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好莱坞暴力题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时间:2022-08-17 03:58:51

试论好莱坞暴力题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摘 要: 暴力、血腥、残酷这些词与我们传统观念里的女性形象大相径庭,然而在好莱坞电影中存在着这样一些影片,它们让女性在电影中不只是凭借美貌独当一面,反而额外赋予女性勇敢坚强和力量,在紧张刺激的暴力画面中,以女性独有的温柔和人性暴戾的矛盾冲突增加了影片的可看性,在一定程度上弱化电影原有的暴力、黑暗元素,强调了夸张动作中的细节,更好地展现电影中女性形象的美感。本文将暴力电影与性别相结合,通过女性主义在美国电影工业的发展,展示好莱坞暴力题材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变化以及其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 女性主义 暴力电影 好莱坞

一、好莱坞暴力电影概述

在当今商业电影市场上,暴力电影可谓是一枝独秀。无论是东方的侠骨柔情,还是西方的血脉喷张,它们几乎成为任何一部叙事性的电影都不可缺少的“调味料”。暴力电影并不单单指在电影中出现暴力镜头、场景等元素,而是主人公的暴力思想主导了或者影响了电影主线的发展,而电影的主题也不只是局限在暴力行为上。对于好莱坞暴力电影的探讨,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视觉听觉的层面上,而是需要从心理学、社会学等角度去分析其中的暴力元素。基于佛洛依德的理论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人类的本能冲动是无法靠道德力量压抑住的,一旦受到欲望诱惑,这些压抑着的本性便会扭曲成暴力行为。除了人类心理角度,美国社会的发展对好莱坞暴力题材电影的推动也是不容小觑。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美国经济大萧条使得人民生活水平低下,犯罪率猛增,冷酷暴力的犯罪类型片也更加真实,如《人民公敌》等影片,都反映了经济危机增加犯罪机率的影响。然而“海斯法典”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对暴力影片起到了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并没有持续很久,“二战”的影响削弱了宗教的势力,电影制作人开始重新审视“海斯法典”,电影分级制度的雏形由此出现。六十年代以后,美国社会充斥着反越战的思潮,一批受过学院训练并且受法国“新浪潮”思想影响的导演开始在好莱坞崭露头角。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暴力电影便是《邦尼和克莱德》,它给暴力影片带来新的定义。导演非常真实地呈现了枪击场面。例如当两人被警察围剿时被无数子弹撕裂的身体,还有两人抢劫银行时的随意扫射,都被细致展现,这些也成为后来暴力电影中经典场面。它颠覆传统,给暴力赋予美的享受,在好莱坞中,“暴力美学”更是其暴力电影的代言词。所谓“暴力美学”是有约定俗成的特定含义的,它是起源于美国,在香港发展起来并在成熟后影响世界的一种艺术趣味和形式探索。它发掘出枪战、武打动作和场面中的形式感,将其中的形式美感发扬到炫目的程度,忽视或弱化其中的社会功能和道德效果。①在这些暴力电影中,女性的形象也开始转变,导演们似乎不再满足于设置“花瓶”女性形象,冷酷无情的女性施暴形象越来越多。在男性主导的电影中,女性形象虽然颠覆,且占据电影重要地位,但是女性在电影中所幻想的社会地位与现实相矛盾,电影中的形象也并未真正独立。因此,本文将对暴力电影中的女性进行分析,寻找导演的意图与女性在暴力电影中的地位,即相对于女性来说,暴力电影的主导地位是男性还是女性,女性的形象的表现是肉体的展露还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地位的提高。

二、好莱坞暴力题材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外在形态

(一)女性的肢体语言开放

在传统的电影中,女性角色大部分是通过美丽性感的女性形象,比如希区柯克御用的金发冰美人格蕾丝・凯利和金・诺瓦克,来攫取观众对剧情的关注。女性角色的肢体动作多以静态为主,以女性的柔弱衬托男性角色的主导地位。但在暴力电影中,女性的肢体语言开放,充满张力。《末路狂花》中的塞尔玛为观众展现了从传统女性到暴力女性的改变。影片开头的塞尔玛是个典型的家庭主妇,她甚至不知道自己老公的行踪。然而,在经历酒吧陌生男子的暴行以及被英俊青年骗尽情感和路费后,塞尔玛坚强起来了。塞尔玛掏出枪优雅地走进超市打劫,慢慢的说:“早安,这是打劫。大家别冲动,不要胡来,老实说大家伏在地上,你也一样。小姐,伏下,先生,你不用,看谁会赢得冷静奖,先生,你从抽屉把钱拿出来放进纸袋里,这故事对朋友说会很精彩的,不然你就会在停尸房,你决定吧……也来几瓶酒吧。各位女士先生,谢谢你们的合作。伏在地上直至我离去,祝今天愉快。”②她把青年混混调笑时教给她的词背的一字不差。在电影《多米诺》中,漂亮的女主角多米诺・哈维放弃自己安逸舒适的模特生活,穿上防弹背心,端着步枪,与通缉要犯斗智斗勇。暴力电影通过这些行为动作颠覆女人在大众心理的传统印象:只能做一个餐厅招待或者家庭主妇。她们暴力起来,也能够打爆满口污言秽语、猥亵下流的司机的卡车,也能惩治恶势力,维护社会安定。

