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5~9岁儿童静脉抽血的心理护理

时间:2022-08-18 05:32:42

浅谈5~9岁儿童静脉抽血的心理护理

【摘要】 目的 了解和分析门诊静脉抽血患儿的心理状态,探讨心理护理在5~9岁患儿抽血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护理,减少患儿抽血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方法 随机抽取400例5~9岁患儿,通过有效沟通,进行心理干预,观察患儿在抽血过程中心理行为的应激反应。结果 门诊患儿抽血前普遍存在紧张、焦虑、恐惧心理。通过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患儿对抽血的恐惧情绪明显缓解,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 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提高静脉抽血的成功率及安全性,避免晕针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 儿童; 静脉抽血; 心理护理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3.036

抽血检查已成为体检、疾病诊断及复杂病情诊断的一种重要的实验室检查方法。抽血者普遍存在紧张、恐惧心理,尤其是儿童群体。5~9岁年龄阶段的儿童已具备一定的判断能力,并能独立进行一些有目的的活动,他们会意识到社会及他人对自己的期望,会因受到赞赏而产生成功和信任感;同时也可能因受到责备而感到失落,产生抵触、厌烦情绪以及行为反应[1]。因此,进行5~9岁儿童静脉抽血心理护理,能够增强患儿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提高静脉抽血的成功率及安全性,促使护理人员提升业务素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400例患儿,其中男280例,女120例;年龄5~9岁,第1次抽血240例,2次以上抽血160例。

1.2 方法 温馨服务是一种实践人性化、人道化护理服务的行为和规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首先要进行有效的护患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制定护理措施。主动热情接待患儿,言谈举止要大方得体,用真挚的言行、娴熟的操作技术让患儿放松,顺利地完成抽血工作[2]。

1.3 心理分析

1.3.1 紧张与恐惧原因 5~9岁的儿童正进入启蒙意识渐退、独立思维开始生成的阶段,他们有集体感和荣誉感,并有独立的分析事情、做出判断的能力。同时,他们的自我控制力也比较强。当他们心理产生紧张、恐惧时,会情不自禁地拒绝接受目前的事实――疼痛,具体表现为紧张、哭闹、肢体反抗、逃跑等不合作的行为。他们的特殊心理活动,令他们感觉到目前事实对自己产生威胁,对周围的人和事物都变得非常敏感,于是产生反抗行为。在本资料中,160例有2次以上抽血经历的患儿所表现出的恐惧明显少于近期初次抽血的儿童,但他们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紧张心理,表现为对抽血护士的动作言行是否轻柔、是否能一针见血等特别关注。因此,对他们穿刺时应多加鼓励、表扬,动作应尽量轻柔、娴熟,以分散患儿的注意力,缓解他们的紧张心理,使因情绪恐惧、闭气等带来的血管紧张性收缩得以缓解,令血液自然流畅,提高出血充盈量和出血速度。

1.3.2 抗拒逃避原因 儿童的独立思维和行为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强,在有潜在恐惧的思想下,他们的抗拒逃避能力也会随之增强,有些患儿在得知要抽血后甚至会逃跑。恐惧、怕痛是多数儿童的心理表现,他们有些会自觉主动坐下,但都会有不自觉、不能自我控制的往后退缩或颤动不定的表现。曾有部分案例显示,有些患儿谈判了2~3 h或使用强制性动作也难以完成抽血[3]。这时,只有通过家长的配合,了解患儿平时的喜好,针对其最渴望而又最难于实现的需求,在合理的前提下给予满足、配合,让其观察其他在赞扬声中表现良好的小朋友,以期让患儿在自然、宽松的环境下放松紧张、警惕的状态,逐渐改变不良行为,变被动为主动地积极配合抽血。

1.4 参与抽血相关人员的心理护理

1.4.1 儿童因素 对于性格独立而不愿接受注射的患儿应采用疏导合作型的护患模式,让患儿充分表达自己的意向,解除内心的恐惧,根据治疗的需求给予安慰式的解释,如“打针后病好得快,阿姨会轻轻给你抽血,不会很痛的”等,在轻柔的安慰后,给患儿一种安全感和信任感;或真诚地向患儿解释,抽血确实会带来不适,但若配合好,疼痛会减轻的;同时指导患儿应用积极和坚强的心态去的应对痛苦,如让患儿注意力分散,情绪放松,积极的自我对话,树立信心,让患儿在自我意识满足中接受抽血。

