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语文观下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

时间:2022-08-18 05:11:22

大语文观下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

【摘 要】“大语文观”即把语文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紧密联系,引导学生在整个社会人生的大环境中学习语文的语文教学观念。在近几年来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有意识的加强小学语文和其他学科及学生生活的整合,重视对教材知识内容的拓展与补充,改变以往单纯死教语文知识的不正确做法,更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语文学科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能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和迁移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大语文观;学科整合;学习兴趣

《语文学习》的封面上印着这样一句话:“语文学习的内涵和外延相等。”这句话启示语文教师――生活中,时时处处皆语文。这种理念就是近年来颇受重视的“大语文观”。 所谓“大语文观”即把语文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紧密联系,引导学生在整个社会人生的大环境中学习语文的语文教学观念。

“大语文教育观”主张语文教学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拓展、延伸,全方位地与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并把教语文同教做人有机结合起来,把传授语文知识同发展语文能力、发展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把读写听说四方面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整体、系统、有力的培养和训练①。“大语文教育”的总体模式是“一体两翼”――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利用语文环境。需要注意的是在强调语文教学与生活接轨时候,不能只把视野向外扩展,而弱化了作为语文学习主阵地――课堂教学。其实二者并不矛盾,教师首先应把语文课上得有声有色,充盈着生活的气息,让学生喜欢并爱上语文,再悄无声息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把“大语文观”渡让给学生,使学生在自觉地运用“大语文观”展开今后的语文学习历程。正由于此,需要对大语文观下课堂教学进行实践研究。

在近几年来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有意识的加强小学语文和其他学科及学生生活的整合,重视对教材知识内容的拓展与补充,改变以往单纯死教语文知识的不正确做法,更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语文学科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能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和迁移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下面就谈谈在“大语文观”的指导下,我在课堂教学中是如何将语文与其他学科整合及如何加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以促进语文学习的。

一、着眼学习兴趣的激发

我们要尊重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作用,充分调动学习主体的内驱力,激发其浓厚的学习兴趣,促进其自觉自愿地学习。在语文教学中,适当与其它学科结合,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为了开拓学生的生活空间,使学生的习作真正展现生活风采,我们应多关注其他学科与学生生活的联系点,利用其他学科资源丰富学生习作素材。如劳动课上学的新本领,科学课上的各种实验,美术课上精美的小制作,体育课上的活动等都可成为学生习作的材料。

有一次我看到班级同学带了不少瓶瓶罐罐来学校,一打听,他们带的是盐、油、洗发水等,原来下一节科学课要做溶解的实验。于是我也参与了这节课。学生在实验中兴味盎然,仔细观察,动手操作,并得出了相关结论。课后我让学生写一篇日记,把今天的实验课记录下来。他们都乐于动笔,也领悟到原来我们各个学科中就隐藏着许多的习作素材。

二、关注学习品质的提升

语文课与艺术教育相结合,能使学生在兴趣中获得知识。利用音乐创设教学情境,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体悟课文所描绘的意境。如《赶海》教学中,学习第一自然段,就播放一段《大海啊,故乡》,借助优美的音乐创设情境,唤起学生对大海的向往或回忆;学习第三自然段时,播放《赶海的小姑娘》一曲,让学生体会小作者赶海的喜悦,让学生入境悟情;学习最后一段时,再出现音乐与画面,引导学生读文,感受“我”对大海深深的爱,了解课文首尾呼应的特点。

三、强调学习过程的亲历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注重引导学生通过主动探究,亲自解决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大大开拓了学习语文的途径,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研究性学习的价值与性质,具有积极的意义。

例如三年级上册有一次习作是“写写自己的新发现”。当时有个学生问我:我们刮芋子和薯子皮时,手都会好长一段时间发痒难受。如果把芋子皮和薯子皮粘在动物身上,它们也会发痒难受吗?我在班上提出了这个疑问,鼓励并亲自指导学生分组动手实验,用事实来回答这个疑问。于是大家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了实验。他们把几种昆虫分别放进塑料罐,再往塑料罐里注入适量的用芋子皮制成的“药液”,仔细观察昆虫的动静。实验证明,会使人手痒和感到不舒服的芋子皮等,同样也会使一些昆虫害怕和受伤害。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兴趣浓厚,动手积极,观察仔细,并有同学负责记录。后来学生都以《我的新发现》、《有趣的实验》等题目写成作文。这些作文内容真实,富有实感,他们从不同的方面写自己的重点:有的侧重于怎样捉昆虫,在捕捉时的心里感受;有的侧重于如何制作“药液”;有的侧重于观察昆虫等。事后有的同学还总结说:这篇作文是写出来的,更是用自己的双手通过实践而得来的。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实验,从中发现知识,挖掘写作的素材,增强研究意识。