(二)女性角色衣着大胆暴露

“视觉空间的身体和欲望已经被改写成男性的消费和娱乐―这种的享用是男性的权利”③。女性作为视觉形象,为了满足公众的窥探心理永远摆脱不了被消费的命运。这类暴力电影往往以肉体为表现形式,女性大多是在男性的支配下完成任务,为了任务不惜以自己身体作为武器,将暴力和性这两个生命最原始的本能结合一起,最大程度上刺激和满足的只是以男性为主导的受众的需求。在《古墓丽影》系列中,安吉丽娜朱莉扮演的劳拉一身帅气的紧身无袖上衣,迷彩短裤和皮靴,强调出凹凸有致的身形,此外还配有先进的武器装备,只一身行头就足以吊起所有男性观众的胃口。在电影《霹雳娇娃》中,三位美女风格不同,或金发碧眼,或性感婀娜,行为大胆。她们的衣着风格百变,如阿拉伯肚皮舞以及海上冲浪的三点式,足够具有卖弄女性容貌、等元素来观众的意味。此外,我们也不难发现在打斗过程中,女性角色的服装很容易被撕扯,在不经意间透出性感。很明显,女性也将身体的优势最大化,这不仅仅是满足男性眼球的暴露,也是女性地位在电影中的重要展示。

(三)女性角色具有母性柔情

与男性角色暴力不同的是,女性最原始的母性特征始终存在于电影中。如《杀死比尔》中,“新娘”找代号为铜头蛇的芙妮塔格林复仇,当她俩在客厅激烈的打斗时发现芙妮塔的女儿放学回来,出于母性的本能反应,两人眼神对视的一瞬间都不约而同的停止战争,就是为了不让小女孩幼小的心`受到的伤害。芙妮塔也向“新娘”道出心声:“我当年杀你是迫于无奈,我知道我自己该死也知道你迟早会来报仇,你应该来复仇,可是看在女儿的份上”④听了这段话之后“新娘”确实有一丝隐忍,她知道失去孩子的痛苦,因此答应晚上再与她决斗。这种母性的表达同时也是很多电影的主题,这是为了突出女性的光辉与美,是男性不可能拥有的特性,也是暴力元素中的矛盾元素,这种矛盾充分展现了女性的地位,也是暴力元素中的亮点所在。

三、好莱坞暴力题材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内在精神

(一)女性的暴力动机受男性主导

虽然影片是以女性为主导,她们或是复仇者,或是冷峻的职业杀手,即使她们完成了刺杀敌人(大多数为男性角色)的任务,可是其故事本身仍是以男性为中心,女性成了电影中的“完成品”,影片多为展现女性的负态度从而含蓄的反衬出以男性为主的社会的必然。如《杀死比尔》系列中的新娘是一个暗杀组织的职业杀手,她在婚礼上遭到组织首脑以及党羽的屠杀,大难不死的她在苏醒后选择复仇。复仇成了支持女主角活下去的唯一动力。影片确实完成了女性对男性的报复,当“新娘”一人血战十几个男人时,在帮派会议中心狠手辣的“棉口蛇”石井尾莲当众取下反对她的男人的头颅时,血腥激烈的场面增加了影片的,尤其是当“新娘”以“五指穿心掌”杀死比尔时,女人终于完成其自定的使命。然而,“新娘”复仇成功主要归功于日本的铸剑师,因此,在男性的帮助下去完成对男性的复仇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复仇。此外,“新娘”之所以复仇是因为男性对她的统治,是因为爱情和家庭的失去,而不是如男性血液中天生具有暴力因子所构成的暴力行为。因此,当我们看到“新娘”以超强的意志力,历经千辛万苦找到的比尔却是她孩子的父亲,当我们看到三个甜美性感的天使在冒着生命危险完成任务后娇滴滴喊着素未谋面的老板“查理”时,作为观众的我们不免为这些女性叹一声息,道一声不值。她们的存在始终是为男性而服务,满足的却仍是男性的视角。这类电影已然将暴力游戏化,只是展现女性的身体美而非女性主义的电影。