1.4.2 家属因素 由于目前儿童大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与儿童心理是互相依靠、互相依赖的,家长的倾向可能会转变为儿童的倾向。对儿童的心理护理实际上很大程度依赖于对家长的心理护理。临床上笔者发现,家长与患儿在许多问题的表现形式上几乎是相同的,家长的恐惧感、悲哀感、焦虑感等与患儿的这些心理表现是相互影响的。为了更好地完成抽血,护士应用得体的语言、稳重的动作、诚恳的态度取得家长的信任,这其中包括了耐心解释、操作熟练、尊重家长、充分理解家长的心情、尽可能满足家长的合理请求等。主动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其了解抽血过程中应如何与医护人员配合,包括在言语上以及行动上的,以对患儿带来最小的疼痛不适感为前提,实现最高效率的静脉抽血。在沟通过程中,应注意语言及交流技巧。通过充分的沟通和过硬的技术来赢得家长的信任,辅以适当的心理诱导,干预、克服家长的消极、焦虑心态,使家长能够及时与护士配合,主动以家长的权威性引导患儿无条件配合抽血以提高抽血成功率。在操作中应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如“请”、“谢谢”等,对家长应保持和蔼、亲切、真诚的态度,以真心换真情。通过对家长的心理护理,利用家长与儿童的亲密和熟悉的关系,达到沟通交流目的,起到良好的穿刺抽血效果。

1.4.3 护士因素 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感情和经验的重要工具,当然,这并不只是包括口头语言,还包含了语气、态度及肢体语言。护士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丰富的心理护理知识和心理护理技能,无论面对的患儿血管情况有多复杂,都要相信自己,增强责任心,增强独立完成的信念,穿刺的成功率也会相应提高。因此,护士与患者及家属的接触必须优先注意自己的语言、态度和礼貌。护士要使用得体、温和的语言和语气,消除患儿及家属的恐惧心理,稳定其情绪,教会家属一起鼓励患儿,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对他们要表现出尊重、热情、体贴、贴心和鼓励。当然在必要时也可适当使用严肃的硬性态度,以取得患儿的配合,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4]。取得儿童和家长信任同时,护士良好的穿刺抽血技巧也是配合的关键。在操作中苦练基本功,边操作边与患儿及其家属沟通,动作应尽量轻柔敏锐,将穿刺时给患儿带来的疼痛减到最小程度。

2 结果

对400例儿童按常规方式进行静脉抽血,在实际操作中针对出现问题进行心理干预。通过对患儿采取针对性心理护理,大幅度地降低了患儿对静脉抽血的恐惧心理,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及安全性,提高了整体护理质量,促使护理人员业务素质的提升。

3 讨论

静脉抽血是检查中的一个重要操作环节,也是护士工作的一部分,虽然绝大多数护士均能独立完成静脉抽血,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通常会忽视儿童心理护理这个环节。面对5~9岁这个特殊群体的患儿,由于他们的自身恢复能力逐渐增强和独立意识在他们思维中产生,恐惧、疼痛和难以控制的抗拒行为现象是随时可能发生的。因此,护士要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意识,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与观察能力,熟练的运用心理知识,以科学的态度、恰当的方法、贴心的语句、有针对性的护理手段来实现细致入微的抽血心理护理,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5]。同时,护士应针对患儿的心理表现,应具体做到:(1)语言温柔,态度和蔼,友善地与患儿沟通交流,通过对话,使患儿消除恐惧,逐渐熟悉附近的人与环境,减轻他们心理由恐惧所带来的压力。(2)客观、真实地告诉患儿来到此处的目的和结果,让患儿了解到抽血是为了能尽快帮他们回复健康的身体状态,疼痛只是暂时的,不会对他们有长期的负面影响。当然,在告诉他们的时候要注意语言技巧,以消除患儿对静脉抽血的担心和紧张,使他们能从抗拒转变为自觉配合。(3)扎针时应分散患儿的注意力,动作要轻巧,可用鼓励性及奖励性的语言,肯定患儿在接受穿刺时勇敢而坚强的表现,使其心理上得到满足,能更愉快地配合抽血。这样,不但可以增强护患合作的积极效果,改善护患关系,而且能增加患者的信心和勇气。

心理护理的介入对解决5~9岁儿童这个群体在抽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尤为重要,根据不同的心理特点,通过心理护理干预,更能使静脉抽血的成功率和安全性提高。

参 考 文 献

[1] 刘新,陶艳,徐霜蓉.心理护理在儿科急诊输液疗法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综合版,2008,(2):36-36.

[2] 谢莲.门诊抽血化验晕针患者心理干预初探[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3):445-446.

[3] 徐嘉凤.门诊注射患儿应激心理分析及对策[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9,31(2):319-320.

[4] 刘建敏,鲍金慧.人文关怀护理对减轻抽血患者恐惧心理的影响[J].河北医药志,2010,32(7):889-890.

[5] 葛凤.心理干预在儿童注射中的应用[J].青岛医药卫生,2010,42(5):379-380.

(收稿日期:2011-11-29)

上一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预防与护理 下一篇:浅谈手术前患者的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