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提高铁路职工队伍素质

时间:2022-08-18 05:49:18

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提高铁路职工队伍素质

摘要:

目前铁路处于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阶段,铁路现场新设备、新工艺不断涌现,为确保列车的安全平稳运行,迫切需要大量掌握现代最新铁路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如何适应铁路的快速发展,培养大批一线高技能人才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以铁路职工培训基地为主,通过分析铁路职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剖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力求认清影响铁路职工在职培训效果的根源所在,提出解决措施,提高铁路职工培训质量。

关键词:职工培训;师资队伍;专、兼职师资

近年来,随着大量高铁开通运营、先进设备设施大批运用,我国铁路技术装备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现代化水平迅速提升,对职工队伍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职工队伍的年龄结构和整体素质已不太适应目前线路养修和快速创新发展的要求。为扭转被动局面,提升职工素质,迫切需要创新方式方法,强化职工培训,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努力适应铁路发展需要。而要想做好职工培训工作,培训教师至关重要。

一、专、兼职教师分析

铁路局职工培训基地的专职教师,基本都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毕业的大、中专毕业生,一毕业就分配到原来的铁路运输职业学校,随着铁路主辅分离和社会功能移交,一部分铁路运输职业学校移交给地方管理,还有一部分留在铁路,就变成了现在的铁路局职工培训基地,这部分教师成为成为专职教师的主体,由于长期从事理论教学,教学经验丰富,加上年龄已经不小,不愿主动到现场学习调研,导致实际操作能力欠缺,知识结构老化,难以适应铁路的快速发展。铁路因生产力布局调整、减员增效等,致使大部分铁路局职工培训基地最近十几年没有新教师入职,基地内部的教学比赛等因老教师兴趣不大,而流于形式,教学质量无法做到持续提高,另外专职师资人员数量普遍满足不了是教学要求,很多教学任务需要依赖兼职师资来完成。

兼职师资是从站段聘请的技术或管理人员以及有较强实践操作技能的技师、高级技师,这些人员由于没有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的学习,使得授课技巧不掌握,授课质量存在一定问题,有的兼职教师水平很高,现场经验丰富,但是表达不出来,或者表达不到位,致使授课效果质量不高,另外,有的授课教师普通话不标准,学员听不懂,或听不清楚,都影响授课效果。另外兼职师资除了兼职授课以外,还有自己的本职工作,有时也会造成时间上的冲突。

二、培训内容和方式

当前铁路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新设备不断上马,新技术不断应用,规章也不断变化,而培训教材有一定的滞后性,导致培训内容和现场实际情况有出入。

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铁路局职工培训基地主要承担铁路局重点培训任务,主要有高速铁路资格性培训及适应性培训、新入路人员培训、技能鉴定前培训及工班长培训。以技能鉴定培训为例,培训内容按照《铁路职业技能培训规范》、《铁路职业技能资格性培训实施性教学计划》来安排,技能鉴定题库与《铁路职业技能培训规范》、《铁路职业技能资格性培训实施性教学计划》并不完全配套,导致教师的授课内容因与技能鉴定题库不完全相符,学员学习积极性降低。解决的措施最好是修改和完善铁路职业技能鉴定教材和题库,使铁路职业技能鉴定教材和题库和《铁路职业技能培训规范》、《铁路职业技能资格性培训实施性教学计划》更配套。

教学方式有待改进,现在的教学,基本上以课堂讲授为主,授课形式比较单一,应积极创造条件,采用更加丰富多彩的授课形式,比如拓展训练、角色扮演、案例教学、实物教学等,增加授课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三、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