(二)以女性的视角展现男性的幻想心理

正如劳拉・穆尔维在《观影与叙事性电影》这篇论文中所展现的内在矛盾:男人,他们;但同时,他们恐惧女人。好莱坞暴力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并不单单反映男性的窥探欲望,更是一个男性深入内心反省自己,战胜恐惧的过程,由此它强化了男权结构。《迷魂记》中的斯考蒂让一个真实的平常的女孩变成了死去的玛伦,这也是对女望的羞辱,这仅仅是对于男望的满足。斯考蒂时常凝视女性的衣物、肢体、头发之类,但并没有对她迷恋,他恋的只是茱迪这个躯壳。在茱迪买衣服时,她明确表示自己不想穿与玛伦一样的衣服,可是深爱着斯考蒂的她终究穿上了那套衣服。然而在斯考蒂眼里,缓缓走来的却是幻想而来的玛伦。当他俩相拥时,斯考蒂环顾四周,检查相配的衣服是否是在这个场景里。当幻想渗透进现实中时,斯考蒂对玛伦的迷恋就会永久的释放。此外,在电影《水果硬糖》中,少女海莉为了惩罚在网络上勾引未成年少女的恋童癖者,一步一步将外表斯文的摄影师杰夫的真实面目暴露在大家面前。海莉的精心设局,逐个击破了杰夫的连篇谎话。尤其是在那一段,海莉的动作细节以及医学专业性的描绘都让杰夫认为自己被了,乃至让观众也为之发怵,这也证实了弗洛伊德的理论:女性代表欲望,但也代表的恐惧,这一恐惧来源于人的潜意识里对性器官切除的恐惧,也是所谓的“俄狄浦斯”情节(恋母情节):男孩子迷恋母亲,想与父亲等同;他对这种意图感到害怕,担心他的父亲为此惩罚他,把他变残废。剧中的海莉临时充当了这个“父亲”的角色,要对男人施以极刑时,男人却像一个孩童无能为力的求饶,并且道出埋藏多年的心结:自己十岁时与小自己五岁的表妹嬉戏的场面被姑妈看见,姑姑把杰夫抱在火炉上并警告要烧死他。正是这一事件造成了杰夫不健全的心理,因此产生恋童的癖好。但暮竺娴木缜槲颐侵道,海莉实施的“手术”只是一场具有惩罚性质的恶作剧,就是为了让杰夫在极度的恐惧中反省自己,从而摧毁他的心理防线,揭开他的真实面目。

(三)女性自身欲望的表达

许多专家学者喜欢讨论电影中女性的欲望满足与否,而我更想讨论的是:我们如何知道女性角色自身的欲望是什么?人类的欲望没有什么自发的、自然的东西。我们的欲望是人为的,是导演想直接提供的,告知大众的。电影给人以造梦的功能,其实暴力电影中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女性自身的欲望和暴力。她们如同男性一般,享受电影带来的幻想空间。一方面,女性潜意识里将自己变成暴力电影中的施暴者,沉溺在紧张刺激的剧情中;另一方面,女性也幻想成自己为被害者,站在同情弱者的立场上。《蓝丝绒》中的桃乐丝长期处于弗兰克的绑架之下,精神和身体承受着巨大的折磨,她一方面担心自己的孩子和丈夫的人身安全,另一方面,她自己是孤独的,她的欲望无法得到满足。在弗兰克面前,她是一个备受折磨,濒临崩溃的可悲女人,而在年轻的杰弗瑞面前,她又是一个对欲望渴求的疯女人,她不停地让杰弗瑞打她,看着杰弗瑞在道德与间挣扎。

四、好莱坞暴力题材电影中女性形象塑造

(一)将女性阴柔之美与力量结合

在世界电影中,女性角色一直以温柔典雅的形象示人,她们往往没有主见,受制于男性角色的主导。然而《末路狂花》中的两位女主人公所代表的却是“强势”女性,尽管相当愤世嫉俗,但她们“角色反转”使得影片有了新奇的价值,但讽刺的是,分析显示,片中的女性,作为“看”的客体,被表现的相当保守,她们的施暴有一个明确而正当的理由,以此来获得观众的理解和认同。《末路狂花》是女编剧卡里・科瑞的处女之作,由于女性作者的存在,影片的叙事风格以及女性角色的暴力行为都有明显的不同,她们不仅仅是表现女性外在的暴力,更是从社会大环境以及心理根源做出了探讨。而男性导演更倾向于在电影中设置具有观赏以及感官刺激的女性角色,赋予其男性特征。但在暴力电影中,导演如果将女性角色如同男性角色一样处理,使其凶残冷漠,这无疑破坏了女性自身柔美的体感与韵律感。因此,为了达到女性身体柔美的极限,好莱坞借鉴了中国武术,将飘逸的武打动作与女性的阴柔之美结合,达到力与美的平衡。在《古墓丽影》系列中,女主角劳拉的一系列武打动作柔中带刚,干净利落,使本身就具有惊悚效果的影片在同一时刻展现女性的身体美,这不同于男性的露肉行为,这是银幕上女性展示自我的大胆表现。

