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FCD指标体系的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研究

时间:2022-08-17 07:19:51

基于IFCD指标体系的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研究

摘要:IFCD指标体系是全面、综合、科学分析金融中心排名的指标体系。通过运用IFCD指标体系,我们可以比较不同金融中心的竞争力,从而更好地预测金融中心的发展潜力,规划金融中心的发展方向。近年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距离成熟发达金融中心,上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GFCI;IFCD;金融中心;指标体系

JEL分类号:R51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11)12-0051-03

目前在衡量金融中心竞争力统计指标中较为知名的有伦敦金融城Z/Yen研究咨询公司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纽约企业家联合会和普华永道公司联合的“21世纪商业竞争指标”,以及麦肯锡顾问公司出具的相关专题报告。2010年7月8日,新华社联合CME集团在上海首度推出了“新华一道琼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IFCD INDEX),这一指数的推出,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纵观一年的分析,IFCD INDEX正在影响并左右其他权威指数对于金融中心的排名。如今,IFCD INDEX已经成为金融中心排名的重要指数。

一、IFCD指标体系

(一)选择IFCD INDEX的理由

在IFCD INDEX出台之前,我们习惯于用GFCI分析金融中心。这是因为,相较于当时其他的指标体系,GFCI框架设计合理、指标层次清晰、权重比重恰当、分析主客融合、评价量性互动。虽然,GFCI对于成熟市场而言是个相对科学的指标体系,但相对于新兴市场而言,GFCI在二、三级指标本身的选取及数据来源的选择上并不科学;在主观评价过程中存有部分漏洞:在敏感度的把握上存在巨大的偏差。因此,GFCI作为衡量金融中心的指标体系存有缺陷。而IFCDINDEX的推出恰好弥补了GFCI的不足。

(二)IFCD INDEX分析框架

1、IFCD INDEX构造。

IFCD INDEX是一个分层分级的指标体系。这一指标体系分别由金融市场、成长发展、产业支撑、服务水平、综合环境5个一级指标组成,5个一级指标分别涵盖17个二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又分别由66个三级指标支撑(表1)。

2、IFCD INDEX因子。

构成IFCD INDEX一级指标的“金融市场”、“成长发展”、“产业支撑”、“服务水平”、“综合环境”被认为是IFCD INDEX的5个关键因子,这5个关键因子是依照其不同的权重加以综合计算。表2列示的是2011年IFCD指标体系关键因子权重比较排名。从表2的数据中我们不难发现:在2011IFCD指标体系中,五个一级指标的重要性程度依次为“综合环境”、“金融市场”、“服务水平”、“成长发展”和“产业支撑”。

3、IFCD INDEX分析。

和GFCI指标体系一样。IFCD INDEX同样采用了主观客观融为一体的分析方法。主观问卷调查源于新华社全球信息调查系统和AC尼尔森全球调查两种渠道,调查地区分布为金融中心所在区域,机构涵盖金融及非金融部门,人员遍及高、中层及普通员工,并运用技术手段对问卷信度效度进行分析。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技术路线是IFCD INDEX的核心所在。IFCD IN-DEX运用对称设计模型算法,模型设计采用客观指标与主观指标的一致对称系统设计,作为数据搜集整理和直接调查采集数据的科学依据。因此,IFCD INDEX无论是在模型的构造上、工具的使用上还是在手段的运用上,都充分体现了科学、规范的理念。

IFCD INDEX更注重金融中心的成长性、发展力、功能观。IFCD INDEX是衡量金融中心竞争力,尤其是新兴经济体金融中心成长性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指标体系。

二、基于IFCD INDEX的金融中心排名

延续2010年的做法,2011IFCD INDEX继续在全球公认的金融中心城市中,根据金融行业专家经验筛选、模型初步运算结果筛选,兼顾其他机构金融中心排名及区域分布结果。从中遴选了45个金融中心城市。表3列示的是全球45个金融中心排名情况,这一排名是根据全球国际金融中心5大指标重要性的相应权重,再按照相应权重将客观指标和主观调查问卷信息综合加权得出的。

45个金融中心综合排名的结果显示:纽约、伦敦雄居首位,东京、香港紧随其后,新加坡、上海、巴黎、法兰克福、悉尼、阿姆斯特丹分列5-10位,这10个城市是金融中心建设的中坚力量。

对于有些金融中心而言,可能并非拥有很高的排名,但或许会拥有不错的单项排名,而正是这一单项的不俗表现,可能会使这些中心将来演变为特色中心,继而整体提升该中心原有的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说,给出按关键因素测评得分前十的名单,同样具有非常的意义。表4列示的正是这一名单。

综合表3表4,我们不难发现:全球前十的金融中心,不仅拥有较高的综合得分,同时也获有较高的单项排名。它们是单项的引领者,更是全能的获得者。

三、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比较研究

首先,将上海置身于发达金融中心进行比较。我们分别选取了两个层级的金融中心,第一层级的是全球级金融中心――纽约、伦敦,第二层级是区域级国际金融中心――东京、香港、新加坡,虽然第二层级的金融中心不乏欧洲国家,但从排名、成长、相似度考量,选择此三城市比较可行。通过与这些发达金融中心比较,我们发现上海在许多方面依然十分稚嫩(表5)。在衡量金融中心能级的五个一级指标中,除“成长发展”指标位于第一外,“金融市场”、“产业支撑”、“服务水平”分别列为第七、第六、第七,而作为指标权重最大的“综合环境”,上海的得分跌出了前十,仅为第十九,尽管这一得分比2010年进步了两位。

其次,将上海置身于新兴经济体金融中心进行考量,新兴经济体的选择主要为金砖五国,考虑到在金融中心建设方面迪拜的突出地位,我们将迪拜也同时列入比较行列。通过五个一级指标的比较,我们发现:新兴经济体国家在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还刚刚起步,他们距离成熟金融中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上海无疑在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走在新兴经济体的前列,但迪拜大有超赶之势,孟买也紧随不放(表6)。

然而,对于新兴经济体而言,相比较的不应该是现状,更应该是潜力、前景。从这一视角出发,结合构成金融中心的诸多元素――“资金吸引力”、“人才吸引力”、“本币知晓度”,“信心”,通过借鉴“新华一道琼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报告2011”所做的对于金砖国家金融中心发展的专题分析的结论(表7),我们认为:尽管上海依然拥有优势,但其他金砖各国的发展势头不容小觑。

最后,将上海置身于大中华金融中心范畴进行考察,我们发现:第一,在整个大中华金融圈内,各金融中心存在某些互补性;第二,大中华金融中心的整体实力不可小觑,金融中心建设要出组合拳,打中华牌:第三,相对境内中心而言,上海面临巨大的竞争,北京、深圳金融中心建设同样精彩,发展潜力巨大。

上一篇:长三角地区银行中介发展:特征与态势 下一篇:后金融危机时代场外衍生品市场监管改革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