交流,帮助解决各种困难,给予他们更多的爱和自信,严格要求他们的学习。

四、认真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后进生的存在是一个现实问题,若处理不好,他们会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越发困难,产生厌学的心理,导致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对一个班的整体水平也有很大的影响,要想让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就不能忽视学困生的教育。所以有必要对后进生转化工作常抓不懈。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给予他们更多的爱心,使他感受到老师的期望与关心、集体的温暖,教师的爱心、尊重是学生进步的基础。要因材施教,他们落后的原因各不相同,需要教师加强个别指导,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善于利用“闪光点”,不惜表扬鼓励,作为推动后进生前进的动力,激发学习动机。还要加大对他们的辅导,采取教师辅导和优秀学生帮扶活动相结合等有效措施,对学习感到很困难的和学习态度又不好的就由老师辅导;学习态度较好,对老师有畏惧感的就由学习优秀的学生辅导。这样,学困生得到了发展,优秀生也得到了锻炼,同时又减轻老师的负担,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学困生进步了,优秀生更优了,班级的整体成绩自然上升了。

总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任重而道远,在我的教学工作中,作为一名教师,我会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这一目标,而不断探索和付出不懈的努力。

上一篇:试析小学数学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下一篇:浅谈小语阅读教学的学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