(二)拥有超高智慧,向男性传统的权威进行挑战

从开始的被当花瓶,到现在的主动带入形象,女性角色在暴力电影中不再是受害者,甚至演变成施暴者。女性暴力电影随着女性主义的不断发展而发展。有研究者发现:“女性被严重的排斥在创造性传统之外,在文学、通俗艺术和视觉艺术中屈从于父权思想。女性不得不明确地反对文化上的性别歧视,并试图去发现能摆脱完全依赖男性的创造力概念而存在的艺术表现手段。”《杰基布朗》的导演昆汀塔伦提诺终于让女性具有了一定的自主性。作为一个有案底的黑人妇女,男权社会的压迫和不公正让她为了生活与男性斗智斗勇,如果她想在这样的社会继续生活的话,变得阴险狡猾便是唯一的武器。从这点看来,女性的所作所为都是在男性的压迫下所做的反抗,是出于本能的自我保护。电影《消失的爱人》打破社会大众期待的“完美”家庭生活的假象,一改大家对传统意义上的婚姻的看法,故事变得离奇变态,却也有了嘲讽的意味。妻子为了报复丈夫对婚姻的不负责,开始了一些列疯狂甚至是变态的行为。一方面,妻子给大众留下被第三者插足,婚姻受到丈夫暴力威胁,绝望无助的形象,引起公众对丈夫的不满和指责,使丈夫的生活陷入混乱,但实际上却是冷酷残忍善于伪装的冰山美人,她代表着具有男性般坚忍智慧的新女性形象。另一方面,在对待那个迷恋自己的前男友时,妻子展现的是需要被呵护的传统女性形象。即使身边的前男友雪中送炭,但他的实质还是如同丈夫最初的想法期望身边的美人受控于自己,变成自己的花瓶,这当然不是女主角所想要的状态。于是当她在电视上看到被自己改变而进行伪装的丈夫时,她感觉这样虚伪的丈夫更值得迷恋。最后女主角对前男友进行残杀,而这也影射了男性对“”的恐惧。同样颠覆传统女性形象的电影《水果硬糖》则是将萝莉暴力达到最大反差,将小女生的暴力最大化,甚至令人战栗。这种反转式剧情的设计更能表现女性在暴力电影中地位的提升。然而,压抑存在的一方总是女性,暴力的受害者与解放者同样也是女性。暴力女性,女性暴力,都是女性超越本身压抑自我的窗口,是独立的象征。

五、好莱坞暴力题材电影中女性形象的意义与价值

(一)展现女性主义在社会中的进步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从西方女权主义发展来看,女性长期以来处于压迫或不公平的环境中,在电影鼎盛的20世纪30~50年代之间,女性在电影工业的地位相当低下,在上层管理人员中无女性立足之处。这20年里生产的数千部电影中,只有极少数由女性执导,但制片人从无女性担任,这在以制片人为核心的好莱坞电影体制中很说明问题。⑤正是由于女性在文化上长久受到性别歧视,终而导致女性自主去争取独立的行为。然而,女性在实施暴力过程中超出男人的想象,她们表现的更为冷酷与决绝,企图打破两性之间的平衡。在《末路狂花》中,路易斯一直拒绝和男友开始新的生活,然而当塞尔玛被骗走钱之后,看到路易斯伤心落泪,她仿佛获得新生,女人也应像个男人一样坚强的活着。学会方法后,塞尔玛成功抢劫了一家便利店。这一举动将受压迫的女性对于父权社会的宣泄表现出的淋漓尽致。当然,这种施暴结果并没有达到观众预期所期待的那样会看到两性间的和解,当她们的车冲出悬崖的那一刻,也仿佛告诉我们两性之间的关系是无法达到平衡的。