1. 加强专职师资队伍建设

依托专业化建设中搭建的专业指导组平台,通过加强与业务处室和基层站段的沟通交流,使专业师资及时熟悉高铁新设备、新技术、新规章,了解专业系统职工队伍的素质和培训需求。采取选派专业师资到高校学习、参加高铁新技术培训班、现场跟班实习、高铁现场调研等方式,拓展专业知识,强化实践技能,不断提高专业教学能力。在作用发挥上,鼓励中青年骨干师资勇挑担子,积极承担高铁培训任务,积极在高铁培训项目策划、培训项目管理、培训教材编写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完善专业教师下现场调研和进修制度,通过定期、定点的调研实习和有针对性的安排教师进行进修,及时掌握铁路的“四新”知识,提高教师的学历水平,完善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强化专业教师的技能水平,提高职工培训的质量、针对性和有效性。为铁路跨越式发展培养高素质的职工队伍。调研、进修方式:

(1)到路局相对应的运输处、工务处等有关单位调研实习。掌握本铁路局各设备的运营情况、运输、工务、信号设备的基本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参与路局组织的维修、施工以及职工比武。

(2)到工区、车间一线进行实习和调研。有针对性、有重点的对某一工种、某一项目作业进行实习和调研,提高动手能力、增强技能的提高。

(3)到站段的安技科进行挂职轮岗锻炼,参与现场单位的生产过程。掌握生产流程,参与技术革新和改造。

(4)根据专业教师意愿和基地意见,有选择性的派遣教师到相应的高等院校进行进修。

(5)严格落实职培基地专职师资每年不少于10天的现场学习实践,切实解决知识能力与现场脱节的问题。

2. 发挥兼职师资队伍作用

按照择优入库、分级管理、发挥作用的原则,促进优质师资共享,全局选聘并动态保持3500名兼职师资。注重加强日常管理,实施好兼职师资激励约束制度,职培基地应重点用好路局级兼职师资库。发挥兼职师资库作用,对路局、站段两级兼职师资,做好动态调整和充实,建立动态考核激励机制。通过项目制(如,资格性培训等培训项目、教材题库编制等专项任务),组织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到职培基地轮岗任教,工作岗位由原单位保留,工资待遇不变并由原单位兑现,职培基地再以授课费的形式发给劳动报酬。认真从事轮岗任教工作的,其专业技术职称、技能等级为本专业(岗位)最高等级的,其任教经历及表现作为评聘、评先、提拔的重要条件,优先考虑;其他人员,其任教经历及表现作为职称、职务晋升和考核、评先的重要条件,优先考虑。另一方面,也要采取日常听课、教案检查、学员测评等方法,检验其培训质量和实际效果,作为授课费支付和师资库调整的依据。兼职师资所在单位应积极为兼职师资备课、授课、实际操作等教学活动创造条件,支持兼职师资优先参加各类业务培训,同时要发挥兼职师资在教材编写、题库建设等方面的作用。

目前高铁培训项目的一半课程由兼职师资承担,形成了一支数量稳定、结构合理、技术精良的兼职师资队伍。在兼职师资库日常维护上,结合高铁新技术发展、人员变动、培训项目变化等,及时进行动态调整和优化,以更好地发挥兼职师资库的作用。

强化兼职师资教学能力。基地通过举办兼职师资座谈会、培训业务讲座、公开示范课等教研活动,提高兼职师资的授课技巧和教学能力。在日常管理上,做到兼职师资与基地专业师资同检查、同管理、同考核,在培训方案的制定、目标的明确、培训需求的确定、培训的组织实施等方面相互指导,取长补短,促进共同提高。

举办专兼职师资业务培训班,组织专业师资对口参与站段“技能大师工作室”活动,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公开课、技术交流活动等,提高专兼职师资的职业素养和授课能力。

3. 配强站段职教人员

运输站段应根据教学管理、培训实施的功能定位,按照职工总数3‰-5‰的标准配齐配强职教专职人员,其中机务、车辆、电务、供电系统应达到5‰。车间应明确1名管理人员负责教育培训工作。运输站段承担着一定的职工理论培训和大部分的实际操作培训任务,要想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站段的职教人员必须配齐、配强。

(作者单位:上海铁路局南京职工培训基地,安徽 芜湖 241000)

上一篇:英语中的汉语借词及其社会文化功能 下一篇:晏几道词中“梦”的意义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