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时间:2022-08-18 09:05:49

全球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历史,最主要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自己寻找需要的历史材料,通过对历史材料分析和思索得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历史观点。全球史观是指学生跳过某一个视角或者某一个立场,采用宏观的视角对历史材料进行分析、思索历史的得失、得到一个客观的、接近真识历史的观点。如果说,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是让学生读历史、背材料、记结论,那么全球史观则是要求学生找历史、思材料、悟结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全球史观看待问题,学生学的不仅仅是课本上的知识,掌握到的是一种纵观全局的思考历史的方法。

一、通过全球史观的角度让学生寻找历史

教师在引导高中生学习历史的时候,要让高中学生知道历史课本的容量有限,它只能大致的记录历史发生的时间、简要的描述历史发生的事件、只能依照一个角度得到一个历史结论,它只有单一叙事的效果,却没有让学生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纵观历史的角度的效果。学生要了解到书中描写的历史事件全貌,就要自己去搜集相关的历史资料。自己搜集历史资料是通过全球史观的角度学习历史的基础。

教师在教导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时,学生单纯看历史书,仅仅只能了解夏、商、周等的历史概念。要以全球史观的角度去研究历史,学生需要更广宽的视角。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观看博物馆中夏商周时代的文化、引导学生从书籍中去查找资料等。

比如,中国的历史之所以是从夏朝开始,是由于从夏朝开始,中国才开始从精神上全面建立集权制度。从夏朝开始,中国第一次使用“天子”的名号,即继承王位的人是“天”的儿子,天授神权的思想从那时建立;从夏朝开始,中国的建筑开始使用“九”、“五”之数,这两个至尊贵的数字只能给特殊的人使用,它像征至尊者至高无尚的威严。夏朝被认定为中国文华的开始,是由于从夏朝起,夏朝改变古代部落粗放的精神领导方式,而在精神上形成一系列的具有中国华夏文明特色的文化思想,而商、只是在不断的完善这段思想。到了周朝,中国正式有玺与印之分,“授命于天”的大王才可用玺,而普通的白丁只能用印。学生通过对一连串史实的掌握,自己就能了解到中国集权制度从开始到发展的演变过程,当学生了解到这些时,他们理解的就不仅仅是集权制的“词汇”,而是能结合文化、历史、政治的角度综合看待这个概念。

二、通过全球史观的角度让学生分析历史

学生在学习历史事件中,有时会觉得历史思索很困难。因为学生阅读历史材料的时候,发现不同的人对历史材料有不同的看法,学生觉得公说公有理,婆婆说有理,拿着一堆历史材料不知道如何着手,因此不知道往哪个方向思索。所谓的全球历史观,就是用一种科学的方法宏观的看待历史,然后对历史展开思索。而要让学生学会用宏观的角度看待历史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

比如在学习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中,学生如果单纯抱着历史书本看,仅仅了解人口、农业、工业、商业等的名词概念,就很难对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产生认知。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辅助自己思考。比如,先从唐代开始,分析出唐朝的人口结构、农业的发展及税收制度、工业发展情况、商业结构内容等等。再将同样的角度去寻找宋朝时期的历史数据,接下来找到元、明、清时代的数据。学生通过分析表格,能看到中国经济的发展变化;此时学生还可以使用画图表的方法,看同一个对象不同时期的图表波动情况,这种直观的图表方式能有助于学生分析历史。

三、通过全球史观的角度让学生得到历史

学生在学习历史时,常常有另一种困惑,即历史的材料仅仅只是材料,而对材料的阅读方法有很多的角度,从不同的角度去阅读历史,就可以得到很多结论。学生害怕自己思索的方法不同、得到的结果有偏差,所以不敢随便得到自己的历史结论。而全球史观的角度去看待历史的角度虽然有很多侧面,但是得到的答案在每个人心中却是唯一的,即看待历史的角度根据每个人的思索角度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同。在每个人眼中,这个结论可能是“唯一”的,但是研究历史的人要在“唯一”的角度上懂得包容他人的历史观点。

比如教师在引导学习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此时,有人对中国清朝末年的经济发展展开分析。他认为中国清朝末期,开展“洋务运动”其最高的目的是为了维护一个中央集权的统治,为了延续这个中央集权的统治才开展一系列的洋务运动,此时中国的经济得到极大的发展。然而这场“洋务运动”由于最终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国家走向民主、文明、进步,所以只要“洋务运动”与维护中央集权统治目标相违背,则统治者不会愿意进行该项改革,中国的经济与政体不相匹配使中国清朝的“洋务运动”走向失败。他认为这个历史过程与我们今天有几分相似。学生在听过这段历史论点时感到很疑惑,内心会怀疑:它究竟是“真实”的吗?在研究那段历史的人心中,他会觉得这是真实的,因为他通过各种详实材料得到这个论点,然而学生也可以得到自己属于自己的“真实”。因为在全球史观的角度,历史没有唯一的“真实”,只有对历史材料不同的“假设”。

高中历史教师引导学生用全球史观看待历史,实际上是引导学生从“学习历史知识”走向“研究历史知识”,当学生能自由的研究历史知识时,就等于能将别人的知识演变为属于自己的知识。

上一篇:浅论思想品德课上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下一篇:符合信息技术课程特点的教学策略和实施方法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