(二)超越自我的追求,树立坚强不悔的新时期女性形象

在好莱坞,女性主义的发展影响了电影审查制度以及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它使更多的电影人开始尝试去赋予女性角色以男性的能力。但在女性主x发展初期,因为宗教思想因素的影响,好莱坞电影中的女性大都以“贤妻良母”的形象示人。但这一规定在电影分级制度出现之后被打破,于是,银幕上的女性开始具有超越自我的追求,追寻梦想以及勇敢坚毅的特征。《古墓丽影》中最大的亮点莫过于女主角劳拉的扮演者安吉丽娜・朱莉。她的眉眼有着男子般的野性,面对坏人她更是斗智斗勇,一方面互相利用,另一方面大家又要面对复活的石雕。在剧中,劳拉的打斗戏很多,不过即使剧情涉及到很多险恶之地,例如非洲肯尼亚的平原,像个的摩天大楼甚至是一座活火山。但安吉丽娜・朱莉在电影中坚持不用替身,所有高难度动作包括高速驾驶摩托车以及滑水等,她都亲自上阵,可以说她是在扮演劳拉,但也是在展现她自己坚强勇敢真实的一面。然而有些暴力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并不是正义的化身,《终结者》中的T-X智能机器人被称为终结者中的终结者,外表美丽,实则是个冷酷无情的杀手。她的身手敏捷,动作伶俐,在动作,速度和智慧上与大块头施瓦辛格所扮演的机器人不相上下。

结语

电影是艺术与商业的结合体,它受到社会的影响。随着女性主义影响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电影人开始关注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的发展。然而在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会中,那些被创造出的所谓的暴力女性形象到底是女性主义进步的产物,还是用来取悦男性的视角的,这还值得商榷。无论是劳拉还是T-X,她们都身材火辣,性感撩人,这样的形象并不是女性主义的构想。因此,在商业化的好莱坞,暴力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会在相当一段时间里难以突破现状。当然,女性在电影中既是暴力受害者也是施暴者,这也体现了女性正努力超越本身,提升自我的追求,是进步的象征。

注释:

①郝建:《影视类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23.

②出自电影《末路狂花》,导演:雷德利・斯科特.

③南帆.双重视域――当代电子文化分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204.

④出自电影《杀死比尔》,导演:昆汀・塔伦蒂诺.

⑤女性主义电影简史出自网络http:///content/12/0113/09/1192767_179093793.shtml.

参考文献:

[1]西蒙娜・德・波伏娃,著.郑克鲁,译.第二性[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2]斯拉沃热・齐泽克,著.季广茂,译.斜目而视:透过通俗文化看拉康[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3]劳拉・穆尔维,著.钟仁,译.徐德林,校.恋物与好奇[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吉尔・内尔姆斯,编.李小刚,译.电影研究导论[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

[5]弗洛伊德.释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6]南帆.双重视域――当代电子文化分析[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7]汪献平.娱乐还是抗――当代女性暴力电影研究[J].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06(3).

[8]汪献平.暴力电影:表达与意义[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9]何红英,李彬.世界电影:管窥与t望[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

附录:

参考电影:

1.《杀死比尔》:米拉麦克斯影业公司,2003年上映,编剧:昆汀・塔伦蒂诺编,导演:昆汀・塔伦蒂诺.

2.《古墓丽影》:美国派拉蒙影片公司,2001年上映,编剧:西蒙・韦斯特,导演:西蒙・韦斯特.

3.《霹雳娇娃》:哥伦比亚影业公司,2000年上映,编剧:约翰・奥古斯特,导演:约瑟夫・麦克金提・尼彻.

4.《水果硬糖》:狮门影业公司,2005年上映,编剧:布莱恩・纳尔逊,导演:大卫・斯雷德.

5.《末路狂花》:华纳家庭视频公司,1991年上映,编剧:卡莉・克里,导演:雷德利・斯科特.

6.《迷魂记》:环球影业公司,1958年上映,编剧:萨缪尔・A・泰勒,马克斯韦尔・安德森,导演: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7.《杰基布朗》:米兰马克斯影片公司,1997年上映,编剧:埃尔莫・伦纳德,昆汀・塔伦蒂诺,导演:昆汀・塔伦蒂诺.

8.《蓝丝绒》:20世纪福克斯家庭娱乐公司,1986年上映,编剧:大卫・林奇,导演:大卫・林奇.

9.《终结者》:哥伦比亚三星电影公司,1984年上映,编剧:詹姆斯q卡梅隆,导演:詹姆斯q卡梅隆.

10.《异形》:20世纪福克斯,1979年上映,编剧:罗纳德q舒塞特,丹q欧班农,导演:雷德利q斯科特.

11.《消失的爱人》: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2014年上映,编剧:吉莉安・弗林,导演:大卫・芬奇.

上一篇:终生体育思想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探析 下一篇:从“人文奥运”视角对我国残疾人运动的研究