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文评讲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8-18 06:50:28

浅谈作文评讲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摘要】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作文教学,作文评讲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作文批改的继续和发展,它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老师的改笔和批语。如果把作文评讲课上好,学生就能利用教师的指导,迅速提高写作水平。本文分别阐述了当前作文评讲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应对策略。

【关键词】作文评讲 存在问题 对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引导他们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并随时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提高学生认识生活的能力”。写作是精神享受,写作是快乐的。然而,中学生普遍存在怕写作文的畏惧心理和厌烦情绪,为写作而写作。当写作成为升学工具时,自然也就扭曲了作文的本质属性。那么,症结又在哪里呢?面对新课程改革,面对当前作文教学的盲目、低效,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现有的作文教学模式,反思我们的作文教学行为。

一、当前作文评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个完整的作文教学训练过程包括指导、批改和评讲几个环节,这几个环节互为依托,相互关联,密不可分。在作文教学中,很多语文教师觉得自己费心费力,学生的写作训练也很频繁,但学生的作文水平仍然是原地踏步。作文教学效益不高、学生作文水平低下的症结正是长期以来我们对作文反馈(尤其是作文评讲环节)的轻视所致。我认为,目前的作文评讲课有以下弊病:

1、粗批粗改,作文评讲蜻蜓点水

在作文教学中,有的教师片面地认为,只要不断地增大作文训练量,学生的作文成绩就会提高,因此不断地鼓励学生多写多练,一周交一次作文,天天写日记、读书札记、每天的所见所闻等。学生拼命地写,凑字数,甚至抄袭。教师批阅量大,粗批粗改,还有的就是简单记一个分,更有甚者,就批一个“阅”字。

有些教师的作文评讲缺乏系统性、完整性,缺少明确的作文评讲课各阶段达成的目标和方法;作文反馈粗放,“概而括之,笼而统之”;作文评讲缺乏序列性、专题性,“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往往几篇好作文当堂一念,半节课甚至十几分钟,一次作文评讲就结束了,学生对自己的作文存在什么问题、此类作文该如何写还是不甚明了。这样的评讲课信息量少,形式单一,常常只能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缺乏生趣、情趣,效率很低。实践证明,这种放任自流的做法是作文教学“少慢差费”的一个重要原因。

2、定位失当,忽视作文评讲环节

作文评讲建立在众多鲜活的学生习作材料基础之上,往往学生最喜欢,也最易激发其对写作的浓厚兴趣。教师应演好“学习活动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充分利用好作文评讲这一重要反馈环节。而许多教师在处理引导与习作、批改与评讲上(尤其是处理批改与评讲关系时),定位产生偏差,甚至存在本末倒置的现象:重视写前指导,轻视写后反馈;重视作文批改,轻视作文评讲。面对学生习作中流溢的思想和丰富的教育教学信息,轻描淡写,寥寥数语以蔽之,导致作文批改的“徒劳无功”。可以说,对评讲环节的忽视,不啻是对作文教学资源的最大浪费。

3、理论抽象,评讲欠浅显、生动

有的教师备课时过于依赖教案和网络资料,下载了有关写作的各种理论,将没有经过理解消化的概念术语生搬硬套地讲给学生,诸如“气势说”、“空灵说”,弄得学生云山雾罩,不知所云。在引用理论术语时,教师不能用自己的话表述自己的理解,也不会用精辟生动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课堂语言、观点很少有属于自己的原创成分。这样,教师只是知识的记忆者、传递者、代言者,评讲也往往停留于形式、表面,不能让学生从习作中获取有效信息,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利用。长此以往,这种抽象的概念、理论会让学生产生距离感和畏惧感,从而挫伤他们的自信心。

4、“主体”缺位,学生缺乏参与、思考的机会

写作需要综合性的能力,而能力的形成仅有知识的积累是不行的,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在实践中思考,在参与中提高。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不能动摇学生的主体地位,而要在师生互动中充分调动学生对作文的兴趣,鼓励学生畅所欲言,通过自评、互评等形式,发现、品评自己或身边同学作品中的通病或长处,提高鉴赏能力,激发写作热情。而有的作文评讲课“主体”意识淡薄、“主体”参与缺位,始终只有教师雄居讲台,控制课堂话语权,学生缺少对自己“创作”的发言权。

新课程标准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尊重和民主教学氛围的创设,“以学生为本”是搞好初中作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如果缺乏“主体”意识,作文反馈成“一家之言”,作文评讲课成“一言堂”,其结果必然事倍功半。

5、专挑毛病,严重压制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有的教师硬性规定,写作中这不许,那不许,故意给学生设置各种限制思维的障碍;评讲学生作文时,大谈特谈的都是作文中暴露出来的似乎无穷无尽的问题、毛病,甚至嘲讽、指责学生水平低、能力差;作文本上是触目惊心的用红笔修改得满目疮痍的批语。学生见到自己费尽心血写成的东西竟是如此糟糕,除了失落、自卑,还能有什么呢?作文评讲无疑要指出存在的问题,但更应该提供具体有效的改进的措施、办法。有些问题积重难返,是需要反复训练、持之以恒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的,如思维的展开、审题立意、语言表达、谋篇布局、写作技巧等。

