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怎么捂才科学?

时间:2022-08-17 05:12:25

春天怎么捂才科学?

初春时节,乍暖还寒。在瑟瑟的冷风中,不少迫不及待迎接春天的女孩就已经开始双腿,只穿着一双高筒靴走在街上。路过的阿姨都说,虽说已经立春,可这天还冷着呢,现在穿成这样,等到老了,膝盖可怎么办啊?中国有句民间谚语,叫“春捂秋冻”。那春天究竟为什么要捂?春捂到底有什么讲究呢?

何为“春捂”

所谓的“春捂”,其实非常符合中医的养生之道,其含义就是说立春以后,先不要着急换上轻盈薄透的春装,还要把厚厚的冬装再穿上一阵。那么春天为什么不要急于脱掉冬衣呢?

俗话说,“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人们在漫长的冬季里穿了几个月的棉衣,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能力与冬季的温度环境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由冬季转入初春之后,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又相对较大。如果此时过早地脱掉棉衣,一旦气温下降,人体就难以适应,从而导致抵抗力下降,各种病菌乘虚袭击身体,容易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

“捂”到什么时候才好

春捂并不是指一味地捂着厚衣服。通常情况下,立春后最短也要捂上10到15天左右。因为立春虽然代表春天的到来,但冬季的低温天气并不会马上结束,还至少需要10到15天的过渡。在这段时间里,气温变化反复无常,如果过早地脱掉棉衣,头部、下肢、手部、咽喉这些部位在忽冷忽热的气温变化中,都会因为无法迅速适应而受寒,从而引发感冒、气管炎、关节炎等疾病。

此外,南北方因为地理位置不同,在气候上也有所差异。一般南方春天来得早,日间温差变化不是很大,可以适当提前“春捂”的时间。而北方譬如新疆、东北等地区,春天通常来得很迟,甚至还有下雪的可能,这样的地区还是要多“捂”几天为好。

如何判断是否还需“捂”

首先看温度变化。一般来说,15摄氏度就是一个可以参考的临界值。高于这个温度时,我们就可以适当地脱下部分衣物了。

其次是根据自己的感觉。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大家的耐寒程度自然也不尽相同。如果“捂”的时候感觉口干舌燥,身体有微微出汗的迹象,就可以考虑换上轻便的服装。反之,如果“捂”着的时候没有任何感觉,那么大可不必急着换衣。

最后是注意昼夜温差情况。早春时节,我们应该多多关注天气预报,在掌握温度变化的情况下,适当增减衣物。尤其是当预告昼夜温差超过7到10摄氏度时,就应该小心防寒了,以免身体突受冷空气刺激而引发疾病。

需要重点“捂”的部位

1、手腕

春捂的第一关键部位是手腕处的神门穴,这个穴位可以强化脏腑的功能,通过输送气血来起到温暖全身的作用。

2、腰眼

肾脏是人体阳气的根源所在,而腰为肾之府,肾阳虚时常出现腰酸软、怕冷、尿频或容易困倦疲乏的症状。温暖腰部,可以起到温暖肾阳的作用。

3、肚脐

肚脐又被称为神阙穴,温暖这个穴位可以鼓舞脾胃阳气。特别是一些胃部怕冷、易腹泻的人,要特别注意这个部位的保暖,

4、小腿

有些人在天气寒冷时容易出现偏头痛或小腹痛,甚至出现恶心、呕吐等,中医认为这种表现属于阳虚,这时要重点保护好小腿外侧。

春捂该怎么穿

春捂最佳的穿衣法则是上薄下厚,也就是下身的裤子、袜子、鞋子,一定要穿的厚点、暖和点,而上半身略微少穿点也无大碍。此外,要特别重视对头、脚、颈、手这些部位的保暖,不要很快就摘掉帽子,取下围巾、口罩及手套,否则很容易降低身体免疫力,导致疾病入侵。老人、小孩或体质偏寒者可多捂几天,而体热的人则可少捂几天。

上一篇:组团遛弯,遛出了快乐晚年 下一篇:聋生语言不得体现象分析及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