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体验法在高职高专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的应用

时间:2022-08-18 03:29:26

浅谈企业体验法在高职高专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的应用

【摘 要】本文在分析高职高专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笔者近年讲授《职业生涯规划》的实际经验,就学生如何结合企业需求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浅谈了企业体验法在高职高专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企业体验法;高职高专;职业生涯规划

一、高职高专职业生涯规划内涵

职业生涯规划,指的是在个人职业生涯的主观和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对自身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社会发展特征,对职业发展进行总体的计划和总轮廓的勾画。职业生涯规划具有前瞻性、目标性、系统性、连续性和个性化等特点。

高职高专的学生正处于职业生涯探索和职业生涯建立期的转换阶段,大学生在这一阶段的职业选择倾向极有可能对其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对大学生而言,职业生涯规划即在明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认真分析个人性格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本专业特长和知识框架,对将来所从事工作的方向进行设定。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学生们不仅可以挖掘自我的潜能与创造力,明确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而且通过明确的学习目标,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就业率和就业满意度。

二、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培养目标

高职高专院校与本科院校有着一定的区别,首先,对于非科研型的高职高专院校来说,培养应用型、技术型、技能型人才是其首要目标,为实现教育与岗位的“零距离”对接,即毕业就能上岗,学生在校期间应着力强化动手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因此,必须对市场和企业开展充分调研,顺应市场变化。只有与企业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通过订单式培养模式,由企业强化实践能力,在学校培养专业素养,才能顺应市场需求,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培养模式,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可见,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培养离不开市场和企业,也离不开企业的需求。

三、高职高专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现状

由上述可见,高职高专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必须与结合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培养目标保持高度一致,才可能给予高职高专学生进行完整的、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但是,目前在高职高专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中仍存在很多不足,主要有:

1.学生职业目标不够明确,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缺乏

调查显示,62.5%表示对未来的职业生涯已有所规划,但不知如何实施。35.2%的学生认为自己还没有规划好,不知如何实施。

2.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内容简单,形式多样,但是与企业需求相脱离

一个完整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应该包含自我评估、职业环境分析、职业生涯目标和路线的确定、制订行动计划与考核措施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的评估与反馈等五个方面的内容。目前许多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主要以讲授就业基本理论知识为主,能采用如目标分步法、体验式教学法、行动导向法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在“职业环境分析、职业生涯目标和路线的确定、制订行动计划”等需要学生实践体验的内容上未能让学生亲自走进企业,结合企业及岗位选择来进行教学。在调查中,问及“学校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课有何需要改进”时,63%的被调查者提出希望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亲自体验企业的实际需求。

3.职业生涯规划课指导队伍单一

虽然高职高专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师队伍缺少或者是几乎没有企业优秀经理人参与。被调查的学生中,50%的学生期待有校外企事业相关专业负责人参与至课程中。

4.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力量薄弱

有些高职高专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薄弱,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考核方式并没有统一的规定,考试要求撰写规划生涯书,很多同学认为是为了应付考试,对将来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因此,必须通过实际企业调研,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就业形势和就业市场的需要,结合自身需求制定符合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

四、企业体验法在高职高专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的应用

综合上述,结合高职高专学生培养目标,可见,企业体验法在高职高专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学生与企业的联系,加强实践,通过企业体验进而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符合实际的合理的规划。

1.加强校企合作,组建一支由企业人士组成的校外兼职教师队伍

加强校企间合作,充分利用这一社会资源,组建一支由企业人士组成的校外兼职教师队伍,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使其成为校内职业规划指导师资辅助力量。定期邀请企事业单位中知名企业管理人员、有长期人力资源管理经验的资深人士进行集中授课、开办讲座,通过实践演练、实践体会等多种方式,对在校生进行全面的塑造和培养,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设计和人生规划。

2.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师队伍的企业培训

2007年11月,国家教育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三部委联合颁布文件《关于积极做好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文件明确要求“高校要定期开展就业指导教师培训,开展高校就业指导人员资格认证工作。”所以高职高专院校无论是在安排专职教师还是兼职教师给学生上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时,都应当有针对性地、分层分批地对授课教师进行培训,特别是加强企业知识和挂职体验方面的培训,这样才有助于教师队伍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结合企业需求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3.利用企业网络培训平台,实战模拟职业生涯规划流程,体验企业需求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需要多种测评工具,但是由于我国生涯规划教育起步较晚,许多理论直接从国外照搬照抄,特别是一些测评工具,其测评结果的科学性和可信度则要打上折扣,因此,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引进先进的企业网络培训软件和平台尤为重要。有的企业网络培训平台可模拟职场的需求,包含丰富内容,包括“职场必修课”“岗位实训课”和“能力选修课”等,模拟真实企业岗位工作,3次选岗机会,从平台提供的岗位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岗位进行岗前实训模拟学习,并全程通过选岗、测评、学习、考试、认证五个步骤,迅速提升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此外,还可针对企业员工的各项必备能力,精心推荐多门能力选修课程,为大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

4.建立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信息服务平台,加强与企业联系,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活动

通过信息平台可提高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唤醒参与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也可引起包括用人单位、高校管理层和家长等在内的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营造全社会都来关心青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良好氛围。

建立了就业指导与服务公共信息平台,开设学生职业规划园,在校学生通过自己的学号和设置的密码就可登录学生职业规划园,既可了解用人单位的信息与需求,还可以直接浏览有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大量知识。

5.有效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加强企业体验

(1)结合比赛契机,增强学生的企业体验。赛前,充分利用社会与企业资源,请站在时代与市场前沿的专家讲授就业的形势与政策、岗位胜任能力要求等大学生鲜为人知的内容,此外,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中设置“岗位体验”、“企业人士访谈”等环节,要求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走进企业,寻求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和企业,亲自体验企业需求,根据企业需求和自身实际进行规划。

(2)聘请企业成功人士作为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评委。聘请企业成功人士作为大赛的评委,让学生与企业人士面对面交流,让学生更深入了解企业实际需求和相关能力要求,此外,企业人士以企业的角度给予学生更贴合实际的指导,针对性强,达到学生企业体验的效果。

总之,高职高专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必须要结合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和培养目标,加强与企业的联系,结合企业实际需求,利用企业体验法,让学生更深入企业,结合自身情况,从而制定出符合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更好就业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洪春华,杜小华.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指导现状及对策[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2010(1):99-102.

[2]王宇.比较研究视野下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问题的探讨[J].广西社会科学,2009(7).

[3]罗双平.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5.

[4]邓海荣.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探讨[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4):l16-118.

[5]王丽.高职院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10(6):89-91.

作者简介:邓慧敏(1982—),广西隆安人,助教,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职业发展教育教研室教师。

上一篇:优质稻米深加工产业链建设内涵的探讨 下一篇:离岸市场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