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的教学艺术

时间:2022-08-18 12:09:08

浅谈教师的教学艺术

教育和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共同活动。这一活动的实施过程,犹如一场演出,教师处在导演兼演员的角色地位。一名教师要扮演好这个角色,就必须掌握这门艺术,并且还要培养于处理教学表演艺术和教师的教育机智的问题。

教师职业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也是一门艺术,这是由教师职业活动的特点所决定的。教师的活动表现为对学生的一种示范、感染和熏陶作用。就拿传授知识来讲,并不是教师简单地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就行了,而是要依靠教师运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做出示范,运用自己的思想感情去感染、去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和创造欲望,启迪学生积极开展思维活动,让学生自觉而有效地去掌握知识。因此,一名教师要想搞好教学工作,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仅具有学科的专业知识、懂得教育的原理和方法的知识还是不够的,还必须依靠教师本身的示范表演技巧以及教师的人格形象的感染力,这两方面都属于教育艺术的范畴。此外,教师面对的不是一个学生,而是一班学生,他们都各具不同的个性,随时都会出现新问题,而且,教育环境也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的。因此,教师必须具备有随机应变地作出反应的能力。这也是一种表演艺术。总之,教师工作的实施,是由教师主持的一场即席表演,教师职业活动是教师的一种表演艺术。

教师职业活动作为一种表演艺术,集中通过两方面反映出来。一是教师的表演技巧,包括教师以自己的语言、声调、动作、姿态、形象和心灵去影响、感染学生,同化学生。二是指教师针对不同对象和不同的场景所作的临场发挥的技巧,包括对突出事件作出迅速反映、妥善地进行应变处理的能力,也称作教育机智。这两方面构成了教师表演的教育艺术的全部。

影响教师教学表演艺术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教师的思想修养、学识水平和教育科学理论水平。一般地,具有很高思想修养、学识水平和教育科学水平的教师的教学表演艺术要强得多,所以说,教师的表演艺术不仅仅是一个纯技巧的问题。但是,教师的思想、学识水平、人格修养等同教师的表演艺术毕竟不是同一回事。具有很高学识水平和良好的教育科学知识修养的教师不一定就具有卓越的教学表演艺术水平,也不一定就能成为一名出色的教师。对于这一点,许多教育理论书籍和教育家都有过论述。这正如对一个钢琴演奏家来说一样,掌握了识谱和乐理知识并且富有音乐知识修养,但并不一定能反映出他的实际演奏水平。

任何一名表演出色的优秀教师的高超的表演水平,都是经过勤奋的专门训练的结果。对于一名教师来说,最基本的也是最自然的训练方法,就是从模仿开始。特别是青年教师,他首先要向富有经验的优秀教师学习。包括听老教师的课,观看公认的优秀教师的录相等。这个过程,在不同的情形中多次重复,经过一遍又一遍的模仿和反复的实际练习,渐渐地融会贯通,就会逐渐脱颖而出,形成个人独特的教学表演风格。此外,组织公开课、观摩课以及开展课后评议等,也是提高教师教学表演艺术水平的重要途径。当然,在教师的表演艺术中,注意教态也是很重要的方面,尤其是面对着小学生的教师更是如此。教师要研究自己的外貌、体型特点、装束打扮等可能给学生造成的心理效应;要研究自己的表情、声调、动作、姿态等对学生的情绪感染和心理暗示,尤其是开始与新生接触的教师,更必须重视自己给学生的第一印象。

为了确保教学取得更大的成效,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要永远不自满。在上每一节课前,尽管对所教的内容、方法等都已充分准备就绪,但仍要就一堂课的细节作精心设计,包括开场白应如何新奇而吸引学生,怎样形成高潮,课的结尾应如何巧妙安排等。而且,对于临场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情况,事先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这样,我们就有可能成为一名具有卓越表演艺术才能的优秀教师。

(接上页)个体与团体合作而取得成功的机会永远大于个体独立奋斗取得的机会,教育作为各行各业的基础性工程,在教育教学中向学习主体从小要灌输合作的重要性与意义,使他们在以后的合作中更好的融入到新的团队中,并愉快的合作,是教育创新的一项任务。没有合作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更不是创新需要的教育。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强调合作的重要性。

(五)探究性学习

探究就是探索研究,探寻追究的意思。探索性学习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习主体去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进行研究、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从而在解决问题中获得知识与技能,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是创新能力发展的一种新型学习活动和学习过程。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中把鼓励个体的探究性学习作为培养创新的举措来实施,重视学生的个性特长,因材施教,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创新。

(六)注重实践,学以致用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更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学习知识就是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遇到的问题,在生活中加以利用就是实践。因此,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社会问题,使课外学习和课内学习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习内容不再局限于课堂,不限于书本,不限于教条,可以让学生在社会中发现问题,自己动手动脑解决,使知识有用武之地,培养个体观察生活,善于思考的好习惯,也能锻炼个体适应社会的能力,为个体发挥创新搭建一个极好的实践舞台。

总之,创新是一门千头万绪的工程,需要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才能促成创新成果的产出。教育教学作为培养人才的基础性工程,肩负的责任重大而深远,只有革新和尝试新的教育模式与有效的方法,找准恰当的切入点,因地因人制宜的加以实施和培养,才能培育出更多潜在的创新人才,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与进步,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上一篇:论教育创新的基本面与切入点 下一篇:高校辅导员心理疏导能力的培养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