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趋势

时间:2022-08-17 08:55:05

浅谈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趋势

摘要: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间的关系,认为两者在现实中可以和谐发展。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战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紧密结合,互动互促,才能共同发展。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农业结构调整;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F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1

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是农业现代化和中国现代化的一个必然过程,其重要意义在于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可以提高农业的规模化效应和农业的竞争力。

一、对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的再认识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依靠各类龙头组织的带动,将生产、加工、销售紧密结合起来,实行一体化经营的一种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其特征表现为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产销一体化、管理企业化、服务社会化、经营规模化、质量标准化、营销市场化。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用农业产业化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是可以有效地解决初级农产品进入市场的被动局面,完成以初级农产品为主导向以加工产品为主导的过渡。二是可以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提高第二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三是可以有效地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将农民不断从土地中分化出来,向非农产业转移,实现由农民向市民的裂变。四是可以提高农业综合竞争能力和农户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五是可以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推进农业市场化。六是可以优化配置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促进具有区域特色的主导产业形成。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同时,又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因此,加快城镇化战略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开拓农村市场、缓解内需不足、增加就业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

城镇化为农业产业化创造了条件。农业产业化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和条件却是城镇化。应该说,当前小城镇建设给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需求空间。一是农村城镇化引起城镇人口增加,农产品消费需求量增大,直接刺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二是农村城镇化引起的商业繁荣和便捷的交通,为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加工基地与市场之间架起了桥梁。三是农村城镇化为农产品加工企业、为农贸市场的形成、为科技和人才的聚集创造了条件。

农业产业化为城镇化提供了支撑。农村的城镇化战略必须立足于具有支撑作用的产业,增强农村城镇的经济实力,使农村城镇化走上一条自我积累、完善功能、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但城镇化的发展,并不意味着农业的消亡或农业地位的弱化。当前,在发达国家和我国一些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周围或城市圈里出现了集约化、专业化程度很高的“都市农业”,其功能并不仅限于经济,还包括社会、生态甚至文化方面的功能。这就要求我国在城镇化的进程中要注意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避免出现城镇化过程中农业衰败从而制约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情况。

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相辅相成。农业产业化为农村城市化提供了生产力进步的物质基础,城镇化的发展为产业化提供了工业、技术、文化教育、信息、市场、金融及交通通讯、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先导和条件。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为城镇化的发展寻找到了最佳结合点,城镇化的发展为农业产业化拓展了发展空间。二者互为发展条件,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三、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的趋势必须加快推进工业化、农民工市民化进程,进而发展现代农业

(一)农区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目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阶段,传统农区也迎来工业化发展黄金时期,尤其是随着沿海发达地区经济转型步伐的加快,后发地区面临着承接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但是由于产业基础薄弱,配套能力差,再加上要素供给和资源环境压力增大,传统农区很难通过“植入”式发展再造沿海发达地区在改革开放初期的辉煌。实际上,传统农区一般农业基础都比较好,尤其当农业结构是建立在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上时,农业的比较优势就格外明显。传统农区依据农产品资源优势,通过延伸产业链条的路径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工业化进程,一是基础稳固,具有原料优势;二是易于围绕主导产品的运销加工形成产业集群;三是避免了“植入”式发展中外来企业水土不服问题;四是农产品加工业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同时,这种延伸式发展并不排斥“植入式”增长,可以围绕本地主导产业,定向招商引资,借助外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农区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发展现代农业。农业产业化实质上就是农业与其关联产业的关系问题。与一般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及其关联产业的发展明显不同步,即农业产业化发展面临的不是“公司+规模化家庭农场”的平衡结构,而是“公司+小规模分散农户”的不平衡结构。同时,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公司”对应的不是落后的农村市场,而是处于高端的城市市场甚至国际市场。这样,我国的农业产业化就呈现出一个“V形链接”:一端是现代化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另一端是高端的城市消费市场,中间则是小规模分散农户,这是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本约束,也是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乃至破解“三农”问题面临的主要矛盾。

(三)农区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农民增收的核心问题是农民就业问题。在人多地少这一基本国情的约束下,解决农民就业必须依靠两条腿走路,一是通过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农区工业化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二是通过促进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异地转移,缓解人地矛盾,增加农民收入。

参考文献:

[1]何忠伟.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结构调整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04(11).

[2]姜长云,蓝海涛.当前小城镇发展的状况、问题与对策思路[J].中国农村经济,2003(01).

[3]钱纳里,塞尔昆.发展的型式(1950-1970)[M].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

[4]汪冬梅.日本、美国城市化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农村经济,2003(09).

作者简介:徐丽萍,女,河北唐山人,开滦煤炭销售分公司,中级经济师。

上一篇: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波动的溢出效应研究 下一篇:严格贯彻落实有关政策 有效防范个人住房贷款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