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在运动中寻找快乐

时间:2022-08-18 04:33:02

让孩子在运动中寻找快乐

摘 要: 孩子们每天参加运动是强身健体的需求,也是正规民族健康发展的需要。每当一群孩子在户外场地上尽情地玩着各种各样的球类游戏时,都会看到孩子们那矫健的身影和满足的笑脸,感受到孩子们对体育运动的热爱,体验到运动给他们带来的乐趣,孩子们陶醉在体育活动中,享受着自己喜爱的体育运动,在自己喜爱的体育活动中找到快乐。

关键词: 球类运动 幼儿教育 想象力

我园的特色是“幼儿园球类游戏”,在从教的这几年里,我发现孩子们对于球类运动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从一开始拿到球的不知所措到现在能够变换多种玩法,这在球类游戏研究的科学性、创新性、操作性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突破,特别是对于实践在第一线的老师来说具有很大的意义。

陶行知先生提出“六大解放”,其中第一个解放的就是孩子的大脑,陶先生把解放头脑比喻为天,指出大脑“是思想之物质基础”,也可以理解为让孩子能想、敢想。那么球类运动是非常能够体现这一点的,孩子在拿到球的这一刻起,就预示着孩子的想象力得到解放。

一、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激发孩子对球的兴趣

任何游戏活动在幼儿的眼里都是有许多问题的,不会玩或者不理解怎么玩,就会去思考,只有孩子去思考,才会活动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球类游戏的创造性思维更多地表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老师可以在幼儿玩球的时候不断地向幼儿提出问题,有目的地带动幼儿思考。教师要引导幼儿主动发现球的玩法,不要局限于球是圆的,除了滚就不知还有其他办法。孩子的想象力是无穷的,特别是当手里拿着一个可爱的小猪布球时,孩子一定有很多想法,这时老师就要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让孩子把心里想的通过动作表现出来,只有让孩子用自己的嘴或者是行动表达自己的想法,才会真正地让幼儿理解自己所发现的玩球方法。

例如场地上有一个布球和一个箱子,该如何让一个孩子游戏?一般说来,大家都会用投球的方式去诠释这两个游戏器材,但是既然要让孩子创新、探索多种方法,那就不止这些,老师可以与孩子一起游戏。比如:“看,小猪球现在在你的手里,怎么样才能到老师的箱子里呢?”“快点帮小猪球找到他的家吧!”简单的几句可以直接从单人玩球转变成双人合作玩球,老师只是起到提点的作用,并没有直接告知孩子具体的玩法,而且通过实践研究发现,孩子一个人玩和两人玩的兴趣弄厚度完全不同,因为我们不局限于表面,让孩子的大脑有主动的思考。孩子在这些话语的引导下思考如何接应老师的话,从而达到自己思考问题的目的。有的孩子按照老师的引导慢慢地完成老师提出的问题,我在集体教学中也请各班幼儿师范自己的玩法,最后由我进行归纳和指导,幼儿再次练习巩固各种动作,实现活动目标。

二、环境影响于孩子,不同环境下学到不同知识

环境是孩子的第三位老师,脱离了生活环境,也就脱离了社会。陶行知先生主张“社会即学校”,就是希望孩子在社会、生活中学到比幼儿园更多的东西,不要“死读书”,但是现在孩子的生活环境总是不外乎幼儿园、小区、公园等离家近的地方,或者就足不出户,玩现代科技的电子产品,对于外面的世界所知并不多。如果随机问大班孩子:“你知道姚明吗?”大部分孩子都会说:“认识!”再继续追问:“为什么会认识?他是干什么的?”“因为他很高。”对姚明的认识只是高吗?姚明是NBA篮球队的中国队员,为中国的篮球事业奉献了许多,但是孩子们的认识仅局限于他的高度,这是因为周围人、事、物的影响。

在幼儿园,幼儿园的环境就是以球为主线进行了一系列的墙面布置,每层楼都有关于球的消息,从球类运动明星简介(包括外国和中国的明星)、球类运动的器材简介等,都是孩子每天都能看到的、耳濡目染的。而且我校常常组织孩子到幼儿园外的地方参观和学习,比如参观社区里爷爷奶奶打门球,从中简单认识“门球”和游戏规则,这是老师不能直接教授的;我们还组织幼儿观看羽毛球世锦赛,让孩子认识到我们国家在羽毛球方面的能力,也知道体育运动是国际的;每年我们会组织幼儿园球类亲子运动会,通过趣味性的活动,让孩子与家长间增强互动,增进感情。

这些都能够理解为“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通过以上可以得出结论:孩子在社会里学到的不比在幼儿园的少,而且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中学习,有利于孩子更深刻地了解该项球类体育运动,一举多得。

三、孩子离不开游戏,让游戏成为孩子运动的快乐

游戏是孩子在园生活最重要的一部分,通过游戏能够获得不少知识,球类运动一样如此,只要善于利用游戏,便能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得到创造力的锻炼与发展。在每天与球的接触中,可以发现孩子对于球的兴趣越浓厚,就越喜欢探索各类游戏方法。我们要以游戏贯穿运动的始终,可不直接传授动作、技能,让幼儿自己从游戏中探索、发现运动规律,并从中学会某项球类体育活动的动作和技能。每周进行的实证课中,就需要老师在枯燥的基本动作练习中加入情节,加入游戏方式,不管是小动物的加入还是叔叔的加入,都能让孩子乐此不疲。要练会一项基本技能,不是靠老师教几遍就能学会,需要孩子不断练习。例如“转身拍球”,此项运动就是要求孩子在拍球落地再弹起的过程中转一个身,然后继续接着拍第二个球,对平衡、协调能力都是极大的挑战,有的孩子练一两次就会放弃。如果在幼儿接受本领前加入一个情节:“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要举行运动会啦,每一个小动物都跃跃欲试,今天我们小朋友就一起来参加这样一个比赛,你们愿意吗?在参加比赛前,我们先要练好一个本领,那就是‘转身拍球’,首先……”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对话,能够激发孩子的游戏、比赛兴趣,从而提高枯燥无味的基本练习的效率。在平日活动中,要增添一些简单的辅助材料,深入挖掘球类游戏的快乐:拍球过平衡木、圈内拍球、运球闯关等,都是在基本运动的基础上加入游戏情结,帮助孩子更好地进行球类游戏。

每个孩子都是发展良好的个体,在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的过程中,总会遇到难题,关键是孩子不能放弃。通过球类运动可以让孩子知道创新的重要性、环境对自己的重要性及游戏(形式不同)对活动的重要性。我只是选陶行知老师的观点的一段谈谈自己的看法,更多要靠老师不断丰富经验,再以自己的理解引导孩子。

参考文献:

[1]陶行知名人名言系列.

[2]陶行知“六大解放”思想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策略.

[3]“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园游戏中创造力培养的有效运用.

上一篇:欧宝/沃克斯豪尔的SUV战略 下一篇:主题背景下的创意美术在幼儿园生根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