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分析

时间:2022-08-18 12:30:16

合作学习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分析

合作学习是新课改以来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合作学习不仅使学生掌握到基本的理论知识,而且使学生掌握到更多的实践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合作学习的特点及意义

(一)合作学习的特点。

交流性、协同性以及分享性是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主要特点,即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必须经过一系列的交流。交流,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沟通能力。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处在小组的团体中,对其协同性的要求较高,只有小组协调合作,合作学习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分享型是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最大的区别,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可以共同分享学习的酸甜苦辣,共同的进步。

(二)合作学习的意义。

1.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合作学习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通过小组的合作,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活动中,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2.培养合作精神,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其表达与交流的机会增多,因此,可以充分地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学生的交流能力。同时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处于一个小组团体中,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小组与小组之间在学习中构成一个竞争团体,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树立起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学习是学生锻炼综合能力的最佳平台,有助于每个学生未来的发展。

二、合作学习的具体步骤

(一)合理分组。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要实施合作学习,首先必须进行合理的分组,对此,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如学习个性特征的不同,学生所掌握的基础知识的不同,学生接受知识能力的不同等等,将学生分成几个不同的小组。同一个小组里的学生,其个性特征可以相似,所掌握的基础知识相近,接受知识的能力相等,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一个相同的竞争团体。也可以使组内有二到三名在本学校上能力比较突出的同学,起到先进带动作用,促使其他同学在本科目学习上的进步。

(二)分工合作。

小组分好之后,需进行必要的分工合作,对此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内容,分配给每个小组不同的任务,并实行轮班制,明确每个小组中不同学生的不同职责,使小组成员在学习中各司其职,避免在小组中出现混乱的局面,同时使小组成员自觉地负起维护好小组的责任,增强学生的责任心。比如,在讲授《危险的诱惑》这一章节时,小组可以依据黄、赌、毒、等教材内容,安排具体学生负责收集黄、赌、毒、等方面的危害,将教材内容分割成几个重要的版块,并在小组内分工合作。

(三)实施过程。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只起到引导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以及更多的交流空间。培养学生独立的思考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是小组合作学习重要的目标之一,因此,小组合作学习必须经历三个方面的过程,即小组中成员个体的独立思考,小组中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全班学生的统一交流。对此,教师可以提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先进行个体的独立思考,之后再在小组内进行对话交流,最后由小组代表发言,在班级内进行统一的交流。

(四)客观评价。

在思想品德的合作学习中,客观评价是一项重要的程序,只有经过客观的评价,才能发现小组中的不足之处,才能更好地完善小组。客观评价主要是对小组团体的评价以及小组各个成员的评价。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应多采取鼓励和激烈的措施。对表现比较好的小组团体或者小组成员,教师应及时进行必要的奖励措施,激励他们不断地前进。对于表现比较差的小组团体或者小组成员,教师也不要一味地进行批评,而应该实施必要的鼓舞措施,尽可能地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

三、合作学习应用的有效途径

(一)教师应科学合理地提出问题。

在初中思想品德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善于提出相关的问题,对此,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小组或者不同的学生设置相应的问题,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养成独立以及合作的能力,同时,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具有针对性、趣味性以及代表性,这样才能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比如,在“交往有艺术”这一章节中,对“与陌生人打招呼”这一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称呼他人有学问”这一部位的内容。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实行个人阅读、小组交流以及代表发言等程序,在小组代表发言完之后,教师可以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们还知道哪些地方称呼他人的习俗呢?”教师提出问题后,可以让小组进行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合作精神,同时应该鼓励小组多去发现问题,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教师应重视“双基”的落实。

在初中思想品德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该重视“双基”的落实,合作学习不仅仅是对思想品德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是对生活的学习。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仅学会基本的思想品德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如何做事,学会如何生存,这是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本质要求。在讲授基本的理论知识时,教师必须依据教材内容,明确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对此,教师可以设置几个教学环节,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设置相关的实践环节,将教材内容引入到实践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初中思想品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整个教学的主体,教师只起到主导型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教学的主动权交到学生的手中,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角,真正地体味到课堂教学中的乐趣。比如,在讲授《危险的诱惑》这一章节时,如果引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一味地给学生灌输黄、赌、毒、等的危害,这样整个课堂教学就显得乏味,学生也提不起学习的激情。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在实际生活中选择一个学生比较关注的话题进行探讨,并且必须给予学生较多的思考空间,这样才能真正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才能发挥主动权,在小组内团结协作,交流各自的观点。

(四)学生应该大胆地表现自己。

合作学习是一种开放式的学习,以适应学生成长的需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进步为主要的目的,是学生锻炼自己的最佳平台,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可以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以及交流能力,因此,在思想品德课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大胆的表现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为日后的成材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小组成员要具备包容心和互助精神。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处于一个小组团体中,因此,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或者出现这样那样的分歧,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小组成员应该以小组的整体利益为首要考虑的对象,具备一颗包容心,成员之间要相互体谅。

四、结语

合作学习是新课标背景下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合作学习不仅使学生掌握到基本的理论知识,而且使学生掌握到更多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可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海蓉.增强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的几点尝试[J].学生之友(初中版)(中考月刊),2009(10).

[2]许瑞娟.新课改下大班额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初探[J].中学教学参考,2011(05).

[3]谭贵明.初中思想品德课实施合作学习的思考[J].教师,2010(10).

[4]刘玉倬.浅议在思想品德课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J].学生之友(初中版)(下),2011(01).

[5]何.让学生在合作中凸显灵性――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合作学习的试探[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08). (编辑郑云东)

上一篇:大学生青春健康同伴教育的实践与体会 下一篇:高职院校汽车营销专业中期实习教学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