6、老调重弹,作文评讲缺乏新意

长期以来,中学作文教学的主观性强,个性色彩浓厚,随意性大。很多教师头脑中的写作知识还是从大学教科书中学到的,而很多富有时代气息的新概念尚未及时被一线教师吸收,写作前的指导无非是“选材一定要得当,中心一定要突出,布局一定要合理,语言一定要流畅”等苍白无力的空洞说教,作文后的评讲也只是些“中心突出,用词不当”等笼统的语言,说来说去只有可怜的几个被无数次重复的写作学术语。这样,不要说学生听来味同嚼蜡,就是教师自己也早产生审美疲劳了。

二、改进作文反馈教学的基本策略与思路

写作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选材立意、篇章结构、语法修辞等诸多要素,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需要评讲方式的规范和创新,这就要求作文评讲课应做到“六个结合”:阅读教学与写作评讲相结合,写作理论与评讲实践相结合,课内评讲与课外训练相结合,单边评改与协同评改相结合,个别指导与集体评讲相结合,批改、评讲与作文修改相结合。

1、阅读教学与写作评讲相结合

语文教材的课文多是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入选新教材的课文则更具“人文气息”和“时代精神”,更贴近学生的思想认识实际。阅读这些作品,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这些佳作也是学生进行写作时可供借鉴、模仿的优秀范例。

阅读的主要目的是写作,评讲的最终目的也是写作,两者并行不悖。作文评讲应将阅读课文和写作评讲紧密联系起来,阅读课上有写作知识的介绍,作文评讲注重知识迁移,将阅读课文里的写作方法和作文技巧――构思立意、篇章结构、谴词造句等,迁移到习作中去,真正做到“活学活用”。

2、写作知识与评讲实践相结合

语文教材的“表达”部分,有丰富的写作理论知识的阐述。一方面,作文评讲要理论联系学生实际,将学生习作与作文理论知识有机结合,包括语言的运用、条理的安排、内容的选择与处理、中心的表达等;另一方面,写作与汉语知识中词性、单句、复句、修辞等紧密相连。作文评讲应注意教材中写作理论、语法知识等的灵活运用,做到学以致用,“温故而知新”。

3、课内评讲与课外训练相结合

虽然一节作文评讲课的时间是有限的,但学习的课堂是广阔的,不受时间和地点局限。作文评讲应将教师的课堂讲授与学生的课外阅读结合起来,提倡学生多读课外作品,包括优秀中学生习作;重视日常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动笔习惯,如写日记、随笔等,可尝试让学生课外摘抄、点评中学生优秀作文或者“名家作品”的方式,将课堂教师评讲和课外学生点评相结合,提高学生对优秀作品的鉴赏能力,为己所用,使学生在熏陶和潜移默化中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4、单边评改与协同评改相结合

从参与评改的主体来看,主要有教师单边评改、学生单边评改、师生协同评改等。教师单边评改,劳多功少且弊端甚多;学生单边评改,教师撒手不问,收效不会好;师生协同评改,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双边能动性,利于培养学生感悟能力与写作能力。叶圣陶说:“假如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只有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文而异,灵活处理,作文评改才能发挥它在作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5、个别指导与集体评讲相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作文评讲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面对大量的学生习作及学生在作文训练中反映出的个别性、特殊性问题,可通过个别指导的形式予以解决。但是,批改中所发现的学生作文中的常见毛病或带有共性的典型问题,必须进行集体评讲。

集体评讲中,教师可根据本次写作训练的目标或作文的总体情况挑选典型作文,挑出来的作文,可以是典型的好作文,也可以是典型的问题作文。教师可以把成功的例文与失败的习作对比评讲,把相同题目、相同题材或相同主题的作文对比评讲,把内容不能为中心服务的作文与材料能恰当地服务中心的作文一同评讲,也可把中心分散或游移的作文与主题鲜明的作文对比评讲……例文必须具有代表性,且通过比较的形式,可使学生加深记忆,生动、直观地加深对写作知识的理解,懂得什么是“偏题、离题”,什么是“首尾呼应”,什么是“详略得当”,什么是“画龙点睛”,切实提高写作水平。

6、批改、评讲与修改相结合

批改是评讲的前提,修改是评讲的目的。作文评讲一方面可使学生少走弯路,避免再现别人写作时所犯的错误;一方面可使其借鉴同龄人习作的立意构思、方法技巧等。作文的修改也是写作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应与评讲目标、内容统一。可在作文评讲基础上,尝试自改、互改,改写、仿写等评讲与修改结合的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创作”热情,使学生在语言的锤炼、思想的磨砺、技巧的驾驭上得到很大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样的作文评讲才更有效。

总之,教师只有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倡导多元化、互动式评讲,尊重学生劳动,动态、辨证地评价学生作品,在作文教学中教法得当、评讲得法,才能担当起逐步改变当前作文教学不如意现状、切实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重任。

【参考文献】

1、《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0

2、《改进中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意见》,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2005.5

3、《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8

4、沈政、林庶芝:《生理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11

5、教师在作文评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语文教学与研究(教师版),2010(3)

上一篇:运用门槛效应构建和谐课堂 下一篇:由此及彼虚中求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