四、实现教学环节的流转

例如语文教材中的《王二小》一课中,可利用音乐创设情景,导入新课。首先教师播放《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歌曲录音,把学生带入意境。最后再以《歌唱二小放牛郎》的乐曲为伴音,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曲子歌词内容丰富,形象生动,既叙事,又抒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教学时,通过对播放歌曲,学生了解到了一个王二小把敌人引入我军埋伏圈的生动故事,脑海中会出现一幅二小悲壮牺牲的情景,从而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做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然后学习课文。整篇课文的学习以歌曲开头,又以歌曲结尾,借助音乐的引领悄然进入预设环节的学习,使学生在音乐的氛围中受到思想的震撼,提高了朗读能力。

五、体现学习方式的综合

语文学习又是实践性很强的活动,让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多种学习方式,在活动中学语言、用语言,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进一步体现了教材使用的整合功能。

第五册的最后一次习作内容是“关于古诗句的研究报告”,要求学生对一两句诗进行研究,并写出有关诗句出处、作者、诗义等方面的研究报告。我认为这种通过查阅资料,小组合作探究的途径来学习研究古诗句是一种很好的学古诗的方法。于是,在第二学期的研究性学习中, 我开设了“古诗词研究小组”。我从学校图书馆借来了《唐诗三百首》《唐诗鉴赏词典》等书供学生参考,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收获不小。从学生们研究报告上看,学生不仅写了诗义、作者,有的还能去探究诗句修改的过程、诗人写诗的背景等。

语文课与各学科的整合,与生活的联系,大大扩大了学生的活动空间。但同时,这种整合与联系也需要理性的看待、冷静的分析以避免走入某些误区。

六、既要有必要的跨学科渗透,也要牢记语文为本

学科整合指的是学科与学科之间知识的交叉和融合,最基本的原则就是相互整合的学科之间互助互动、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把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整合,把美术、音乐等手段运用于语文教学中,能使教学效果锦上添花,让语文课堂“活”起来。增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学科间加强整合,以提高学习效率,但不是说可以无目的地、随意地整合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无论何时,语文课都姓“语”,都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都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首先要保证在语文的某个方面或几个方面取得比较确定的成效。因此在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整合的同时,必须正确处理好“语文”与“综合”的关系。在注重“综合”的同时,必须明确综合性学习不是盲目杂乱的,融合其他学科是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表演、绘画、歌唱“走进”语文课堂,可以使语文课堂更轻松、活泼,使语文学习更快乐、高效。

七、不能片面强调形式,而忽略语文的本质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成为现代化教学的发展趋势和必然。这些手段的运用,使得课堂生动性和直观性加强,教学容量和信息量扩大,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对内化学生的整体素质都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能片面强调形式,而忽略语文的本质。

1.为媒体而媒体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成为现代化教学的发展趋势和必然。语文教学中恰当而适量地运用多媒体,可以拓展学生阅读思考的空间,提供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素材,为学生对知识的深入探究,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提供了可能,也会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但是,我们有些语文教师,忽略了语文学科的性质,忽略了教材文本的不同特点,忽略了课堂教学的不同要求,一味地使用多媒体,甚至为“媒体而媒体”。

2.为表演而表演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活跃的课堂气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这一认识,许多教师为了激起课堂上的热闹气氛,进行了课本剧之类的活动表演,学生虽喜闻乐见、跃跃欲试,但细而观之,其所演内容却弱化了文本,甚至变相了文本,脱离了教学要求。在语文教学中,适当安排一些表演活动,固然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这表演活动,应在学生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与人物品质的基础上进行,而不能盲目地追求浮华的活动表演,弱化或变相了文本。

3.只有形式,缺少内涵

《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探究有利于集思广益、优势互补但如果过于频繁,就会适得其反。但是,我们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有的问题很浅显,答案直白得一眼就可以看出来,还需要合作探究吗?有的把合作讨论当作学生活动的唯一形式,整堂课一个讨论接一个讨论,一个交流接一个交流,学生个体阅读、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太少,一堂课下来,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收效甚微。“好钢还要用在刀刃上”,讨论要在真正需要的时候用,探究的问题应该有思考价值,而且不宜过多。合作探究绝不是形式,更不能成为点缀,或摆设。要有利于师生在阅读实践中与文本发生深层的有价值的对话,有利于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有利于语文能力的提高。

总之,“大语文观”的提出,大大拓展和丰富了语文课堂教学的范围和领域,使语文课程更好的体现出它的实践性与开放性,主要表现为跨学科的学习以及课外社会实践活动。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要把握恰当的“度”,因为“过犹不及”。在强调与学科、生活之间的沟通、融合的同时,要以语文学习作为核心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达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国生《语文教学的一种突破――大语文教育观》

上一篇:地下室工程渗漏原因与处理技术分析 下一篇:清水镜面砼工程质量通病的控制与消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